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雨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淺析《黃河大合唱》的歌曲演唱與情感表達
計時雨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黃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填詞、冼星海譜曲創作完成的,全曲共八個部分,融入了演唱、朗誦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據資料顯示《黃河大合唱》有五個版本,各個版本都有其自身的存在價值,本文從歌曲的各個版本、創作背景、歌曲各部分的內容等方面闡明歌曲的情感表達。
《黃河大合唱》;歌曲演唱;情感表達
《黃河大合唱》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在當時對戰士們很有鼓舞的力量。歌曲以我國的母親河——黃河作為創作主題,贊頌了我國悠久的歷史以及國人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歌曲將我們祖國曾經的美好與戰爭對我們的摧殘,作了鮮明的對比,不僅反映出戰爭的殘酷還表現出了中華兒女保衛家園的信心與決心。
《黃河大合唱》有很多版本,據資料顯示《黃河大合唱》有五個版本(此處不包括鋼琴協奏曲《黃河》):第一個是“延安版本”,是冼星海本人在延安用簡譜寫的,原因是當時很多人都不認識五線譜,而且當時環境惡劣,樂隊配制不完備,所以一切從簡;第二個是“蘇聯版本”,是在蘇聯時冼星海將延安版本重新改編而成的,對歌曲主體及聲部上作了一些變動;第三個是“上海樂團版本”,由李煥之于1987年根據之前的版本為上海樂團改編的;第四個是“中央樂團版本”是1975年由嚴良堃等人根據第一版重新配器的版本,這個版本最具影響力;第五個版本是“鋼琴伴奏版本”,由瞿維為了便于演出而改編的。每一個版本都有其自身的歷史意義,每一次對作品的改動也是一種完善的過程。《黃河大合唱》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最苦難的時候。那時創作出的歌曲,大都與抗戰有關,都是很激昂、很鼓舞人心的。
歌曲共八部分,每一部分在開始演唱前都有一段朗誦,《黃河大合唱》以接近勞動號子的《黃河船夫曲》開篇,用著吶喊般的聲音在向我們展示船夫們在與湍急的河水,陡峭的堤岸作著斗爭。預示著戰爭的激烈,戰士們的英勇。第二部分《黃河頌》描寫了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以及祖國的雄壯,歌詞中反復出現了三次“啊,黃河”,每一次的演唱情感都要很深切,要唱出大氣磅礴的感覺。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是全段配樂詩朗誦部分,配以三弦伴奏,這也是全曲唯一沒有演唱的部分。到了第四部分《黃水謠》,演唱者們似乎在向我們哭訴,訴說著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唱到“男女老少喜洋洋”的時候聲音很歡快,唱到“自從鬼子來”的時候聲音很低沉,唱到“妻離子散天各一方”的時候又聽出了歌聲中的憤怒。這一部分的情感悲喜交織,很有對比性,讓聽眾能夠感受到明顯的情感變化。演唱第五部分《河邊對口曲》時用的是山西方言,讓這部分顯得很有地方色彩,也讓人物形象更加的鮮明。本樂章通過敘事般的對唱形式,把兩個流亡者的對話當做歌詞,講述了戰爭使民眾們顛沛流離、背井離鄉的 悲慘遭遇。第六部分《黃河怨》是一首女聲獨唱歌曲,以女性的形象來訴說戰爭對我們偉大祖國造成的傷害,百姓受盡苦難折磨,全曲呈現出悲涼的氣氛,演唱時要帶著憤恨的情緒。之后的《保衛黃河》與《怒吼吧,黃河》兩個樂章將整曲推向了高潮,歌聲也更加宏大、有氣勢。
特別要說的是《保衛黃河》這部分,這是一首經典的合唱作品,是各大院校、機關團體及文藝演唱團體經常在愛國主題活動演出時常有的節目。歌曲后半部分中有輪唱的部分,猶如在默念心中的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信念,也像是大家在互相說著這樣的口號,彼此堅定著保衛中華的決心。演唱這部分時出現了很多“龍格龍格”的襯詞,由冼星海首次使用,且至今也未有其他人使用過。輪唱加上襯詞形成了聲音此起彼伏的效果,仿佛是奔瀉的黃河水或是人們的心跳、脈搏等。這個極具特色的襯詞給反復多次的歌曲增添了很多色彩,讓歌曲更加生動。
《黃河大合唱》反映出人們面對惡勢力的那種不屈不撓,毫無畏懼的民族精神。八年抗戰帶給了我們慘痛的災難,家人天各一方、經濟發展滯后、家園破碎。抗日時期創作的歌曲現在仍在傳唱,這就是在警示我們只有世界和平,我們才能共創美好家園,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性。我們受過戰爭的摧殘,才深知世界和平的重要。人們能對《黃河大合唱》這類鼓舞人心的歌曲進行傳唱,體現出廣大的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向往世界和平的愿望,這也是大家對給予《黃河大合唱》歌曲價值的肯定。
[1]羅小平.文化價值與文化場——析《黃河》大合唱傳播60年[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9.
[2]何平.關于《黃河大合唱》的音樂特征[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9.
[3]龍玉蘭,賴成.《黃河大合唱》的藝術審美[J].四川戲劇,2008.
[4]倪悅.“黃河”敘事——寫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J].中國音樂(季刊),2015.
[5]嚴鏑.《黃河大合唱》各版本的產生和流傳[J].中國音樂學(季刊),2005.
[6]向延生.重新整理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紀念《黃河大合唱》創作60周年學術研討會綜錄[J].人民音樂,1999.
J60
A
計時雨,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