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倩
(菏澤學院,山東 菏澤 274015)
淺談格式塔音樂心理學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焦 倩
(菏澤學院,山東 菏澤 274015)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素質教育成為了當今教育發展的主題,在音樂教學中,有效的運用音樂心理學的知識,尤其是——格式塔心理學,對現今新課程標準出臺后的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格式塔心理學;音樂教學
格式塔心理學誕生于德國,它的原意也可以稱之為完形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完形的原意即是完整、整體。1912年,誕生于德國的格式塔心理學后來在美國逐步發展起來。我國的音樂教育者也對這一心理學理論有很好的研究和理解,通過格式塔心理學的研究,可以在中小學的音樂課堂中或者在器樂的教學中運用這一音樂心理學理論,更好的為中小學生的音樂教育和素質教育服務。
格式塔心理學的頓悟理論和“整體”理論在新課程標準解讀下的中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再單一的只是以單向的傳授基礎知識為主,而是以傳授基礎知識為輔,綜合其他相關學科,使得音樂的教學更加的豐富多彩,學生們在音樂的課堂教學中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豐富了自己的視野,提高自身的音樂和文化素養。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使用格式塔心理學的整體理論就會使過去的單一傳授知識的現象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在實際的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比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強調了學科的綜合,而忽略了音樂本位,把音樂課上成了以講美術、講歷史、講地理、講政治為主等。這在音樂教學中也是不可取的,相關學科的綜合應該最為輔助音樂的教學內容,而不應成為主要的內容,要讓學生們通過音樂了解更廣闊的世界。
我們中小學音樂教育需要加強音樂和相關學科的綜合,需要關注到音樂與相關學科的之間的橫向綜合聯系關系,音樂教育作為基礎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們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時必不可少的。因此,自音樂新課程標準出臺以來,對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有了新的要求,對教師的知識和技能也有了新的要求,音樂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不但要教會學生們演唱或是彈奏,還需要通過曲目的故事背景以及音樂風格等方面整體的來分析音樂作品。例如:在器樂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把重心放在了某一樂句或是樂段上,缺少了從整體來分析樂曲的風格以及樂段之間的縱向和橫向的聯系。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格式塔心理學的整體論,先幫助琴童們了解這首樂器的整體音樂風格,音樂創作的背景以及音樂的曲式稍作分析,然后在把重心轉移到音樂的細部中去,分段分樂句講解,并需要強調給琴童們段落之間的區別及聯系。因此,格式塔心理學的整體論在器樂的教學中是非常有益的理論依據,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格式塔心理學的頓悟理論的實質是在主體的內部構建一種心理完型。即如果在遇到了問題情境的時候,在初次嘗試到了失敗之后,不是一味的表現出慌亂,而是讓自己靜下來,自覺的觀察整個問題的情境,并且隨機采取有效的措施,付出行動,順利有效的解決問題。
這一理論應用到音樂教育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比如在器樂教學中,以鋼琴為例,老師在講授鋼琴技術要點的時候,琴童們可能當時還不能完全的理解應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在這個時候,鋼琴教師可以運用格式塔心理學的頓悟理論,在琴童們所熟悉生活場景中搬到技巧的講解中來,幫助琴童們來理解。比如在講授鋼琴技法斷奏的時候,有的琴童無法理解手指應該如何敲擊琴弦,這時老師可以通過鐘的發聲原理來幫助琴童們理解,鐘的發聲原理和鋼琴的小榔頭敲擊琴弦的發聲原理是相通的,如果用一個方頭的皮錘頭去敲擊鐘體的話,發出的聲音是悶的厚重的,如果用金屬質地的尖細的小錘頭敲擊鐘體的話,發出的聲音是明亮的,有泛音的。因此,在彈奏琴鍵的時候也應該用手指的指尖觸鍵并帶有力量。這樣,通過形象的情境解釋,琴童們可以很好的理解了彈奏琴鍵的技術要點。■
[1] 劉丹音樂審美的共性與個性[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
[2] 易希平,陳文佩.從心理學角度談培養音樂興趣[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4,04.
[3] 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4.
[4] 姚姚.淺談格式塔學習理論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7,06.
[5] 孫紅.格式塔心理學在藝術實踐中的應用[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