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珊珊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檢察院,湖北 宜昌 443100
基層檢察機關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權益初探
——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檢察院辦案實踐為視角
祝珊珊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檢察院,湖北 宜昌 443100
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權益是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重要內容,對未檢檢察官的相關專業水平要求較高。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檢察院的未檢辦案部門根據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積極調整辦案方式,依法適用附條件不起訴,但在辦案中也面臨著辦案時間緊張,社會調查存在難度和泄露隱私風險,犯罪記錄封存的現實意義難凸顯等挑戰。筆者認為可以通過確立暫緩起訴期、依申請啟動社會調查和監督有關機關封存電子記錄和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的方式落實特別程序,從而讓相關制度設計發揮實際作用。
暫緩起訴期;社會調查;犯罪記錄封存
在進入訴訟程序后,未成年人因其較成年人更為敏感脆弱、抗壓能力弱而承受著巨大的心理沖擊和精神壓力,需要根據其身心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由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17年3月2日印發試行,《指引》中很大比例都是保障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權益的程序,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檢察院根據《指引》切實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期冀在保證案件質量的同時將保障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權益落到實處。
夷陵區人民檢察院嚴格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引》,進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專業化、規范化水平,依法落實分案起訴、法律援助、合適成年人到場、社會調查、犯罪記錄封存、幫扶教育等特別程序和寬緩刑事制度。
(一)依法積極適用附條件不起訴
對符合不起訴條件的未成年人,在征求意見時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全面獲知和理解擬附條件不起訴決定的基本內容,作出決定之后與法定代理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三方簽訂了《涉罪未成年人監督考察協議書》,在考驗期內密切關注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表現,幫助、督促其改正不良行為,凈化交友圈,形成良好習慣。
(二)辦案中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特點進行個別化處理
在辦案中承辦人會接觸到有不同性格特征的未成年人,這些性格特征會在細節上表現出來。例如有的未成年人一直避免和承辦人眼神接觸,防備心強,既不辯解也不詳細敘述案件事實,回答問題時都是幾個字帶過,承辦人意識到他在這個階段對承辦人并不信任,認為司法機關進行訴訟程序意味著要懲罰他而不是幫助他,所以態度比較消極。于是承辦人在訊問時避免說出帶有貶義色彩的詞語,用中性詞替代,順著對方思路進行談話,避免未成年人因感受到質疑和壓迫而再次保持沉默。未成年人在溝通過程中感受到尊重后配合度明顯變高,之后主動打電話到檢察機關說明其近期生活情況,詢問案件進展。有的未成年人在幫教考察階段,寄往檢察機關的書面報告在地址欄只寫了**路**號,未填寫收件單位,承辦人意識到未成年人這樣做是不想因其往檢察機關寄信而被周圍人猜測,于是在給他回信時同樣不填寫寄件單位,做好隱私保護工作。
(一)辦案時間緊張
從2016年起,夷陵區檢察院就在逐步完善“捕、訴、監、防”一體承擔的未檢辦案模式,在此之前上述職能是分散在偵監、公訴、監所、預防等職能部門,由不同的檢察官完成,這也是其他刑事案件在檢察機關長期以來形成的辦案模式。未成年人檢察職能的集中意味著未檢檢察官必須復合多種辦案能力,同時,在相同的辦案期限內,未檢檢察官需要比其他公訴或者批捕檢察官落實多達數十種保障未成年人權益的特別程序,除此之外,相比犯罪嫌疑人為成年人的案件,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對不起訴和附條件不起訴決定的條件更為寬松,這加大了未檢檢察官的審查難度。畢竟,如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回歸社會后再次犯罪,就意味著當初作出不起訴決定時審查失當,案件未達到預期效果。這些變化在辦案時間和專業能力上對未檢檢察官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而不管是夷陵區院還是筆者了解到的其他基層檢察機關,由專人辦理未檢案件是相對的,也就是說未檢案件全部集中由未檢檢察官辦理,但是未檢檢察官除了辦理未檢案件之外和其他公訴、批捕檢察官一樣參與其他案件的輪案,這種辦案結構導致的一個現象是:在沒有未檢案件的時候,未檢檢察官有相對充足的時間保障案件質量以及案件辦理程序的規范,但在同時辦理未檢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時候,由于未檢案件占據了更多時間和精力,導致其他案件的辦案效率和法律監督難以保證。
(二)社會調查存在難度和泄露隱私風險
在2016年夷陵區檢察院辦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全部未成年人均來自農村,這些未成年人的成長經歷和犯罪原因有很多共性,比如父母收入微薄,生活困難,家庭教育缺失,初中畢業后未繼續學業,社會交往復雜等,對于這些共性特征,即使不實地走訪當地基層組織、鄰居、親友,老師和同學,通過與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交流就能夠了解到這些信息,而對這些未成年人進行社會調查反而會成為隱私保護的難點。農村的成長環境相對封閉且屬于熟人社會,即使辦案人員已經采取了一些預防措施,例如在當地開展社會調查的時候著便裝且要求相關人員保密,但鑒于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身份特殊,容易讓人產生聯想并導致不利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言論在當地流傳,給未成年人及其家人造成一定的社會壓力。而其他可能影響到幫教考察以及未成年人之后社會表現的一些因素,比如其社會交往的構成、其受社會不良人員影響的程度有多深,這些信息未成年人的父母老師未必知情,而其本人出于“義氣”也會有意隱瞞,即使辦案人員能找到這些社會閑散人員,也很難從那里得知關于未成年人的真實信息,導致難以判斷未成年人能否與社會不良人員劃清界限,通過合法勞動自力更生。
(一)確立暫緩起訴期,保障特別程序落實到位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案件在審查起訴環節的期限通常是一個月,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單從期限來看并不算短,但是實際情況是在這段時間內檢察官要同時辦理四到七個案件,這樣平均下來分配到每個案件的時間和精力就非常有限。而刑事訴訟法同時也規定,如果是需要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案件,審查起訴期限最長可以達到六個半月。既然退回補充偵查是一個可以延長審查起訴期限的法定條件,那么落實未檢特別程序同樣也可以作為另一個延長審查起訴期限的法定條件,在這個期限內,檢察官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來將社會調查、親情會見、心理疏導、刑事和解以至觀護幫教落實到位。筆者認為這個期限以一個月為限較為合理,這個期限足以避免特別程序“簡單粗糙,走過場、流形式”,也不至于因案件過分拖沓導致損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訴訟權益。另外,并不是每個未檢案件的審查起訴期限都需要兩個月,暫緩起訴期限和延長起訴期限一樣,應規定檢察官必須說明情況和理由,由分管檢察長決定。在很多相對發達地區,社工和社會服務機構的發展較為完善,有的基層檢察機關也在嘗試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將諸如社會調查、心理疏導、觀護幫教等程序交由這些更專業的人員來完成,也就是檢察官審查案件與社工提供服務是在同一時間段兩條線平行展開,在這樣的模式下檢察官的工作量與普通案件相同,自然也就不需要另外增加一個月的暫緩起訴期限。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暫緩起訴期限內要做好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對于案件事實已經查清,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未成年人,應及時變更強制措施,并做好幫教工作。
(二)社會調查不拘泥于形式,可以依申請啟動
社會調查的主要目的是為是否起訴和如何量刑提供參考依據,不僅要考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惡性,也要了解主觀惡性背后的涉罪原因,不僅要審查是否構罪,也要調查是否具備有效監護條件,能否用“教育、感化、挽救”替代刑罰。前文提到在相對封閉的熟人社會,社會調查與隱私保護存在一定的沖突,如何以隱私保護為前提,又追求社會調查達到目的,筆者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探索。第一,對調查多少人調查哪些人不做強制要求。一個未成年人的社會關系,大致包括父母,鄰居,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村(居)委會等,但并不是每一個案子都需要向這些人員挨個了解情況,對于那些成長脈絡清晰,犯罪原因無特殊,犯罪情節輕微的未成年人可以只向其中的部分人員做調查,避免引起對未成年人名譽的不利猜測,擴大對未成年人的不良影響。第二,對于可能構成重罪,刑罰較重或者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等智力型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社會調查,對于其他承辦人認為無需進行社會調查的案件,如果未成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申請,應當啟動社會調查程序。例如在校生因瑣事發生口角將同學打至輕傷,輟學的未成年人參與連續盜竊摩托車,在每次盜竊時幫助望風等,從這類案件的案件事實部分已經可以判斷未成年人的社會危險性以及改造可能性,社會調查的功能性較弱,而隱私保護的價值取向超過了社會調查,因此可以不進行社會調查,但如果上述人員申請社會調查,說明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擔心隱私問題,這時檢察官就應該根據案件需要選擇合適的調查方式和調查范圍做好相關工作。
對于一切事物,尤其是最艱難的事物,人們不應期待播種與收獲同時進行,為了使它們逐漸成熟,必須有一個培育的過程。未檢檢察工作對專業化和規范化的要求更高,它和任何一種具體制度性規范一樣,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因其自身結構對某種價值要求的偏向導致其制度的不足或缺陷,但由于該制度結構的基本合理,又使人們不可能因這種局部的不足或缺陷而否定該制度本身。隨著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它的意義和效果將會逐漸凸顯出來。
[1][意]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M].黃風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2]張衛平.論我國民事訴訟辯論原則[J].法學研究,1996(6).
D925.2
A
2095-4379-(2017)35-0105-02
祝珊珊(1989-),女,漢族,湖北黃石人,碩士,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