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顯梅
咸寧職業教育(集團)學校,湖北 咸寧 437100
?
解析中職舞蹈教學過程中“舞感”的培養
孫顯梅
咸寧職業教育(集團)學校,湖北 咸寧 437100
舞蹈作為在空間與時間中呈現的視覺藝術,是通過舞者的身體律動將作品的情感、意圖展示給觀眾的藝術形式。在中職院校的舞蹈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掌握舞蹈技巧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舞感,才能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藝術水平。而舞感的主要培養方式便是對學生的內在情感與藝術表現力進行提升,才能讓其具備良好的舞感并充分將舞蹈的真正魅力通過演繹傳達給觀眾。綜上所述,本文將對中職舞蹈教學過程中的舞感培養策略展開分析,以期提升中職院校的舞蹈教學水平。
中職院校;舞蹈教學;舞感培養;培養策略
舞感是舞蹈演員在進行演繹舞蹈作品的過程中,通過對自身感情的宣泄而呈現出的藝術美感。培養學生提升舞感便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舞蹈的表現手段,豐富其想象力、創造力、情感抒發能力。一般來說,舞感是衡量舞蹈演員優劣的重要手段,只有具備良好的舞感,學生才能提升自身的綜合藝術表現力。
在眾多種類的藝術表現形式中,舞蹈主要是通過舞蹈自身的內涵與藝術價值形成與觀眾之間的互動[1]。這便需要舞者利用自身的肢體語言結合情感,向觀眾呈現出舞蹈作品的精神內涵。在日常舞蹈訓練時,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進行舞感的培養,才能達到提升學生舞蹈成績與水平的目的。中職院校的舞蹈教師還應意識到,制定合理、完善的舞蹈教學方案,才能更好地在課堂訓練過程中營造學習氛圍,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舞蹈水平。因此,在中職舞蹈教學中加強舞感的培養力度,是提升學生成績的重要途徑。
(一)提升學生的協調性、敏銳力
在進行中職舞蹈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站在職業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學。但在這個過程中,會由于過多主觀性因素對學生進行諸多客觀要求,并對學生充分感悟舞蹈的魅力造成影響,從而無法提升自身的舞蹈技能與舞感。教師應將舞感培養作為舞蹈教學的核心,要意識到舞感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舞蹈水平是直觀重要的,教師便可通過外部因素對學生進行舞感培養。第一,要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的感官反應準確性,值得注意的是,準確性主要是針對環境方面,需要學生對環境理性面對。無論是參與各類舞蹈比賽還是考試[2],都要將自身的真正水平充分發揮,不宜太過緊張。第二,提升學生的感官協調性。在進行舞蹈的過程中,個別學生較為注意他人眼光、評價,因此便會出現心神不寧等情況。觀眾的眼神、嘆息、表情都可能對其舞感造成極大影響。第三,要提升學生感官的敏銳力,要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明確自身的不足之處,并通過積極訓練的方式對漏洞進行填補。只有結合以上三方面,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舞感。
(二)對學生外部肢體動作進行培養
肢體動作是舞蹈的主要表現形式,其也作為舞蹈的外部表現形式。因此,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內外結合對學生進行舞感培養。主要針對學生的外部肢體動作表現進行培養,教師要根據教學經驗以及學校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長與薄弱環節,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舞感培養訓練。
第一,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力度,只有加強學生的基本舞蹈功力,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其舞感。通過不斷增強自身的舞蹈基本功力,學生可以加強自身的肢體靈活性,并拓展其全面藝術素養,確保學生在最短的訓練時間內,將肢體上的動作要求充分滿足。第二,對于個別高難度的舞蹈動作訓練時,教師應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舞蹈作為較為漫長的積累、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在日常大量的舞蹈訓練中不斷理解、感悟、學習、積累[3],才能升華自身的舞感,并將舞蹈動作充分掌握。難度較高的舞蹈動作,雖讓有助于對學生進行舞感培養,但必須循序漸進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第三,針對外部形體的訓練方面,教師要合理安排訓練時間,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放松、休息時間。
(三)對學生內心情感進行培養
在部分中職教師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是通過客觀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訓練,雖然學生的舞蹈成績、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無法培養良好的舞感。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舞感培養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內心活動、內心情感。不同的學生由于個體差異、性格差異等因素,會在舞蹈演繹過程中產生不同的內心情感,其情感主要體現在學生的特長環節與薄弱環節。第一,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眼神訓練,眼睛作為心靈的窗戶,是表達一個人真摯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應要求學生重視對眼神的訓練,以提升其在演繹舞蹈作品過程中的情感表達,并提升舞感。第二,面部表情,不僅要對學生的眼神進行訓練,要明白眼神只有結合面部表情才能將內心情感更加完整的地表達出來。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面部表情的訓練,并配合其肢體動作,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逐步摸索到自身的真正舞感,從而全面提升其舞蹈能力、舞蹈水平。
舞蹈與音樂是緊密結合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音樂的藝術表達方式更加抽象性,但其不會對舞蹈表達造成干擾,而是起到良好的烘托作用,尤其是音樂中的抒情性質可以對整部舞蹈作品進行升華。因此,要在平時舞蹈訓練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以幫助學生從音樂層面加強對舞蹈的感知、理解、運用,從而達到提升其整體舞感的教學目標。
舞感對于舞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其不僅可以幫助舞者與觀眾形成良好的共鳴,同時對于學生提升成績、舞蹈綜合水平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內部、外部對其進行綜合性的舞感培養,才能促進學生的舞蹈水平更加全面化、專業化、高水平化。
[1]葉曾珍.論中職舞蹈教學中對學生“舞感”的培養策略[J].戲劇之家,2016(08):236.
[2]孟麗君.中職舞蹈教學過程中“舞感”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5(16):264.
[3]李娉婷.中職舞蹈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04):63.
J
A
1006-0049-(2017)11-01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