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進
(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0)
民族五聲調式和聲技法特征分析
王 進
(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0)
中華民族音樂文化源遠流長,而五聲調式作為民族音樂的代表內容,直到當代依然在我國音樂藝術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讓從事音樂教育與學習音樂的人更加科學地認識民族五聲調式,本文從五聲調式和聲特征分析入手,分析了五聲調式的和旋結構。
民族音樂;無聲調式;和聲技法;音樂教學
五聲調式,即按照純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所構成的調式。民族五聲調式中的五個音,按純五度排列,由低到高的依次為宮、徵、商、羽、角。若將五音放在一個八度中,從低到高則為宮、商、角、徵、羽。從音高上看,五個音的相對音樂關系是非常穩固的。例如,宮、徵的相對音高關系始終是純五度,而宮、羽的相對音高關系始終是大六度。
(一)民族五聲調式和弦音級特征
中國民族音樂屬于有調性和多調式的音樂體系,而有調式調性音樂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現為音級的穩定(主音性)和不穩定(各音級運動的傾向性)兩個方面。在民族五聲調式中,各音級對主音的傾向關系,決定了它們在調式中的地位和功能,其中的功能即我們常說的音級功能。
民族五聲音階通常可以劃分為兩個三音列,它們在調式中構成兩種性質的基本音列進行,對調式起著一種支架作用。基于此,這兩個三音列被稱為“骨架音列”,而這兩個音列的起訖音則稱為骨架功能音級。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五聲調式中,根據調式的不同,這些骨架功能音級的功能特性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在徵、商、羽這三種調式中,骨架功能音級表現為T(主)、S(下屬)與D(屬)三種功能特征,從而構成下屬—主以及屬—主另種功能性進行。而在角、宮調式中,骨架功能音級表現為下屬或屬的只有一個。雖然只有一個,但它音列骨架是完整的,所以它的功能依然是完整的。這里的“功能”即民族五聲音階的“宮角功能”。該功能對于明確音階規范、指示調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民族五聲音階中,除了三個骨架功能音級外,其余兩個音級為色彩功能音級。與骨架功能音級功能不同,色彩功能音級常常表現出中介、游離和多傾向性特征。基于此,這兩個音級除了具備骨架功能音級的功能性作用外,還具備一定的色彩性作用。在民族五聲調式和聲中,色彩功能音級表現為色彩功能特性,具體功能作用有:作為骨架功能音之間的橋梁,表現出屬功能的、下屬功能以及宮角功能的導音的自然傾向作用;表現出由三列音的中介力量而向兩面傾向的中性功能;在同名調的徵、商、羽調式之間,表現出對明確調式的作用等。
(二)民族五聲調式和弦結構特征
民族五聲調式和弦雖然以三度疊置和弦(也稱三音組)為主,音組織的核心是由一個大二度和一個小三度構成的,且調式以三度疊置和弦為主,音階不含半音關系。在實際的旋律配和聲時,作曲家通常還要對某些三度結構和弦作適當的五聲處理,即引用非三度疊置和弦(也稱隱伏級進三音)。這也就是說,民族五聲調式和弦結構是以三度疊置和弦為主,以非三度疊置和弦為輔的。
對于三度疊置和弦與非三度疊置和弦的特征,前者在傳統大小調中較為常見,故這里對其不作過多講解,而后者在五聲調式和弦結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能使五聲調式達到更加流暢、自然的音響效果。需要說明的是,由于五聲調式變化多樣,因此其中的非三度疊置和弦也是經常發生變化。但是,無論它如何變化,它都始終保持兩個重要特性:一是始終保持五聲的性質;二是始終保留非三度疊置和弦基本結構的輪廓。五聲調式中的非三度疊置和弦類型多樣,主要包括附加音和弦、替代音和弦、省略音和弦三種。
(三)民族五聲調式和弦序進特征
T—S—D—T是民族五聲調式和弦序進的一般規律。但是,由于民族五聲調式結構復雜多變,同時它的旋律進行、低聲部處理的五聲性進行等特點,使得它的和弦序進也出現復雜多變的情況。例如,常見的二度進行、變格進行與變格終止、功能性的和弦連接等。
(四)民族五聲調式和弦的配置特征
民族五聲調式和聲主要有三種配置技法:其一,按照傳統大小調和聲語匯進行配置,但要注意在副三和弦的運用。這種配置技法較為簡單、上手。傳統大小調和聲語匯較多,應用也非常順手,但它的應用模式比較死板、僵化,容易在應用時造成旋律與和聲聲部不協調的情況,尤其是對于一些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民歌,很容易出現這種問題。其二,直接全部用五聲調式音。這種配置技法很好保證了伴奏聲部與旋律聲部在調式上的協調一致,同時保證了整個作品在風格上的嚴謹統一。但是,這種技法忽視了調式中和聲的功能聯系,同時打破了五聲調式中最主要的三度疊置和弦結構,因此造成歌曲整體曲風過于平淡,缺乏色彩感。其三,將傳統大小調式和聲優點與五聲調式和聲優點有機結合起來,取長補短。這種配置激發充分發揮了兩種調式和聲技法的優勢,是當前中國民歌作曲以五聲調式作曲的重要手段。
(五)民族五聲調式和聲處理技術特征
對于商、羽、角(角調式旋律比較少見)三個小調類五聲調式的處理:商、羽調式的和弦通常建立在調式音上,因此它表現出功能齊全、運用靈活的特點,而角調式的和弦通常建立在三度間音上,功能與運用限制較多,因此它不常獨立使用。同時,商、羽調式屬功能組完整,功能齊全,因此它的正格進行形式也非常多樣,且富有變化性,而角調式屬功能組欠缺,它的正格進行形式也常常局限為III級與VII級到I級。雖然商、羽、角調式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在三者的調式和聲中,下屬功能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對于宮、徵兩個大調類五聲調式的處理:徵調式的和弦建立在調式音上,運用靈活,而宮調式的和弦建立在三度音上,不能隨意運用。徵調式的下屬功能組完整,變格進行形式多樣,而宮調式的下屬功能IV級二號線缺乏音調基礎,因此II、II7和VI級就成為下屬功能組的主要代表。
[1]崔永日.淺談民族五聲調式和聲構成特點[J].藝術研究,2007(03):45-47.
[2]房瑩.五聲調式和聲的初級運用方法[J].科技信息,2006(10):184.
[3]吳彪.民族五聲調式和聲配置手法[J].藝術探索,2014,28(06):76.
[4]趙汝德.五聲調式和聲的音級功能結構功能與序列功能[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03):5-30.
J60
A
王進(1970—),男,漢族,本科,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現為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教師,副教授,研究方向:理論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