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橋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濱江小學,浙江 紹興 312300)
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及策略
黃偉橋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濱江小學,浙江 紹興 312300)
音樂課程是小學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奠定音樂基礎的關鍵階段。但是對于小學音樂教學課堂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其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本文就是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幾個問題進行闡述,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希望對小學音樂教師有所幫助,使得學生能夠奠定堅實的音樂基礎。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問題;策略
音樂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音樂課堂是音樂課程教育理念與宗旨的主要施教場所。小學音樂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種不可或缺的影響。目前,教師以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激發了音樂課堂的活力,使學習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使音樂課堂教學變得更有趣味、更加生動、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但是,受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當前我們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仍存在著許多不適應社會發展的問題,因此,我們要重視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探究有效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音樂教學課堂以教師為主體,缺乏與學生的互動
在實際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一味地依照教學方案進行教材知識的講述,雖然從表面上感覺教學環節銜接得很好,但是更加深層次地分析卻是發現有很多地不足之處。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音樂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被減弱,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教材音樂知識的講述,音樂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規劃,這樣與小學音樂課程開展的目的是不相符的。教師一味地想要完成教學進度,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沒有太多的了解。學生在沒有掌握好識譜知識的前提下,教師就已經進入了下一個教學環節,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進度,小學音樂課堂兩級分化嚴重,甚至一些學生產生了嚴重的厭學心理,導致課堂教學成效受到嚴重的影響。
(二)音樂課堂結構設計不合理,沒有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小學學生好動,在課堂上總是很難集中注意力,或者是注意力集中后很容易被其它的事物所吸引,心思沒有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以往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上,教師會將整節課程分為三個環節,歌唱教學環節、欣賞教學環節以及學生的自由活動環節。在歌唱環節教學中教師需要講究動靜結合,不僅需要靜態的理論知識傳授,還需要動態的學習氛圍。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根據教學內容科學地、合理地進行教學課堂結構設計,不能使得教學環節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述的音樂知識,對于音樂課堂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和熱情,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導致音樂教學不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教學資料少、設備簡陋,無法進行正常教學
我國的許多學校,用于音樂課的教學資料很少,設備簡陋,致使教師無法進行正常教學。音樂課大多是依靠錄音機在教室完成教學,不能做到視聽結合。使得原本兼具知識性和教育性的音樂課變成了簡單的“唱歌課”。學生既沒有達到音樂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樂器演奏要求,也沒有學會課程標準規定的曲目和樂理知識,因而阻礙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發展。
(四)音樂教師素質不夠,師資隊伍薄弱
當前許多學校音樂教師特別是專職音樂教師數量較少,師資隊伍呈現出不均衡的特點。許多教師都是一師多課,身兼語文、音樂等多門學科,音樂課臨時占用來上語文課或者直接讓學生們自習。壓根就不備音樂課程,這樣下來,學生們就對音樂課程沒有了興趣。有的老師備課不夠充分,沒有充分地查閱相關文化背景資料、挖掘教材,上課按照課本宣讀,語言刻板、單調,學生們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毫無興趣可言。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效地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需要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趣味性。適當地利用多媒體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技術手段,通過音樂、動畫、圖片、視頻等多種綜合信息的直觀和生動教學,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讓他們在音樂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地被感染,一步一步地體驗音樂課堂那種情感和情緒的表達。
(二)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具有好動、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的特點。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把握音樂特征,將器樂、游戲與表演融入課堂,來替代單純照本宣科地講解,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
(三)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表現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
以網絡為載體的多媒體課件可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改善傳統教學媒體的表現力和交互性,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全面優化,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四)加強教師專業素質,增強教師專業化建設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過于注重它的知識性,教師的主動性太強,許多問題學生根本沒有思考或體驗,教師就照本宣科給出了答案,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教學的態度應親切、大方、得體,語調抑揚頓挫、具有激情,要注重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啟發,引導學生重視情感因素在音樂課上的獨特作用和享受情感體驗的過程,培養學生在以后學習音樂時的體驗性、自發性和主動性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做到收放適度,始終將教師放在主導的地位,將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充分利用一切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由發揮等。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與其它學科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差異性。音樂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進行課堂互動,應用多種教學方式,塑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科學地、合理地進行教學環節設計,將學生對于音樂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全部的激發出來,要學生真正地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
[1]鞏懷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及優化策略[J].教育美術學研究,2013(19).
[2]于康康.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幾點問題的探究[J].藝術教育,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