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秀斌
(江蘇省丹陽市竇莊初級中學,江蘇 丹陽 212300)
音樂一直存在生活中,由于互聯網的便利性,網絡音樂更加貼近生活。我們總是會習慣在正事之余聽聽音樂來轉換環境。對于初中生來說,正是身心慢慢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受到網絡音樂教學的不良影響,不利于老師的教學。尤其近幾年來,網絡音樂發展相當迅速。因為網絡的自由性強,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關于音樂教學方面的視頻,種類多樣化,有專業音樂教導視頻、也有以娛樂型為題材的音樂視頻,當然不排除里面有專業音樂人錄制的教學視頻。然而對于初中生來說,選擇有益于培養自己音樂素養的視頻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那么作為初中生音樂教學老師來說,應該如何減少這種負面的影響呢?
這個時代是科技發展的時代,互聯網的發展不僅是給我們提供了信息網絡頁面,各大運營商更是展現出了驚人的賺錢能力。以網絡音樂為例,有QQ音樂、網易音樂、騰訊音樂等等各種音樂APP,音樂APP的曲庫量直接影響了點擊量,因此每個運營商都在增大歌曲庫。帶有商業性盈利目的的音樂APP融入大量的歌曲,同一首歌曲有不同版本的,原唱版、某明星翻唱版、某某草根歌手翻唱版等等多種版本,對初中生在選擇歌曲時增加了選擇也增加了難度。如果初中生在自學的過程中聽的歌曲和看著的樂譜不一致,會誤導初中生學習音樂的效果,對音樂的再教育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初中音樂老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只有音樂課,幾乎每個星期只有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能學到的音樂知識非常有限,音樂老師不妨在這段授課時間中,教給學生自己辨別音樂的方法。正確的辨別歌曲是否原唱的方法就是在下載前“百度”原唱是誰,然后再進入APP下載,或者音樂老師可以將近期流行的音樂打包下載發給班長,學生有需要的話可以直接拷貝。
我國的教育一直深受各業人士重點關注,教育設備也在不斷改善,目前最先進的教學設備就是多媒體設備。使用過多媒體教課體驗的老師都知道,多媒體就是升級版的電腦,借助多媒體教育使得抽象化的事物立體話,有助于學習。尤其是對于初中音樂教學來說,可以用多媒體聽歌,甚至是重現演唱會現場的狀態,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然而在如今的音樂課堂上,由于長時間使用多媒體教育,音樂老師也對多媒體設施產生了依賴性,久而久之就產生了一些小問題。
目前大多老師為了考評等級,在教學課堂中過多使用多媒體技能,為了通過抓住學生和評課老師的眼球而教學。這種帶有某種目的性的教學極容易跑偏教課主題,不利于初中音樂的教學。初中音樂老師不能一味追求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而過度地依賴多媒體。初中音樂老師在授課時,應該將教學中心集中在教材中,采用動靜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書本教材諒解音樂知識,借用多媒體拓展音樂知識。教材為主、多媒體為輔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老師的授課時不容易脫離教學主題,多媒體音樂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初中音樂課程更加生動,教師利用視聽結合、聲像一體的教學方式,促進初中生自主地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學習音樂。
面對浩瀚的網絡音樂教學資源,倘若學生沒接收到適合該年齡段的音樂教導,不易于初中生學習音樂知識,也會誤導初中生學歷音樂的方向。因此初中音樂老師要為學生優選互聯網中的音樂資源,給初中學生建立音樂網站,借助校園局域網為學生屏蔽不良音樂闖入,為初中學生創造優質的音樂教育環境。
音樂認知是一種感官上的觸覺,不像實體教育可以看到實物的真實體態。因此初中音樂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知識,播放音樂給學生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這過程中,往往有音樂老師借助互聯網教學的簡便性,認為網上的音樂種類很多,就沒有提前為課堂教育做準備,沒有在備課的時候選中能夠突出該知識點的音樂例子,在上課的時候有需要時直接使用音樂網站選擇音樂播放。這樣的課堂教育不僅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倉促選擇出的音樂很可能出現不是正版的或者凸顯的特點和老師教的不符。因此,學校應當嚴格要求音樂老師在上課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備好教課計劃。
互聯網教育傳播越來越廣,由于學習簡便,資源豐富,深受大家的喜歡。初中音樂老師應當正確引導初中生運用互聯網音樂資源,在平時的音樂課堂中加入更多的音樂鑒別、分類、使用內容,從音樂選擇的源頭上減小音樂的不利影響。當初中學生自己具備分辨互聯網音樂資源的能力,對學生的音樂課外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當今社會,互聯網音樂以各式各樣的方式進入到我們的教學中。由于網絡轉播快速、便捷的特性,互聯網音樂帶來好處和缺陷是并存的。初中音樂老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那么,認清現在音樂教育的現狀,有效避免學生受到網絡的不良影響是絕對必要的。
[1]鄭新穎.中小學生的社會音樂教育現狀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11.
[2]張靜.淺議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創新[J].文學教育(下), 2017(20).
[3]張麗華.網絡音樂教育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