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鳳英
(吉林省集安市花甸中學)
激發學生對初中數學產生興趣的策略分析
◆安鳳英
(吉林省集安市花甸中學)
學習活動要有興趣作為前提,如此才能激發學生更強的動力,主動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 促進學生對初中數學這門學科產生興趣的方法包括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策略、方法指導策略、提高自信心策略、端正學習態度策略等。
數學教學 學習興趣 策略
數學雖然具有高度抽象性,但并不神秘,并非天外來物。 現代數學不是單純的數學游戲,不是束之高閣的知識體系,也不是縹緲虛無的判斷推理,它是一種應用于生活的技術。 數學教材中聯系生活的內容隨處可見,關鍵是我們教師要深刻領會教材的編寫理念,創造性使用教材,創設具有特色的生活情境,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同時又運用于生活實踐。 生活是每個學生最密切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們感受到各種喜怒哀樂的情感。 生活是學生們最關注也最熟悉的環境。 而數學這門學科與生活聯系的緊密程度也幾乎到達了無孔不入的程度。我們用到的所有物品,采取的很多生活策略幾乎都能與數學產生聯系。 所以,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將自己的數學智慧滲透到生活中去,引領學生一起在生活中發現總結數學,充分感受數學的魅力。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正確的方法。 根據學科的不同性質,采取不同的學習策略。 很多老師想法比較單一,篤信重復就是力量,讓學生在題海中默默尋求數學的真諦。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數學不像記單詞,重復多了就牢牢記在了腦子里。 數學更多需要的是對數學問題的思考,找到其中的規律。 在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教給學生以下的數學問題解決思路:認真閱讀——討論思考——仔細觀察——及時總結。 閱讀是解題的第一步,只有準確的閱讀到題目當中的信息才有可能繼續接下來的步驟。 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找出問題,并不失時機地表揚在閱讀中有進步、有成績的學生,使學生有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學習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 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導學生進入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引發他們積極探討,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 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地觀察,可采用邊觀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比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這樣能使學生體會觀察所帶來的收獲與興奮,自覺養成觀察的習慣。 最后一個環節是小結,小結包括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啟發和感悟,對自己今后的學習有哪些啟發等。 這是學生養成健康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習跟走路是一個道理,不能一味的往前走,要時不時的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怎么走更近,更舒服,更有新意。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帶來的愉快是一股強大的情感力量,兒童想當一名好學生的愿望就是依靠這股力量。 教育教學的藝術和技巧就在于發揮每個學生力量的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腦力勞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我們在教學中,應盡可能給每個學生以成功的體驗。學生的數學水平有高有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提問,高難度的問題提問高水平的同學,低難度的問題提問低水平的同學。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的自由創新,多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對于學生的新發現,新點子,教師要有欣賞的態度去肯定并激勵學生,讓學生相信自己有一顆學數學的腦子。 當學生在學習中有了進步的時候,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歸因,比如,是因為自己在數學上更用心的思考,更多的努力付出才讓自己有了今天的收獲。 對于進步不明顯的同學,要及時溝通了解原因,幫助其消除自己不夠聰明等的錯誤歸因,讓他們建立其對數學學習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實力,而不是在學習上面碰運氣。
數學學科是一門知識聯系十分縝密的學科,也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它的身影在實際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要對數學的這個優勢充分加以利用,讓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際的生活中得到印證,增強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同時,學生在生活中的態度也會自然表現到學習中,初中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等還不夠穩定成熟,教師在教學中如果發現學生有一些錯誤的學習態度就應該引起重視,這也是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良好契機。 例如,有的學生在考試中作弊,這種現象使得學生自欺欺人,僥幸的心理展露無疑,因此,教師除了強調人生靠的是實力而不是欺騙和運氣之外,也要與學生單獨溝通,找到其錯誤態度的產生原因,幫助其建立正確的觀念,用一顆踏實的心去面對學習。
總之,興趣是學生們學習動力的源泉,教師要在教學中采用各種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1]王珍輝.初中數學資優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現狀調查與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王彬.農村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