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蓮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教育學院,湖北 潛江 433100)
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教學的設想
——以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為例
李蓮蓮
(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教育學院,湖北 潛江 433100)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學前教育的改革與創新越來越受關注,聲樂作為學前教育專業最重要的五項技能(唱歌、跳舞、彈琴、畫畫、講故事)之一,與其它四門技能課程相輔相成目前我國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還存在一些基礎的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以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為例做了一些教學設想。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聲樂;江漢藝術職業學院
我國學前教育專業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作為一個高需求高就業率的專業,成為很多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以我所就職的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為例,全院共6個分院部——音樂學院、設計學院、教育學院、管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中專部,學生總人數6000人,學前教育專業人數就達到3000左右,占了學校生源的一半。聲樂課作為學前教育專業最重要的五項技能之一,它既是一門基礎課,也是一門技巧課,抽象性決定了它作為技巧課的難度。
(一)生源范圍廣,無門檻招生,班級學生數量多
在學前教育專業本科與專科并存的現狀下,高職院校的特殊性,決定了招生的時候缺少了選拔藝術人才的機會,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以招生為目的,而不論學生的藝術基礎或條件是否合格,只要他來,我們就要,導致“重數量輕技能”的院部專業成型方式。另外每個班的人數太多,上課時間有限,一般都是每周一節課,受學生質量、數量和教學時間的限制,專業教師一般都只能糾糾音準節奏,所謂的“大批量生產”。
(二)專業教師教學偏重藝術性,缺少實用性
專業教師一般都是來自于各個音樂學院或者是綜合性大學的音樂系,多年的專業性決定了大家已經習慣了之前聲樂課學習時的民族美聲學習,曲目演唱風格的單一性和選曲的專業性,決定了其教學方式的老套和固定化模式,但是這些歌曲并不適合學前的小朋友們演唱,缺少實用性。以筆者自己為例,我已經來江漢藝術職業學院四年的時間了,前兩年我一直在追尋專業化道路,將所有的學生都往這方面培養,效果是有些學生確實是唱的很棒,隨時可以上臺和我們學校音樂學院的學生PK一下,可是卻被兒歌彈唱的老師跟我反映,聲音唱不出來,或者聲音太多技巧,而失了童趣。而在現在的一年里,我開始嘗試要學生們唱一些兒童歌曲,表演唱,發現同學們的課堂興趣比以前濃厚了,除了聲樂演唱能力的增長,兒歌彈唱的能力也提高了,樂感也得到了增長。
(三)教材嚴重缺乏
專業教師教學偏重藝術性,缺少實用性,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除了教師自身的成長環境外,還有一點就是教材的嚴重缺乏。以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為例,我校采用的教材是《民族唱法歌曲大全》和《跟我學唱歌美聲唱法卷》,主用《民族唱法歌曲大全》,這兩本書上全部都是古今中外的民族美聲藝術歌曲,一首兒歌都沒有,這就要求聲樂教師如果教兒歌就必須是自己擁有博大的兒歌曲庫,但是大部分教師都缺少這方面的資源,不知道現在小朋友們都唱的什么歌,從而無法教給學生兒童歌曲。
(一)聲樂課程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化
集體課和小組課交替進行,高職院校的聲樂學習一般為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可以第一年采用集體課授課,班級授課,聲樂教師主要以藝術歌曲為主,歌曲欣賞為輔,教授學生聲樂基礎,包括識譜、節奏、視唱這些視唱練耳課程上學習的內容,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基礎理論知識,學生們在班里和大家一起上聲樂課,可以幫助那些羞澀,或是音準不太好的學生大膽的歌唱,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分小組或是單個的回課,多給那些有演唱欲望的學生表現機會,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唱的好的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帶動感染班上其它學生的學習熱情,多糾正音準不好的學生,幫助她們找到準確高效的練習方法;第二年采用小組課,5到8人為一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第一年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度分組,這樣有利于培優,也利于緩步前進的學生穩步前進,這一年聲樂教師以藝術歌曲為主,兒童歌曲為輔,在培養學生演唱技能的同時,培養他們演唱兒童歌曲的感覺;第三年采用集體課,或者分大組(20人左右)上課的形式,課程內容主要以兒童歌曲為主,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們,布置兒童歌曲,讓他們自己設計授課,包含練聲、范唱(自彈自唱)、教譜、歌曲表演設計,每節課聲樂教師點評指導,幫助學生有效的結合其它藝術課程,改進不足,這樣可以讓學生以后到工作崗位有一個最初步的教學經驗。
(二)加強學前教育聲樂教材的創編
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師,應該以各院校為單位,集合自己的師資資源,積極的商討,任何一套教材的產生都要經歷一個摸索期,聲樂教師可以搜集近幾年新創作的優秀幼兒歌曲以及幼兒園教材中的歌曲,進行試用篩選,再結合我們的藝術歌曲,努力創編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社會需要,既有專業性、科學性,又有實用性的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材。
(三)建立更加完善的評價制度,激發和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作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我們對學生聲樂課程的評價考核方式,大多還是和音樂專業的評價考核方式一樣,唱一首民族美聲歌曲,老師們評分。筆者認為,是否可以將考核曲目的風格定位的更多樣一些?可以唱民族美聲歌曲,可以唱兒童歌曲,可以獨唱,可以二重唱,可以小組唱,這樣既可以檢查學生平時的學習效果,還可以開發學生的創編能力和組織能力,為以后的進入幼兒機構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現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創新,已經越來越需要高素質高技能的幼兒教師,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方向和目標,這就要求我們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要有更強的責任感和專業使命感,努力創新,爭取讓學前教育專業技能教學更加完善。
[1]陳恩清.對學前教育專業本科聲樂教學是反思與改革[J].學前教育研究,2009.
[2]呂京津.淺談學前教育的聲樂教學模式創新[J].黃河之聲,2014.
[3]劉江虹.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黃河之聲.
G633
A
李蓮蓮,講師,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教育學院青年教師,碩士,聲樂演唱與教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