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丹 常 松
1.寧夏警官職業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2.寧夏中衛市公安局,寧夏 中衛 755000
淺析我國網絡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
毛 丹1常 松2
1.寧夏警官職業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2.寧夏中衛市公安局,寧夏 中衛 755000
在大數據背景下,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涉及網絡虛擬財產的案件愈來愈多。網絡虛擬財產是否納入刑法保護也成為眾多學者關系的問題。對網絡虛擬財產盜竊這一行為進行刑法規制,建立健全刑法保護體系,既是填補理論宏觀層面空白的迫切需要。
網絡盜竊;虛擬財產;刑法;規制
理論界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范圍界定意見不一,截止到目前仍無權威觀點占據主流地位。筆者認為,虛擬財產是網絡空間的附屬衍生品,它產生在當下互聯網朝氣蓬勃發展的大數據背景下,在各類社交論壇、網絡平臺上興起的新事物,要合理的對其進行定義規范,應兼顧各方面因素進行歸納總結。虛擬財產范疇理論上存在狹義和廣義的不同觀點。狹義上的觀點認為虛擬財產是指可以在網絡空間進行交易的具有一定價值的財物,比如游戲積分、QQ里的黃鉆等。廣義上虛擬財產是指一切存在于網絡環境中,所有人能對其進行隨時調用、流通的,能夠為人所擁有和支配,依托電子數據為載體的,具有價值的、能夠交易的網絡虛擬物以及其財產性權利。比如較常見的QQ郵箱或者QQ寵物等在虛擬空間里擁有固定代號與性質的財產。筆者在此課題中探討的網絡虛擬財產主要是從狹義的定義出發展開分析。
(一)大眾傳統意識的影響
1.大眾主流觀點認為網絡對青少年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網絡持反對態度。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雖然素質教育呼喊了很多年,但是家長們一直追求的還是分數,不愿意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反對孩子上網,玩游戲,他們普遍認為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財物是無良商人的斂財行為,故而不支持其受到保護,提倡國家禁止對此類財物的保護。
2.對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的抵制。廣大的青少年群體是網絡游戲的直接參與者,這無疑于給望子成龍的家長造成了眾多困擾,許多家長擔心孩子的學業和前途受到網絡游戲的不良影響,對孩子購買網絡虛擬財物、沉迷網絡游戲的行為堅決持反對態度,并且希望國家立法部門通過立法手段對網絡虛擬財物進行禁止和取締。
3.反對通過刑法手段保護網絡虛擬財產。刑法是保護法益的最后手段,在刑法謙抑性背景下只有在其他方式不奏效的情況下,才適用刑法予以保護。大多數人認為網絡虛擬財產價值較小,僅僅是網絡上娛樂消遣的工具。即使招收盜竊行為侵犯,其危害性和損失也較小,不應用嚴厲的刑法來保障,生活中遇到虛擬財產遭受盜竊的情形,通過協商、調解等較溫和的方式解決即可。
(二)網絡虛擬財產犯罪缺乏必要管控
網絡虛擬財產作為一種與網絡發展伴隨而來的新鮮事物,目前國家對其管控和打擊力度較小,防范程度較低。一方面,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僅限于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予以加密保護,采用“防守”的方式對木馬的“進攻”進行抵御。僅靠防守不能達到理想效果。另一方面,網絡運營商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支出更少的成本,不愿意投入較多資金對網絡安全進行維護,使得缺乏有效的網絡虛擬財產保護體系。僅靠事后打擊挽回虛擬財產的損失也存在諸多困難,如偵查難度大、涉案對象和涉案金額難以確定,這些均為司法機關審判網絡虛擬財產盜竊案件帶來阻礙。同時,被害人由于自身知識體系的局限性,缺乏自身防范意識。在犯罪行為人高科技手段的誘惑和偽裝下,被害人的系統和賬號保護信息很容易被侵襲和破壞,被害人在高科技作案手段的誤導下,導致其所擁有的網絡虛擬財產滅失。
(三)個人不良心理狀態的影響
鑒于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很多人在實施侵犯網絡財產犯罪行為中,將在現實中想做卻不敢做,或者現實生活中沒機會做的事付諸實施,在網絡中憑借高科技手段一一實現自己的愿望。受這種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網絡行為人往往深陷違法行為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并沉迷其中。
立法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現實因素,從長遠考慮,及時對相關法律政策進行調整和補充。在保證法律穩定性的同時,兼顧社會需求,對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法律條文進行廢除、修改、補充。
(一)在刑法中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明確規定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原有法律條文中對“財物”的范圍界定已經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網絡虛擬財產作為新的財產形式也應納入“財產”范疇,寫入法條中進行規范。為了在實踐中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執法者運用法律,需要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詳細的規定和細化。實踐中,可以通過司法解釋等方法,對此進行規范,實現在執法辦案中“有法可依”,“嚴格執法”,充分為虛擬財產所有人個人財產保駕護航。
(二)對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認定方法進行規范
實踐中,在辦理各類盜竊案件時,首先要考慮的便是被盜財物的價值確定。盜竊罪以數額大小定罪量刑,故而,在處理網絡虛擬財產盜竊案件過程中,首當其沖的也是被盜虛擬財物的數額確定問題。如何衡量被盜虛擬財物的價值,筆者認為應當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1.虛擬財物被盜后進行交易所取得的對價。2.如果行為人盜竊虛擬財物后僅僅用著自己消費,并未進行交易換取對價,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比照網絡空間內此類產品交易價格折算。3.如果通過以上兩種方式均不能確定,可聯系物價部門、虛擬設備開發商、運營商協助確定其價值。
(三)關于網絡虛擬財產類犯罪單獨入刑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刑法順應形勢不斷修改完善,每次修正案的出臺都會考慮到社會方方面面的因素,增加新的罪名,廢除部分條文適用。在網絡環境背景下,關于盜竊罪的規定已經凸顯出局限性和滯后性,和社會發展形勢不能很好的接軌。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盜竊、詐騙、侵占等往往參照適用傳統的盜竊罪、詐騙罪、侵占罪。對于犯罪對象的確定往往依照司法解釋納入刑法適用范圍。長此以往,勢必造成擴大解釋之嫌。筆者認為,在刑法條文不斷更新發展的今天,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犯罪也應納入刑法適用范圍,確定新的罪名對其進行規范,為網絡環境的規范化和安全性揚帆掌舵,為虛擬財產所有人權益保護保駕護航。
(四)對網絡運營商權利義務進行明確
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的范圍問題在我國法律條文中依舊難覓其蹤跡,網絡運營商和網絡用戶之間訂立的格式合同一般是運營商根據蹤跡意志進行制定,對于網絡用戶權益保護不利,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網絡用戶行使權利。由于網絡用戶缺乏專業的法律知識,往往忽視了協議的內容,便在協議上簽字,由此將自己限于弱勢不公平的局面。所以筆者認為,若能通過法律途徑明確網絡運營商和用戶的權利,對其各自行為進行詳細規范,將為網絡虛擬財產管制帶來便利。
目前,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網絡虛擬財產更大程度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日漸貼近我們的生活實際,盡力克服法律的滯后性和盲目性,加強網絡虛擬財產的監管保護力度,為公民網絡財產安全與穩定保駕護航,為公民合法權益保護獻計獻策,更好地促進我國網絡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1]張曉煒.盜竊網絡虛擬財產犯罪的犯罪學思考[D].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8.
[2]曹一雯.論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及其保護[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
[3]鄭蕾.盜竊網絡虛擬財產的定性及刑法規制[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4]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D924
A
2095-4379-(2017)35-0156-02
毛丹,女,碩士研究生,寧夏警官職業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學、禁毒學;常松,男,本科,寧夏中衛市公安局,民警,研究方向:警務技能訓練、警務實戰訓練、治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