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航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上海 201306
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風險防控研究
李東航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上海 201306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進步及網絡的普及,在經濟新常態下,自貿區擴容并配套各種利好政策,跨境電商企業競相入駐各大自貿區,運營模式進一步多樣化。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炙手可熱。與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相比,其發展規模與保護模式展現出新的特征與挑戰,在發展跨境電商的過程中,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方式很難滿足新形勢下知識產權保護的需要,眾多跨境電商企業面臨著嚴重的知識產權風險。本文從跨境電商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現狀分析入手,深入剖析了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所面臨的法律風險和困境,在最后提出跨境電商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設想,以期對我國跨境電商知識產權的保護提供有效建議。
跨境電商;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
電子商務與知識產權保護的結合屬于新興領域,加之摻雜跨境因素使得傳統知識產權保護很難應用于新型的跨境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著作權與商標權更是面臨嚴重的風險威脅,由于網絡傳播的迅捷性與無形性,現階段跨境電商發展中很難找到一種現存的保護模式,在知識產權地域性與跨境電商的無界性的碰撞下,更是導致了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因地域上的制度差異而導致缺乏統一規范的保護模式,一旦出現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侵害案件,很難通過現有的法律模式對其進行規制與保護,這就對其保護產生了很大的阻礙。現階段我國在跨境電商知識產權領域僅存在少量且不完善的專項研究,國際上在這方面雖存在一些較為完善的研究成果但是依舊很難滿足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的需要,我國的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方式仍需加強與完善,為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發展跨境電商的過程中,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難以滿足新形勢下跨境電商領域的需要,網絡科技的進步導致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出現新的斷層。特別是跨境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保護面臨重重危機。現如今,知識產權通常是以文字作品、專利技術、數字信息等形式存在,在網絡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信息非常容易通過網絡形式進行傳播,許多知識產權產品創作者的權利得不到良好保護,知識產權制度的利益平衡原則難以實現。現階段,知識產權的保護存在明顯的地域性特征。各國對知識產權的立法保護具有明顯的法域差異。在發展跨境電商的過程中其本身具備的商務跨界性的存在,知識產權的保護與跨境電商的良性發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沖突,專項法律法規、立法缺位、行政司法領域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法律適用、管轄權認定、侵權認定標準與統一鑒定、第三方商品與服務交易平臺的責任規制界限不清以及跨境企業自身方面存在的一系列不足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沖突與挑戰。
鑒于在跨境電商領域中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存在的一些嚴峻問題,針對跨境電商貿易市場上的知識產權侵權問題,提出如下建議與思考:
(一)加快我國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立法
在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應盡快出臺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立法,注重法律保護,做到有效監管與嚴厲懲處并重。結合我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經取得的知識產權保護成功經驗,適時出臺《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辦法》。
(二)統一跨境電商知識產權執法機關和認定標準,增強監管力度
在跨境電商領域中,目前政府知識產權保護部門種類繁多、政策標準多樣、監督管理分散,在管理方面呈現出法規政策重復交叉,執法推諉,各管理部門的行政執法標準各異、甚至出現規定相互矛盾的情況,致使知識產權保護部門執法效率低下。鑒于此,加強對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的有效監管,統一協調,可以在眾多部門中指定一個專門管理部門或者新設一個專項負責機構來協調跨境電子商務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居中協調,加強各部門合作,共享信息,防止出現執法重疊或者空白情況。同時建立完善的部門間聯動與重大案件聯合辦理機制,高效執法,建設知識產權綜合執法體系,形成跨部門聯動協調機制,對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監管,由專項機構來統一實施對跨境電商知識產權的有效監管與保護。
我國正處于跨境電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時有發生,處理不當會給全國的跨境電商市場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雖然國家和各地方已經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防范和規制,如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專項行動,在打擊不法分子囂張氣焰上效果顯著,但系統管控能力仍然不夠充分,跨境電商知識產權問題依然嚴峻。從長遠看,探索建立完善系統的跨境電商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與保護體系機制,應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
[1]諶遠知.跨境電商中的知識產權風險與應對——以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為背景[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6(1).
[2]鄭裙,趙文燕(指導老師).淺談我國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制度[J].經營者管理,2016(11下).
[3]孫康.跨境電商的知識產權風險研究[J].對外經貿,2016(10).
F724.6
A
2095-4379-(2017)35-01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