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晶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發放鎮九年制學校)
淺議小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
◆蔡曉晶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發放鎮九年制學校)
數學思維活動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活動,而數學語言則是數學思維的基本工具。 所以,熟練地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基礎之一。 教師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教會學生數學知識緊密地結合起來,將數學語言作為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條理性和準確性。
數學思維 數學語言 閱讀數學
教師是學生的表率,而數學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是學生的典范。 小學生因為年齡和生理的特點,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所以,教師的數學語言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數學語言的形成和發展。 數學教師的語言同樣要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后連貫、邏輯性強。 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在課堂上通過自己的語言示范作用,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例如,我在教學乘法的運算定律中的簡便運算88×125=(),我根據三年級時學過的把一個數分解為兩個數的乘積,再運用乘法結合律的算理,把88分解成11×8,然后在用乘法結合律,先算8×125,乘積再和11相乘,即:88×125=11×(8×215)。 我講解后,又請幾名學生復述這種算理并且出了幾題類似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說解決。 接著再問,還有比其它的解題方法呢? 既讓學生鞏固這種算理,又再次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轉為學生講,老師聽的輕松氛圍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完成數學閱讀,理解數學題意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只有掌握了數學術語和符號,才能夠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解決問題,達到數學學習的目的。 同時,數學有它的準確性,每一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非常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定義不明的詞匯。 因此,數學閱讀要求學生認真細致,同時必須要善于思考。 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學習目標得到落實,使學生不在感到數學難學,我覺得必須要高度重視數學閱讀,使學生具有豐富的數學語言。 就像要求學生多讀書,書讀多了,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就提高了一樣,學生勤于思考,重視閱讀數學,學生的數學語言也會隨之豐富,對學生理解數學命題有著重要的作用。
課堂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 在指導學生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準確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均勻的幾份,引導學生觀察多種不同的分法,分成幾份? 每份的大小如何? 讓學生根據要求涂色等等。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可以豐富感性認識,通過有條理地說操作過程,可以把外部物質操作活動轉化為內部思維活動,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屬性,使兒童的數學語言得到強化。
1.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方法。 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 如名數之間的化法:3分米8厘米=()厘米,可讓學生敘述:3分米就是30厘米,30厘米加上8厘米等于38厘米。 簡單的兩句話,通過同桌間的互相交流,學生就會輕松的掌握解題思路,并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另外,班級中的學困生,在討論時,他們會在同桌的帶動下,積極參與到討論學習過程之中,逐步學會敘述,正確地解答問題。
2.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遇到難題時,便可讓學生在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后選一名代表交流發言。 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于主動學習的興奮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讓學生小結。 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 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 如在學習如何比較小數的大小后,進行課堂小結時,我問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后,紛紛舉手發言。 有些學生的發言話雖簡潔,卻都抓住了學習的重點,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數學語言的培養是數學教學的工作一項長期任務。 它使學生獲得了參與數學交流的機會,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丁希林.孩子,請大聲說出來——淺議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2011,(0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