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華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206
高職英語課堂生態現狀調查與思考*
劉君華*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206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技術和信息發展給高職外語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本論文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為背景,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學為調查對象,分析高職英語課堂生態現狀,并探討了該調查對高職英語教學帶來的思考與影響。
互聯網+;高職;英語課堂;生態;調查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正在對高職英語課堂發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這種影響為高職英語教學發展提供了廣泛的空間,與此同時也打破了傳統的英語課堂的平衡,不同程度上出現高職英語課堂失衡現象。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建設高職生態化高職英語課堂是當前高職教師值得探討的課題。
本次調查對象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一學生為調查對象,總共發放200份問卷,收回問卷2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00份,調查內容是設計高職英語課堂活動、對網絡技術用于英語課堂的態度、網絡技術的作用和英語自主學習。
(一)在高職課堂活動方面
對于“高職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活動”,81.2%的學生選擇“利用多媒體,使用PPT講解詞匯、語法和課文”,42%的學生選擇“講解B級能力考試內容”、76.3%的學生選擇“利用多媒體課件介紹文章結構和文化背景知識”、23.7%的學生選擇“小組討論合作、角色扮演、演講辯論等課堂活動”;對于“高職英語課堂中學生的活動”,92.7%的學生選擇“看課件、聽教師講解、記筆記”,11.3%的學生選額“詞語和語法操練,翻譯文章”,45.3%的學生選擇“參加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15.9%的學生選擇“小組合作完成任務”、47.9%的學生選擇“做B級試題”;對于“你所希望的高職英語課堂類型”,14.3%的學生選擇“利用黑板等傳統教學設備,教師講解和課堂活動相結合”,87.3%的學生選擇“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師講解和課堂活動”,47.2%的學生選擇“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和教師講解、課堂活動相結合”,10.9%的學生選擇“課堂自學為主,教師答疑為輔”,8.82%的學生選擇“主要進行課堂學生活動”。這說明網絡信息技術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傳統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方式。高職英語教師已經使用多媒體技術來構建高職英語課堂,高職學生已經有利用信息網絡技術來進行英語學習的意識,但是對于高職課堂中的合作完成任務的能力有所欠缺。
(二)在學生對網絡技術用于英語課堂的態度方面
對于“計算機、手機和網絡技術的作用”,57.9%的學生選擇“使英語課文講解更加有趣”,52.3%的學生選擇了“信息量更大,提高英語課堂實效性”,35.3%的學生選擇了“使英語課堂活動更加豐富多彩”,4.7%的學生選擇了“與傳統教學相比無優勢,只不過是用網絡技術替代了黑板粉筆而已”;對于“通過網絡技術教授英語,你的收獲”,7.2%的學生選擇了“很大”,28.2%的學生“較大”,53.2%的學生“一般”,7.8%的學生選擇了“較小”,3.6%的學生選擇了“沒有”;對于“你對網絡技術用于英語教學的態度”,3.7%的學生選擇了“很喜歡”,41.2%的學生選擇了“喜歡”,46.3%的學生“一般”,8.8%的學生選擇了“不喜歡”。這說明信息技術能豐富高職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高職英語課堂的有效性。高職學生總體上對于信息技術用于高職英語教學是支持的態度。
(三)在網絡技術的作用和英語自主學習方面
對于“在自主學習中,進行哪方面的學習”,25.7%的學生選擇了“利用網絡技術完成學習任務”,21.6%的學生選擇了“進行聽力和單詞訓練”、56.2%的學生選擇了“練習B級試題”、2.4%的學生選擇了“與同學或老師進行在線討論”,7.98%的學生選擇了“通過網絡媒體與同學或者外國人交朋友”,4.5%的學生“自我評估學習效果”;對于“采用網絡技術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10%的學生選擇了“有顯著的提高”,62.3%的學生選擇了“有所提高,但不明顯”,“23.6%的學生選擇了“和以前一樣,沒有變化”,4.1%的學生選擇了“下降”;對于“網絡信息技術對英語學習興趣的影響”,9.2%的學生選擇了“有顯著的提高”,62.5%的學生選擇了“有所提高,但不明顯”,26.3%的學生選擇了“沒有變化”,2%的學生選擇了“下降”。對于“信息網絡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87.6%的學生認為信息網絡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應該發揮更大作用。這說明網絡信息技術在高職英語課堂中運用存在著不同的問題。雖然網絡技術能提高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大部分高職學生沒有有效地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英語學習。
依據調查問卷的結果,我們得知,網絡技術雖然在高職英語課堂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方法,高職英語課堂存在“費時低效”的現象,高職英語課堂由于教師、學生、信息技術等生態因子沒有得到和諧共處,而造成高職英語課堂生態失衡。因此,根據教育生態學的理論,提出以下的策略。
(一)在教育生態學的指導下,明確高職生態化英語課堂的教學目標
高職英語教師要樹立生態化的教學目標和理念,在高職英語課堂中明確教師和學生的各自生態位:教師不是課堂的中心,學生是高職課堂生態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各種活動,并對教學的壞境和模式進行實時的調控。高職英語課堂的教學目的是在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生文化素養能力,從而達到高職英語課堂的生態系統的平衡,最終實現師生共生共長的效果。
(二)建立高職生態化英語課堂教學環境
高職英語課堂是一個微觀的生態。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水平層次不齊,學生在相同的模式下學習而容易產生興趣低下。雖然網絡和信息技術應用于高職英語課堂,但沒有改變高職課堂的人數眾多和教學效率低下的局面。依據教育生態學的最實密度原則,高職英語課堂應該營造一個合適的空間和教學氛圍,為英語課堂做好鋪墊,如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在教室中采用圓形或者U型座位來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教師還可以根據上課情景引導學生布置教室背景,從而創設不同情景的課堂環境,吸引學生主動地投入課堂。
(三)構建高職生態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的優勢,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素質,學習相關信息技術,并將之用于英語課堂,從而創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一方面,高職教師要依據學生的特點設計高職英語教學內容。在教學中不僅僅關注高職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提高,而且還要關注高職學生的文化素養能力,如跨文化交際能力、創新能力、樂觀精神等方面的培養。高職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如開展英文歌曲大賽、角色扮演等來激發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高職教師要整合教學資源,利用教育生態學中的個體與群體的共生關系,分配學生任務,促進小組團隊合作,以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和手機視頻來完成教師布置的情境模擬作業來鍛煉口語能力;學生也可以通過在線課程平臺來完成單元測試來有效及時評估學生的成績;學生還可以通過微信或者QQ與教師進行及時溝通學習問題,從而解決課后學習的難題。這樣的模式是線上和線下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共同促進高職學生的英語能力的提高。
(四)構建高職英語生態化的評價體系
在高職英語評價中,評價內容是全面的,評價主體是多元的,評價方式是多樣的。高職英語評價內容是評估高職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英語應用能力,除此之外,高職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學習策略的提高等都應納入評估范圍。評價的主體不在只限于教師一個人,而應涉及到學生個人評價、小組評價等。評價方式是多樣的。總體來講,高職英語評價是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評價是以期中和期末考試為主,除了采用筆試的方式,我們還可以采用在線英語測試方式來統計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分。形成性評價實際上就是過程性評價,可以通過電子檔案袋、視頻錄像等手段來記錄學生的日常學習成績。
本文在“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英語課堂進行了調查研究,闡述了調查結果對高職英語教學帶來的思考。高職英語課堂實際上是一個生態系統,網絡技術、教師和學生都是這個課堂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生態因子。這些因子相互制約,相互聯系,促進課堂教學和師生發展。只有建立和完善高職英語課堂的生態系統,達到生態平衡,才能創建和諧高效的高職英語課堂。
[1]方宇波.基于實證研究的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大學英語教育生態化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0).
[2]謝玉娟.綠色課堂”理念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初探[D].安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
*2016年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語類立項項目《基于生態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實效性調查研究與實踐》系列論文之一(項目批準號:16jsyw-13)。
劉君華(1966-),女,江蘇宜興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H
A
1006-0049-(2017)20-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