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鴻 賀 強
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高校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監督制約機制研究*
王婉鴻**賀 強*
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多年來,關于高校的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如何能夠有序運行,協同發揮作用,一直是被給予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大學章程中如何明晰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權責范圍,如何既使二者有效行使權力,又形成互相制約監督關系,對當今高等院校的有序發展影響深遠。考察世界其他國家的知名高校如何在大學章程中實現這一目標,具有較大的借鑒意義。
由于學校機構設置和辦學方法的不同,國內研究者對于高校中的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概念的理解歸納起來為:學術權力是高等學校中學術人員和學術組織所擁有和控制的管理學術事物的權力。學術權力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主要來源于專業和學術能力。行政權力是行政人員和行政機構所擁有的保障大學教育目標實現的權力,產生于制度,依賴于組織任命。
2012年教育部出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指出“要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積極探索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體制,克服實際存在的行政化傾向,實現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相對分離,保障學術權力按照學術規律相對獨立行使。”2014年教育部通過的《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中進一步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以學術委員會作為校內最高學術機構,統籌行使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咨詢等職權。同時限制黨政領導在學術委員會中的比例不能超過委員總人數的1/4”。
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可分為規約性機制和協調性機制兩部分。規約性制約機制主要體現在對各群體尤其是學術群體職權的明確賦予、劃分和規定中,旨在規制不同權力各自的作用空間和界限,力圖保障學術權力相對獨立的運行。協調性制約機制則是對某一群體的職權進行一定程度的規約和限制的機制,旨在保障學術事務和行政事務的協調運行,有利于形成對學術權力的制約。二者需有效配合和協作運行。
牛津大學第一副校長麥克米倫認為,學術自由是大學的靈魂,是大學得以生存的基礎。在對美國耶魯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四所高等學校章程進行文本分析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其學術權力代表性機構的成員組成和多數國內高校不同,教授、副教授、講師、工作人員和在校學生代表都有發言權和提案權,但不都有決策權。教授不僅在招生、教學、學位頒授等學術事務中具有決策權,還在教師職稱評定、課程設置和崗位設置等行政和學術事務兼備工作中具有建議決策權,而行政管理層主要有知情權或投票權。
行政管理群體負有使學校有序運行的職責,主要由董事會或理事會選舉或任命產生。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等一些高校還設有榮譽校長,主要由具有較高聲望的貴族或權威人士擔任,負責維持學校的聲譽,代表學校出席各種社會活動等。行政管理群體在預算制定、校務運行等事務中具有決策權或建議決策權,與之相對應的學術權力代表群體僅具有知情權或建議權。
學術權力集體在保障教授學術事務方面的權力時采用了規約性制約機制,而在涉及行政事務方面時則采用了協調性機制。而在教師崗位設置中,因其不僅涉及到專業發展,還牽扯到教師發展、人事管理等諸多因素,故教授所在的學術委員會只具有建議權,學校的行政權力機構在聽取學術權力機構的意見的同時,綜合考慮多方意見作出最后的決定。
和國內不同的是,多數國外高校的校長都是由董事會或理事會選舉或任命產生。如英國牛津大學章程規定校長經學術評議會選出,理事會任命產生。董事會或理事會是全校的最高決策機構,其與學術權力相關的職責權限主要由決定權和否決權兩部分構成。
自《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頒發以來,我國高校紛紛啟動大學章程編撰工作,需要在章程中明確規定學術權力的職責范圍和保障措施,以保障其免于受到行政權力的不合理干擾。另一方面,鑒于各高校在其大學章程中多傾向于通過強制性制度和規約性機制解決當前我國高校學術權力缺位和行政權力越位問題,因此在章程中也需要制定相應的協調性防范機制,避免矯枉過正的現象發生。一方面是要借鑒國外大學的學術權力機構人員組成多樣化的優點,避免教授“一言堂”,非學術人員代表也應是學術權力機構的組成部分,也可以在決策學術事務的過程中發聲,享有建議權和建議決策權。另一方面要對學術機構的職責權限進行限定和制約,同時保障學術事務的公開、公平、公正和透明。以規約性機制保障學術機構的權力得以順暢運行,以防范性機制保障學術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在學術事務和行政事務上互相溝通協調,相互制約,推動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
[1]張德祥.高等學校的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秦惠民.高校學術管理應以學術權力為主導[J].中國高等教育,2002(3、4):25-27.
[3]謝安邦,閻光才.高校的權力結構與權力結構的調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8(2):20.
[4]李紅偉,石衛林.大學章程關于學術權力制約機制的規定——基于美英德三國大學章程的文本比較[J].高等教育研究,2013(7):35-38.
*2016年吉林大學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研究課題“高校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監督制約機制研究——基于美英日三國大學章程的文本比較”(項目編號:2016LZXZZ009)研究成果。
王婉鴻(1986-),女,吉林白城人,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正科級,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黨建工作和外語教育;賀強(1976-),男,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黨建工作。
G647;G
A
1006-0049-(2017)19-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