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曉莉
(山西傳媒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舞臺劇《杏花雨》中獨、雙舞蹈片段的創作動機
仇曉莉
(山西傳媒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舞臺劇《杏花雨》是一部廉政劇、是一部通過戲劇講故事的廉政劇、是一部講著故事滲透情感的廉政劇、是一部洗禮過后引人深思的廉政劇。情節的推動使劇的意旨不斷明朗,情感的滲入使劇的內涵逐步深刻。情感作為隱形的密碼聯結始終,使整部劇更具人性的光輝,舞蹈穿插于其中,讓整個故事浮生留白,動容動情動心,站在了藝術的高度解讀人性的弱點和人生的選擇。
舞蹈;戲??;情感;審美;藝術
舞臺劇《杏花雨》中舞蹈藝術的運用或貫穿或平行于劇情。古云:“詩者,志之所致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分的表現”。長于抒情的藝術優勢正是舞蹈被選入劇作創作的動機。
整個舞臺劇的舞蹈片段有中國古典舞、現代舞、當代舞三種舞蹈類型,獨、雙、群三種舞蹈形式,其中獨舞和雙人舞的部分在情感的捕捉與滲透方面尤為突出。
舞蹈片段三是秦天佑與賀韋婷的女兒秦賀的一支獨舞:舞蹈以古典舞的典雅為風韻,演繹秦賀純真美好的少女形象。動作優美流暢、清新脫俗,節奏輕快柔和、雅而不平。舞蹈創作依據劇本的設定,結合時代審美,進行了輕形重意的動作處理,仿佛訴說著:“我是秦賀,我熱愛舞蹈,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舞蹈家。我有愛我的爸爸和媽媽,雖然他們很忙,但是我愛他們”,舞動中到處洋溢著秦賀對舞蹈的熱愛和對夢想的追求。秦鶴,一個多么幸福的女孩,有愛、有夢。舞蹈模糊掉了古典動作語匯的形,卻藏著古典舞的韻與律。體會其中,秦賀形象靜而像蓮,高潔美好,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深遠隱喻;動而像蝶又像鶴,輕盈天真爛漫、像她的父親一樣心存理想和情懷。
舞蹈片段五是秦賀的第二支獨舞:現代舞蹈的動作有張有弛、自由個性,力量的迸發表達出情緒的無助、崩潰和悲痛。秦賀已顧不及她的夢想,她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擊潰。她無法理解她深愛的父親、崇拜的父親,也無法接受她即將離開父親的事實,她恨、她冤。舞蹈沒有平靜的對話,任何冷冰冰的議論它都無力表達,所以動作的一招一式,一動一靜,都是她心靈的外化,情緒通過無聲的身體語言,鮮明有力的表達,淋漓盡致的釋放。然而這一切并沒有結束,她瘋狂的奔跑發泄,在她來不及重新思考人生的時候,另一場災難從天而至。曾今多么美好。夢想還沒有綻放……人生的顛覆如同晴天霹靂,令人痛惜。情感的抒發加之劇情的推動,在這一刻,產生的感受與感動,使人們的情感達到共鳴。恐怕在視覺感觀的同時,也只有舞蹈語言可以如此直接、強烈的宣泄情感,可謂“舞以宣情”。
舞蹈片段六是秦天佑和賀韋婷的雙人舞蹈:以當代舞的形式追憶男女主人公的相識、相知、相許,從青澀時的單純到戀愛時的美好再到相許時的憧憬。舞蹈從雙人接觸技法開始鋪墊情緒,發展到共性動作不僅使畫面舒展、流暢,更推進了兩人情感的交流,再加以雙人舞借力用力、把位托舉的技巧而情感升華,相許一生。之后運用象征性的舞蹈造型起承轉折,秦天佑人生觀價值觀的變化與鶴韋婷對于它們的堅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情節的翻轉滿下伏筆,使情緒的變化有據可循。秦天佑掉入了深不見底的欲望深淵,而賀韋婷只能無能為力的守候,直到秦天佑遭遇變故,幡然醒悟。倆人從分開的各自舞蹈再到重現的共性動作,不一樣的心境產生不一樣的動作質感,最后定格在撕心裂肺的揪扯相擁。這段雙人舞蹈編創以情感為線索追述、回憶,抒發跌宕起伏的情感,而留白于觀者,令人惋惜、思考。
這段舞蹈通過雙人接觸動作的細膩處理,共性動作的重復再現,平鋪直敘,娓娓道來。相對獨舞形式,雙人舞創作從動作的層面講,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具有觀賞性;從人物形象塑造的層面講,因為雙人的相互觀照使人物的表演更具內涵,使舞蹈動作更具有抒情性,從而折射出人性美和人情美。
以上三個舞蹈片段均是以劇之本,立足于情感的結合創作。
其實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催生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舞蹈詩,其中容納了舞蹈、歌舞、表演唱、詩朗誦等各式各樣的藝術形式,但觀其名便可知舞蹈在其中的分量。可見舞蹈與其他藝術類型的結合并非史無前例。而本劇中,舞蹈與戲劇的融合應該說是一次新的嘗試。嘗試在于:選倆者的優長,互補其短。舞蹈放棄了以往主體的位置,最大可能的發揮自身的長于抒情的藝術優勢服務于戲劇,使舞臺劇更加飽滿。話劇則補足了舞蹈即便有情節,也總是淡化到極致的缺失,是舞蹈的展現更加有富有充實之美。如此,虛實結合,增加了劇的觀賞性,賦予了劇詩的意境,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具有更高的藝術性。
任何藝術的最高成就在于剝開一層層包裹著的面紗觸及深里的靈魂引發對人生的感悟。那么如何撥開面紗,進而觸及靈魂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呢?
《杏花雨》恰到好處的選取戲劇和舞蹈,將藝術作品理性與感性的訴說完美融合?!叭藗冇谜Z言相互傳達思想,而人們用藝術相互傳達感情。”而觀眾在戲劇行動中,品讀內容;在戲劇沖突中,鋪墊情緒;在戲劇與舞蹈融合的藝術形式里,產生審美認識。而作品用戲劇和舞蹈這兩種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審美觀念時,觀眾即已經過復雜的心理活動,產生美的感受與感動,達到了作為審美對象應具備的藝術品質。
《杏花雨》是一部廉政劇,劇的價值在于運用藝術的手段實現廉政教育。“作品以鮮明生動的形式充分的表現出社會生活的真理,同時又突出的體現出創作主體真摯的思想情感和人性的善?!眲隼锏拿恳晃辉诟惺艿降恼?、善、美,高度統一的藝術美時,亦產生了審美情感:如果我是劇中的秦天佑、霍建忠,如果我是賀偉婷、秦母、秦賀,抑或是礦工、礦嫂;作為一名黨員在面對名利誘惑時我會和秦天佑做出一樣的選擇嗎?作為商人在被欲望沖昏頭腦、投機取巧時,能不能摸摸良心?如果秦天佑是我的兒子、我的愛人、我的爸爸,我又怎樣去面對和承受這一切?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看似獨立的人其實并不是一個人。如果你是劇中某一個,面對如此種種,你又會做出怎么的選擇,也許它就是你人生的紐扣,不僅僅關乎你還牽系著你的家人。
《杏花雨》將人物投身在家鄉、家庭的溫情當中,投射在國家、社會的義務責任當中。告訴我們完成肩負的社會使命和擁有幸福的家庭并不矛盾。而面對人生的分岔路口,如何選擇,才是人生的智慧。
但當你無視平凡中的真善美,物欲橫流,就會被剝奪享受平凡的權利。這些點點滴滴時常陪伴左右的美好卻常常被我們忽視。
《杏花雨》由山西傳媒學院、晉中市文化局、山西逸典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集結山西傳媒學院的優質資源傾力打造,由山西傳媒學院魏曉軍教授導演、范小玲編劇,國家一級演員王海峰、高小寶擔綱主演。歷時一年半精心制作的大型原創廉政劇《杏花雨》2016年7月在山西大劇院首演。至此一年之際,特此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