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丹楓 王一鳴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 110847
中華傳統文化對大學生黨建的影響
馮丹楓*王一鳴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 110847
青年大學生是我們黨的后備力量,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培養德才兼備的接班人更是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6年之際,在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傳統文化和高校黨建工作的高度重視下,立足本職工作,找準傳統文化對大學生黨建工作影響的切入點,進行有機整合,抓好高校基層黨建工作。
中華傳統文化;大學生;黨建;影響
青年大學生是中國共產黨的后備力量,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大學生黨建工作在黨的建設進程中十分重要,培養德才兼備的接班人更是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黨建工作主要包括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紀律建設等方面,大學生黨建工作更應該著重加強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校。高校中大學生占著主導地位,青年大學生更是黨建工作的主體,但由于物質發展的迅速化,如今的大學生對黨的認識度遠遠不夠。不僅如此,高校在培養高知的同時,也疏忽了對思想道德建設的加強,使大學生缺少對崇高思想的追求。青年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應德才兼備,具有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和創造歷史的報國之志。因此,響應黨的號召抓好基層黨組織工作,做好大學生的黨建工作十分必要。
在青年大學生中加強黨建工作,應立足本職,找準切入點,尤其是中醫院校,抓住特有的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與青年大學生黨建相互影響,有機整合。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它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道德理念和強大的精神力量。大學生的黨建工作內容、主題、目標均與中國傳統文化密切相關,要結合傳統文化完成其根本任務。黨建的思想道德建設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體現最為突出。因而,傳統文化可以為高校黨建工作所用,把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黨建工作中,并注重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中的優良部分,加強黨團建設,借此以全面貫徹從嚴治黨方針。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黨建工作的緊密結合,為高校黨建工作在思想、組織、作風建設中提供了重要方向。
傳統文化在三個方面促進黨建工作:第一,在習主席的帶領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典故被廣泛使用,這也促進了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實力,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可以看出習主席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在多次重要講話中,也都提到過各種典故來進行說明。習主席也曾提到,共產黨一路走來艱辛異常,我們不要忘記,“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修身,讀傳統文化成為每一個黨員必不可少的文化修養。傳統文化中,讀書,修身,立德,不僅是立身之本,更是從政之基。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大智慧,對做人,做事,治國都是不可分割的。這要求大學生少一些課桌下的手機游戲,多一些書卷里的含英咀華,應多研讀歷史文化。因此,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僅是我國文化歷程上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也是我黨代表優良先進文化的源頭。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為中醫院校,傳統文化有著積極的作用,中醫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高校大學生融合,創新并發展中華民族精神和品格,對中醫文化也將產生極其巨大的影響。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以及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方針都有“以人為本”,它們有其相似之處,更有不同,我們需要將他們進行統一的整合,用中醫的方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進而加強大學生的黨建工作。此外,應將中醫文化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融會貫通,使當代中醫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品質與屬性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決定,支配和制約,體現了普遍性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和主導著高校大學生的思維活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第三,傳統文化對黨建工作有著積極的作用,尤其對黨的作風建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從優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是高校黨建工作當前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生命乃至重之器”是張仲景在其著作《金匱要略》中提出的,表達了我們傳統中醫人文精神將充分尊重人的生命,也是中醫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強調的重要支撐,它對醫生的要求是對人的生命具有崇高的仁愛精神,這不僅是醫生及學習醫術的人必須具備的人文修養,也是醫學生的人生信念。中醫關注的對象上至君主帝王,下至黎民蒼生,這種濟世仁民的思想價值觀念與我國現階段醫療體制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中醫院校的大學生在學習中醫的時候,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這些思想價值觀念的影響,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加強作風建設,尤其面臨嚴重的醫患矛盾,在理論上能提高認識,在實踐中能處理好各種關系,能承擔起緩解“醫患”糾紛、執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歷史重任。
總之,中醫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傳統人文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中醫院校大學生要堅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等基本道德規范和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高校黨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每個大學生應盡的義務。大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不僅要學習中國古代醫學大家的道德品質和醫學素養,更要繼承中國醫學文化優秀的人文精神,將它們化作生活中的實際行動。我們不僅要開拓創新,超越前人,做醫療衛生改革的堅定執行者,同傳統文化有機整合,更要做好高校大學生的黨建工作,加強黨的基層建設,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批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
[1]秦曉波,陳曦.傳統文化在大學生黨員思想建設中的價值[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2]駱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建工作探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
[3]楊青青,鞠萍,左海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
馮丹楓(1981-),男,吉林伊通人,碩士,遼寧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輔導員,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通訊作者:王一鳴(1985-),女,遼寧沈陽人,碩士,遼寧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24-01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