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小英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第一小學,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10)
淺談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方式
魯小英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第一小學,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10)
班級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學生情操的培養、表現力的提高、審美能力的提升以及音樂的感受能力提升等。所以,在小學音樂班級教學中,不能忽視合唱教學,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之后,更要將合唱教學擺在重要位置,以促進其快速發展。本文就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不足、提高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的措施做簡要探討,希望能夠為促進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提供借鑒。
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方式
合唱在音樂中具有特殊魅力,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喜歡;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得到教師普遍重視,以此來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和高尚情操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合唱教學獨有的特點熟悉掌握并在教學中讓學生領會,加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占主體地位,在學習中表現自我,提升素質,進而喜歡合唱。
(一)教師沒有給個體學生太多關注
在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多時候不是很注重對個體學生的關注。部分音樂教師剛剛畢業不久,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只懂得按照教學計劃、目標、結果來設計課程、組織教學,對教學的規律不夠了解,只是要求學生去完成布置下的任務,卻不能夠對學生心理做到了解,因此,在教學中無法實現因材施教,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狀況百出,也很難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學效果自然也就不是很好。所以,尤其是年輕的教師,應該對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深入研究,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平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盡量掌握學生特點和個性,把學生對合唱的興趣激發出來,以促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1]。
(二)學生缺乏良好的合唱精神
雖然合唱要求很高的技術性,但是合唱是一個集體活動,需要體現合唱精神。小學生受到年齡、心智等的限制,在很多地方存在不足,盡管學生們對合唱這項活動充滿興趣,但真正落實到活動中時,就可以看出學生還是缺乏良好的合唱精神。具體的體現如:學生沒有一定的堅持意識和能力,欠缺鍛煉,不能精神飽滿、站姿良好。此外,在合唱的過程中,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心理是能夠在其中找到自己聲音,這就是缺乏集體榮譽感的體現,沒能將自己作為集體中的一員,而是習慣性的我行我素,不關心整個集體的合唱效果,在這種心理影響下,合唱的最終效果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一)培養學生對合唱的正確認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首先應具備的先決條件。新課程改革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興趣的正確引導下才能提高能力、增強學習動力。學生對合唱的正確認識也非常重要,關系著學生對于合唱學習的接受程度。因此,在班級合唱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興趣和認識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使自己得到提升和發展[2]。
在開始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前期活動,比如拍肩、跺腳、拍手等,然后可以聯系一些樂器打擊動作,以此來讓學生對合唱產生興趣,學生也可以在其間對音響產生感受,和聲感、協調感和節奏感都能夠在其中得到激發,這也是讓學生對音樂進行正確認識的方式。
(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合唱效果
在對班級合唱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音樂素養是否良好是教師應該關注的重要問題。合唱這一藝術活動對技術性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在對音樂學習具備了良好素養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每一首歌曲,進而扮演好各種角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嘗試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加練習,促進其音樂素養的不斷提升。
例如,發聲順暢與否都與姿勢有關,在合唱教學的前期階段,讓學生學會唱歌的正確姿勢是合唱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對小學生來說,身體放松、自然挺直、目視前方、頭部端正、重心稍傾、小腹收攏、面部自然等,都是必修內容,在此之后,可以逐漸提高要求,如讓學生學會跟著作品中表達的情感轉換面部表情。小學生由于年齡問題,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教師還要提醒和鼓勵學生要學會堅持,認真做好每一個動作。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表現欠佳的學生給以鼓勵,讓他們找到學習自信[3]。
(三)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新課改明確要求提升學生課堂地位,讓學生學會在課堂中感受、體驗,才能使他們不斷得以發展和進步。欣賞法在音樂教學中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激情,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進而提升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教師可以盡可能多地找合唱的簡單曲目,在課堂休息期間播放,讓學生在輕松氛圍內聆聽,自覺地感受其中魅力。另外,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合唱分聲部的教學,在欣賞多聲部合唱曲目后讓學生之間展開討論、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重新感受合唱的力度、氣勢、音量和音色等,通過多次欣賞和積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合唱教學在整個小學音樂教學中有著積極意義,教師要對合唱方法和教學方式進一步研究,找到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如教師沒有給個體學生太多關注、學生缺乏良好的合唱精神等,針對問題找到相應策略,培養學生對合唱的正確認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音樂素養加以培養、讓學生在音樂欣賞中感受美,還要經常組織合唱活動讓學生得到鍛煉,提升他們的集體意識和榮譽感,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幫助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得以全面發展。
[1]王錦.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音樂,2015(12):41-42.
[2]林秋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328.
[3]史玉清.淺談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1):76.
魯小英,女,漢族,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人,本科學歷,小教一級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