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郁艷
記我的一個處于青春期困惑的孩子
——心理個案(二)
顧郁艷*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121
青春期;心理個案;德育;心理教育
故事是這樣的,小麗是我教過的一個很敏感的孩子,平時都很乖巧,可是近階段,孩子一度地精神不振,了解下來,孩子處于青春期,與一個同齡男孩有情感糾葛.....。
作為班主任不能去管理孩子的感情,但是可以努力地去引導他們。在這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學生產生問題的根源。小麗的這種情況其實是由一直以來身邊缺乏朋友的陪伴、缺少家長的關心,內心的情緒得不到宣泄和表達造成的。小麗是個寄宿生,按理來說,寄宿生們通常會結伴而行,感情也很好。然而,經過幾天的觀察,我發現小麗總是獨來獨往,和班內同學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據同寢室的同學反映,小麗一開始和她們相處較為融洽,對其他室友也很照顧,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大姐。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開始覺得她敏感多疑,不愿去信任別人,總認為別人虛偽,對自己“虛情假意”,漸漸地,室友們開始和她疏遠,從而導致她身邊缺乏朋友,常常獨來獨往、郁郁寡歡。另外,從后來和她的一次談話中了解到,每次周末回家,她都希望能和父母好好聊聊天,說說話,然而遺憾的是,她的父母一直忙于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她內心的需求和感受。她如一個“丟棄”的孩子一般,小小的愿望就這樣漸漸變成了奢望。而小謝的出現,頓時彌補了她精神上的空白,讓她在精神上得到了寄托和安慰。于是小謝成為了她唯一的傾訴對象,由此不難理解,為何她的喜怒哀樂都和小謝有關。而在小謝看來,他們之間只有懵懵懂懂的好感,平時只是接觸多了一些而已,就被小麗以及別的同學說成了“戀愛”,而且,他認為這樣的“戀愛”已經對他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觀察分析兩個孩子的精神世界后,我覺得問題還是出在小麗身上,于是我作出了以下一些嘗試來幫助小麗走出困境:
(一)重新點燃學習熱情,體驗成功的快樂
我首先做的就是幫助小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重新點燃她學習的熱情,充實自己的生活。小麗本是一個認真聰明的學生,學習成績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專業課成績尤其出色。可自從受到感情上的困擾之后,課堂上一直心不在焉,專業作業也總是應付完成,馬虎了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和家長交流溝通、感受家庭溫暖
學生大多不愿意家長知道自己的”感情秘密',除了害怕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羞怯,一旦教師將此事吿知家長,學生就在情緒上與班主任產生了對立,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開展。而班主任也理解、尊重他們這種心理,在事態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不要動不動就請家長。小麗問題的根源,一部分來自于她的家庭,在充分保護她隱私的前提下,我覺得有必要和她的家長進行溝通。我委婉地告訴小麗家長,小麗在班里有點不合群,近期的情緒有點低落,學習成績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希望他們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和她聊聊天,談談心、多關心一下她的精神世界。小麗的家長開始認識到自己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愿意找時間來和自己女兒交流了。小麗在一次的日記上寫道:“今晚聽爸爸媽媽講了他們很多過去的亊情,覺得他們從老家出來打拼到現在真的很不容易!這好像是我長大后第一次和爸媽聊這么多,發現以前我對他們了解得是那么少,我一直埋怨他們不關心我,不了解我,今天我終于知道,我是被牽掛的、我是幸福的!”看來,小麗已開始逐步感受到家庭的溫曖,她不再是那個被父母“丟棄”的小女孩了。
(三)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個人游離在集體之外是孤獨的。利用一些機會,我找小麗談心,我跟她說:“你一直希望別人能夠關心你、接納你、在乎你,那你必須要先跨過自己這道坎,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別人的真心。人和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你現在需要的是改變自己,消除自己心頭上那些霧霾,主動積極地和別人交往。我給她做了一些規定:1中午空閑時間,不得自己坐在位子上發呆,要主動和其他同學交流;2班集體的每項活動必須參加,不能置身事外;3協助宣傳委員出好每期黑板報,一定要和他人分工協作完成。另外,我還交代小麗的室友,平時宿舍有集體活動要帶上小麗,讓她感受集體的溫暖。在這期間,我也不斷通過和她談話,對她進行思想上的開導及行為上的指導,鼓勵她做一個樂觀向上的陽光女孩。一段時間之后,小麗開始有所轉變,慢慢活躍起來,同學們也愿意開始和她交往了。
如今,小麗也開始自己開展活動,約上好友一起組織學校小型活動,越來越多的孩子也愿意加入其中......看到這里,我想我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
面對中高年級學生的早戀,我們教師既不能把它當成洪水猛獸、如臨大敵;也不能聽之任之,任其發展。我們需要端正態度、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愛心來幫助孩子們走出泥潭。
(一)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情感,理解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正確面對這個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訓斥、封殺,要通過自己真誠滿情的引導和幫助來觸動孩子的內心,讓學生信任你、接納你,從心底接受你的教育。
(二)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操之過急,不要寄希望于一次談話就能解決問題。教師應尋根究底,找到學生問題產生的根源,允許學生情況有反復,逐步指導學生對已出現的情感問題進行觀念和行為的調整。
(三)班主任要合理地借用“外力”。很多事實證明,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班主任要有效地利用家長、班內學生、班級、學校活動等資源來幫助孩子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戰勝自己的心魔、走出困境,重新遇見生命中的燦爛與美好!
顧郁艷(1985-),女,漢族,江蘇蘇州人,本科,任職于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德育及心理教育。
G479;G
A
1006-0049-(2017)22-0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