□夏金鳳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我國傳統的陶瓷紋樣非常豐富多彩,其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也非常深厚。中國傳統陶瓷紋樣的設計觀念,是過去人們對物質、文化需求的全面表達。通過陶瓷紋樣,能夠表達出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節操。
傳統陶瓷紋樣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發展,如從彩陶紋、晉代佛教紋,到元代青花各式紋樣,以及現代的抽象藝術紋樣等。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科學藝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傳統紋樣有了新的改變。當然,中西方文化交流頻繁的唐朝也出現了各種陶瓷紋樣,并得到了普遍的推廣和應用。明清時期,我國陶瓷的傳統紋樣發展到了巔峰,由于外來文化和中央集權的統治,吉祥紋樣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同時也產生了更多帶有吉祥含義的傳統紋樣[1]。
我國傳統陶瓷紋樣有著非常豐富的類型,主要包括:動物紋樣、人物紋樣、吉祥紋樣、幾何紋樣及花草植物紋樣等。同時,這些紋樣因為其種類豐富,所依附的載體也多種多樣,其中就包括陶瓷紋樣的應用[2]。
陶瓷是通過人來制作和加工的,因此其能使人們的意念和想法通過陶瓷設計進行效應的表達。通過客觀上的事物描述,讓人的主觀態度得以有效表達。中國傳統陶瓷紋樣在設計時,除了要表達出人的主觀意念,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出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與想象。陶瓷裝飾作為一種發展悠久的裝飾藝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了全面、具體的人文思想。并且,通過傳統陶瓷紋樣的添加,使陶瓷承載了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并能夠表達出古代人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通過陶瓷紋樣,也能夠使人們對理想生活進行具象化的表達。
在不同時代,陶瓷紋樣的設計觀念也有一定的差異,但在題材上離不開人物山水、花鳥魚蟲、文字書法三類。在原始社會,陶瓷紋樣中就出現了彩陶文化,并以馬家窯彩陶為代表。其紋樣包含水波紋、鋸齒紋、葫蘆紋、三角紋、蝌蚪紋、魚紋以及同心圓紋等[3]。在唐宋時期,紋樣設計在題材上主要以牡丹為核心,并將牡丹紋樣與其他紋樣進行結合,形成新的陶瓷紋樣,如“鳳穿牡丹”等。并且,在裝飾設計上,將圖案與題材進行有機結合,使其能夠在陶瓷中表現出相互襯托的藝術價值。
中國傳統的陶瓷紋樣在設計上還受到宗教的影響。我國很多傳統陶瓷的藝術風格都與宗教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如蓮花紋樣就是通過宗教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同時,蓮花紋樣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高,因為其是佛教中的圣潔之物,使蓮花這個中國傳統陶瓷紋樣在佛教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同時產生出很多帶有宗教性質的紋樣。
中國傳統的陶瓷紋樣除了受到歷史發展和宗教影響外,還有來自民族文化的影響,因為我國對吉祥文化有著非常大的需求。這也就導致產生了帶有吉祥寓意的陶瓷紋樣,如冠上加冠、鴛鴦戲水、蓮花的設計,能夠表達出升官、夫妻恩愛的寓意等。三、中國傳統陶瓷紋樣的趣味性
傳統陶瓷紋樣除了具有實用性和審美性外,還有獨特的趣味性。這種趣味性也是陶瓷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以吉祥紋樣為例,其具有理想性和現實性。因為吉祥紋樣的特征和本質,使其應用在陶瓷中可以使原有的符號轉變為線條、色彩以及抽象的形態,這就是紋樣中所含有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傳統陶瓷在表達形式上還有一定的規律性。通過規律性和趣味性的結合,中國陶瓷紋樣能夠充分地滿足人們在物質、精神上的需求,并通過規律性和趣味性激發人們的興趣,將形式美感融入多樣的符號、線條、色彩中,使陶瓷紋樣更加世俗化、生活化。例如,瓷板畫、瓷盤、花瓶的紋樣設計把“年年有余”“喜上眉梢”“三羊開泰”“金雞報曉”“喜得連科”“麒麟送子”“秋水伊人”等有趣味的故事作為圖案。以吉祥為題材的陶瓷,使人們通過紋樣的轉變提升觀賞性和趣味性,也使陶瓷紋樣更加具有多樣性。
通過對中國傳統陶瓷紋樣設計觀念和趣味性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其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因此,需要在現代陶瓷設計中增強設計觀念的創新和趣味性,使我國陶瓷產品設計能夠很好地傳承陶瓷紋樣所蘊含的文化和藝術價值,進而使陶瓷紋樣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得到有效的延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