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蓉
(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淺談二胡教學中兩手配合的訓練
黃 蓉
(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二胡屬于拉弦樂器,極為注重兩手在演奏中的配合,而兩手協作得當也是二胡演奏成功的關鍵與基礎。因此,兩手配合訓練一直都是二胡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本文將以左手、右手分別訓練為切入點,對二胡教學中的兩手配合式訓練展開全面論述,旨在提高二胡教學質量,提高演奏者兩手配合水平。
單手訓練;二胡;演奏質量;雙手配合
二胡最早出現于唐朝,在我國擁有上千年歷史,是中華民族傳統弓弦樂器[1]。二胡不僅適合對悲凄以及深沉的樂曲進行演奏,同時也能為人們“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震撼場景,聲音表達極為細膩、靈活,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所喜愛。為了切實提升演奏者的二胡演奏水平,保證其在演奏過程中雙手配合靈活度,通常都會從單手訓練開始,對演奏者進行雙手配合式訓練。
(一)左手
1.按弦
在對學習者進行按弦教學時,老師應遵從個性化教學原則,按照學習者實情以及樂曲特點來對學習者展開差異化教學。一方面,老師要按照學習者手指情況,對學習者進行針對性指導,幫助他們找到最佳的按弦位置,要改變以往指尖按弦的固定模式,尊重學習者身體條件的差異,以確保演奏效果;另一方面,老師要按照樂曲速度、力度以及風格等特點,對演奏者進行相應的按弦練習教學,使學習者能夠對不同樂曲的演奏方式進行掌握,為實際演奏做好準備。
2.換把
換把作為二胡的基礎技法之一,對于擴展二胡的音域和提高二胡的表現力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二胡演奏中的換把,就是指對把位進行轉移。這項技術在二胡演奏中極為重要,會對作品演奏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是二胡教學中的重點內容。
換把按照演奏速度可分為慢速換把和快速換把,按照演奏方式可分為異指換把、空弦換把以及同指換把三種,均需要學習者有按弦練習的基礎[2]。在換把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習者動作僵硬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左手動作協調性不足所造成。老師需要幫助學習者明確,在換把過程中要將左肩作為換把總支撐點,并通過反復訓練從而幫助學習者掌握最佳的換把方式。
(二)右手
1.持弓
由于二胡演奏是依靠右手進行琴弓摩擦所發聲的,所以右手持弓水平會對演奏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為了幫助學習者養成良好的持弓習慣,老師需要對學習者的持弓手型進行完善,確保學習者右手手掌能夠保持自然半握的狀態,確保手部杠桿作用能夠得以發揮,保證手部能夠對運弓力度進行有效控制。
2.運弓
在進行運弓訓練時,要注重對學習者進行換弓與換弦的訓練教學:在換弓教學時,老師要注重對學習者手腕控制力的訓練,要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手腕以及手臂發力方式,確保在換弓過程中手腕與指關節之間能夠保持良好的屈伸度;在換弦教學時,由于二胡弓毛處于內外弦中間,整體換弦難度較大,所以教師要重點對學習者進行內在弦轉換組合擦弦感覺與動作技巧的訓練,以確保學習者的運弓能力。
當完成單手基礎性訓練之后,老師便可以以此為基礎,帶領學習者進入雙手配合訓練環節。
(一)快速型配合訓練
這種訓練方式主要分為兩步:第一,左手要做好快速換把準備,當需要換把時,能夠先于右手做出反映,確保演奏能夠順利進行,這一訓練的關鍵,就是要進行“慢速練習”,要讓學習者能夠在慢速練習時,不斷提高自身手指落盡的敏捷度以及觸弦靈活度,優化自身對于二胡音色的控制,之后再進行加速訓練,以便學習者在訓練過程中逐步養成左右手慣性;第二,確保左右手配合的靈活性。在進行該訓練時,老師要保障學習者右手發音點能夠與左手觸弦點進行精準配合,要通過大量訓練幫助學習者逐步養成右手弓壓弓速能夠與左手按弦力度的統一,以確保演奏音色與音質的平衡度。
(二)風格型配合訓練
風格型配合訓練是通過不同風格樂曲來對學習者的左右手配合水平進行訓練,在進行訓練時,通常會對學習者進行滾揉、壓揉以及滑揉三種揉弦技法的訓練。
1.在進行滾揉訓練時
滾揉技術以腕關節為一個中軸,手指會有規律的上下牽動手指的第一關節,做相應有規律的屈伸,使手指的觸弦點發生變化從而改變弦長振動所發出的音波效果。老師要運用一些具有歌唱性的樂曲,像《江南春色》等等,來幫助學習者掌握手指在弓弦中的滾動方式,使之可以準確演奏出連續性的長短變化聲音,以增加樂曲的柔美感。
2.在進行壓揉訓練時
由于該項訓練的重點以“壓”為主,所以老師可以選擇一些曲風較為深沉的樂曲,像《江河水》等來幫助學習者進行壓揉訓練,使其能夠靈活控制手型與手指的按壓方式,保證學習者拇指根部能夠與琴桿相互支撐,以提高手指對琴弦握力[3]。
3.在進行滑揉訓練時
老師應按照大滑揉以及小滑揉這兩種揉弦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訓練。大滑揉在演奏時的揉弦滑動幅度相對較大,會通過手臂微動來對手指動作進行帶動,所以老師要加大對學生這方面的訓練,要使其能夠保持均勻的滑動頻率;小滑揉演奏也較為注重演奏者的手指滑動頻率,但多以手腕帶動為主,整體滑動頻率發音都會控制在大二度之中,適合進行用來進行細膩情感的表達。
無論是任何一種形式的滑揉技術,都是要依靠對琴弦長度進行改變來進行演奏的,所以在進行家教學訓練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習者按弦力度的訓練,要確保其琴弦張力不會發生變化,以確保樂曲內含的情感能夠完整表達出來。
(三)藝術型配合訓練
對學習者進行兩手配合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習者提高自身演奏技巧,使其能夠通過二胡演奏,將樂曲中的情感完美的呈現在聽眾面前,是一種藝術行為。所以在進行雙手配合訓練時,老師不僅要對學習者進行快速型以及風格型訓練,同時要需要通過藝術型訓練,來對學習者的樂曲韻味表達水平進行強化。一方面,要對學習者進行“聲斷氣連”訓練,保證當弓子停止的同時,左手還能繼續揉弦,使聽眾能夠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有效帶動聽眾情感的起伏;一方面要對揉弦位置進行適當取舍與對比,要按照樂曲實際情感以及音符變化特點,正確處理好揉弦與不揉弦音的演奏方式,保證左手在進行變換的同時,右手能夠始終保持運弓的飽滿性以及連貫性,兩手配合能夠到達一定的平穩度,進而將樂曲藝術風格清晰表達出來;另一方面要注重對遲到揉弦的訓練,要保證右手在拉弓的情況下,左手從不揉弦逐漸向揉弦進行過度,保證長音的高質量演奏。
(四)技術型配合訓練
掌握好左右手的的基本要領,清晰快速的技術性控制快板的發音,依賴于左右手良好的配合,也就是說左手觸弦點與右手發音點的準確配合。在快速片段中,左右手的力度在配合過程中是處于一個較為統一的狀態,也就是說左手的按弦力度與右手的弓壓弓速往往成正比關系。例如當樂曲片段需要漸強漸快時,右手的弓壓適度加大,弓速逐漸變快,那么與此同時,左手的按弦力度及速度也應隨之增大加快,反之亦然,達到音色音質的平衡與統一。因此,快速的技術性片段的左右手的配合,是左右手較為綜合與統一的配合過程。
本文介紹的二胡雙手訓練方式并不全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還需要按照學習者實情來對雙手配合訓練方案進行確定,并不斷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與優化,從而切實提升學習者的雙手配合程度,使其二胡演奏水平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成為一名優秀的二胡演奏家。
[1]劉倩倩.二胡教學中兩手配合的訓練[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5.
[2]付朝鷹.淺談二胡表演中兩手相互配合技術[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6):57.
[3]寧登一.淺談二胡演奏的技術與樂感[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07):167-168.
J611
A
黃蓉(1986—),女,漢族,山東淄博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表演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