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彤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第一中學)
“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周彤彤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第一中學)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經逐漸發生改變,歷史的必然性促進著“微課”的產生與發展,語文新課程的改革也推動著“微課”的逐漸發展;“微課”的具體呈現方式多樣,最要注重關注選題的技巧,還要精化設計,更要靈活應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讓“微課”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改革與科技創新的熱潮中發揮價值,通過對語文課堂應用“微課”的趨勢分析,關注“微課”未來前景,為高中語文教學不斷注入新活力。
微課 語文課堂 應用
憑借現代科技的飛速進步,教學觀念更迭速度日益提高,我國教育領域不斷地產生新的教學新模式,總而言之,“微課”的產生是信息時代的教育成果,也是適應信息時代的產物。 微課是指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較短時間內講解一個小知識點的小課程,筆者試分析如何把“微課”應用在高中語文課堂中,以期更好地指導教學工作。
高中教學中,有三種常見的微課模式分別是,P P T錄屏模式微課教學、現場講課式微課教學、參與感微課教學。
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是P P T錄屏模式微課教學。 這種教學屬于一種由文字、聲音、音樂和圖片共同組成的教學方式,時間不長,大約在5分鐘左右,不會影響教員正常授課,又能高效地總結對學習內容。 例如,筆者曾在教授現代詩歌時,便利用微課的形式展開教學任務。 通過P P T展示單元教學重點內容,從每一章節中分別挑選典型的知識點、難點總結成微課P P T,變成教學信息資源,更加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 如學習《長恨歌》,就制作成《〈長恨歌〉的修辭手法》,學生既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多次學習,還可以逐步消化吸收。
還有一種方式是現場講課式微課教學在現場錄制成視頻,再對錄制之后的視頻進行剪輯處理,教師使用剪輯后視頻進行教學,可以發現自身講課的缺點所在,更加快速提高自己。 比如學習《白狼》,筆者把小說內的場景變化做為教學重點,圍繞知識點的形成,結合自身授課制作微課。 通過反復觀看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糾正。
參與感微課教學,更需要老師與學生都積極采取互動參與式微課制作。 語文老師在理念上可以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客戶,要為自己培養穩定的客戶關系就一定要讓課堂提高參與度。 學習馬克思那篇《青年的選擇》,筆者通過同學們自發討論,積極參與課堂,推動課堂進度,活躍了課堂氣氛,效果奇佳。
“微課”的呈現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我們制作“微課”務必要掌握相應的技巧,一般來說,“微課”的制作分成選題、設計與錄制三個部分。
1.選題訣竅
選擇微課的主題非常重要,想要成功上一節微課,首先要達成對題材和主題的成功挑選,科學的分析和處理知識點,讓它們充分為教學服務,服務于學生的理解,才能達到提高學習質量的目的。 鑒于“微課”主題突出,還要兼顧教學實踐有限,學生自學能力不強,筆者認為語文學科的“微課”選題應該更關注精致知識點,也就是學生學習時遇到的問題,通過“微課”完成更深入地解決;選題可以貼近考試的基礎,對已學知識進行查缺補漏,例如總結詩歌主題,歸納活用詞匯,講解基礎詩句等;也可以選擇熱點問題,如分析近幾年題型,評析歷年高考作文,同樣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不同教師也可以達成“微課”的同課異構,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找到不同的切入點,如把選題分成環境、人物、情節、主題多個要點,達成課題的融合。
2.細化設計
語文微課設計,內容處理上存在點式分割的假設。常規課堂教學是用45分鐘或者更多的時間來處理一篇課文或者一個專題的學習,學習效果不理想。 微課則是基于這樣的“假設”——如果按照單一知識點設計課程目標,一個微課一次只解決一個小點,點點相加使得學習內容慢慢變得豐富,學習過程也變得高效而輕松。于是,微課設計上就存在著這樣的命題:內容上的微處理與時間上的微追求。 前一個“微”指容量微小、知識點化、內容碎片化,后一個“微”指學習持續的時間短,觀看視頻過程短。 而按照點式假設設計出的微課,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最優化的方式、最有效達到教學目的。
3.錄制要領
錄制是制作“微課”成功的一部分,“微課”的制作形式越來越多樣化,P P T、錄像、電子白板、手寫板、屏幕錄制軟件以及各種輔助畫圖工具已經可以實化我們的預期和想象,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購置恰當的錄制設備,創造合理的錄像空間,加上教師的自我提高,錄制出一個優秀的“微課”作品。 例如,多機位的拍攝可以減少反復取材和校對整合的時間,選擇合適的錄像方式可以完成諸多后期剪輯,例如對視頻進行編輯,多種格式轉換及配音的融合,例如對提高視頻清晰度、意境展現度等特殊要求。 還有后期 處理也非常重要,除了剪輯還有配音,片段的整合等過程。 一個成功的“微課”所需要的不僅是教師的專業素養,也需要現代技術等綜合素養的生成,將授課能力與現代科技融合,才能為同學提供優質課程。
“微課”需要一批具有游戲教育教學思想,教員更應該不斷突破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師掙脫束縛接受時代發展,使學員的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從而優化教研設計,找出有效的“微課”,此外,一個學校、一個地區甚至所有學科共同的創新研究和分享交流,使用微課教學的老師才能不斷提高。“微課”能夠打破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局限,也能夠靈活的運用與課堂和網絡之間,短小精悍是其主要特點,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快速理解難點,掌握語文知識和解題技巧。
[1]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01).
[2]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01).
[3]余勝泉,陳敏.基于學習元平臺的微課設計[J].開放教育研究,2014,(01).
[4]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5]吳秉健.國外微課資源開發和應用案例剖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6]王覓,賀斌,祝智庭.微視頻課程:演變、定位與應用領域[J].中國電化教育,2013,(04).
[7]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06).
[8]楊明.高職教育微課開發綜合討論[J].職教論壇,2014,(06).
[9]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02).
[10]劉紅霞,趙蔚,陳雷.基于“微課”本體特征的教學行為設計與實踐反思[J].現代教育技術,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