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華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弦樂四重奏是四把弦樂器組合成的室內樂音樂形式,每一把弦樂器承擔各自的演奏任務,在音樂演奏當中通過相互協調以及密切配合呈現出最佳的音樂演奏效果。弦樂四重奏雖然沒有大量的樂器,不具備龐大的音樂氣勢以及宏大的場面,但是在抒情方面卻十分精致,特別是可以創設人與人之間親密交談的和諧音樂氛圍,讓聽眾感受到音樂的真實和純真,從而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本文將重點就弦樂四重奏的發展和演奏進行探討。
弦樂四重奏有著悠久的創作發展歷史,而不同時期弦樂四重奏的發展也顯示出不同的特征,下面以時間為主線對其創作發展歷程進行探討:第一,巴洛克時期是弦樂四重奏音樂形式具備雛形的階段,而最終是海頓確定四重奏的體裁,奠定了弦樂四重奏創造發展的基礎。第二,在古典主義時期,室內樂形式形成到達了關鍵期。弦樂四重奏是室內樂形式的一個典型代表,可以純粹地進行音樂表達,也因此得以形成和發展。貝多芬是這一時期堅持弦樂四重奏作品創作的一個典型人物,其作品擁有內涵豐富的主題,整體給人歡快明朗的音樂感受。之后,舒伯特進一步發展了弦樂四重奏,使這一音樂形式獲得突破,讓歌曲本質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第三,在浪漫主義時期,19世紀上半葉作曲家們對于弦樂四重奏的興趣開始逐步地消減,而到了后半葉連夜四重奏獲得進一步發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勃拉姆斯。勃拉姆斯是室內樂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創作出了大量的弦樂四重奏作品。到了19世紀的末期,弦樂四重奏的創新發展步伐逐步加快,創作手法日益豐富,并且直接把四重奏的體裁推向了一個新的開端。第四,在近現代時期,仍然有大量的作曲家把弦樂四重奏作為創作中心,并致力于推動弦樂四重奏的創作與發展。
加強音準訓練是提高弦樂四重奏演奏水平的關鍵,如果演奏者不能夠有效把握音準,在呈現音樂作品方面會使音樂形象塑造受到不良影響。因此,在弦樂四重奏的正式演奏之前,必須要確保每一個聲部都把控好音準,各個演奏者需要做到各司其職,如果發現某一聲部在演奏時出現音準問題,需要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和互聽,做好快速的調整。在日常的音準訓練環節,演奏者需要特別增強多聲部訓練,將辨別訓練、視唱訓練、彈唱訓練等多個訓練內容整合起來,完善聽覺訓練體系,恰當地把控音樂形象的塑造。另外,演奏者要積極構建內心聽覺觀念,加強和合作者的演奏聆聽,并通過互相檢查的方式進一步增強音準訓練成效。
弦樂四重奏包括四把弦樂器,因此需要四個人進行全面統一的協調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演奏水準,因為無論是音樂作品理解還是節奏音準的把握都需要保持一致,這樣所演奏出來的音樂才會更加完整,才能夠真正展現出弦樂四重奏的純真精致魅力。對此,四位演奏者要增強彼此配合程度,在日常訓練以及實踐演奏當中,做到彼此協調和尊重,團結友愛地相處,讓整個音樂作品的呈現更加精準和完整,必要時可以適當犧牲個人的一些個性。與此同時,四位演奏者需要堅持長時間的共同練習,除了全面掌握自己的樂譜之外,還需要了解其他演奏人員的聲部特征,彼此熟悉,提升對樂譜的共同理解水平,這樣才能確保在演奏當中更為和諧,并且產生情感共鳴。另外,演奏者之間要靈活地應用演奏技巧,提高反應能力,通過眼神交換以及心領神會的方式來保證長時間的協調合作。
弦樂四重奏的演奏效果除了受到演奏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演奏技巧應用水平的影響之外,還與演奏者的臨場演奏心理有關,只有調整好臨場演奏的心理狀態,才能夠更加完整地演繹作品。很多弦樂四重奏的演奏者在臺下練習當中有著非常好的表現,但是在登上舞臺之后會由于心里緊張而導致演奏時節奏不穩、演奏錯誤等問題。這都是沒有調整好臨場演奏心理導致的問題,所以演奏者要在心理調整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提高技巧熟悉度和掌握水平,在完成自己演藝的樂譜之后,還需要了解其他合作者的樂譜旋律,加強彼此之間的磨合。另一方面,演奏者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提升對音樂的領悟力和感受力,善于通過模擬演奏和不斷積累實踐經驗的方法來鍛煉自身的心理素質。
室內樂具備精致、純真、細致等多個方面的優點,值得人耐心聆聽和細細品味。弦樂四重奏是最為理想的室內樂演奏形式,從出現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停止發展的步伐,所受的欣賞和關注也逐步增多。音樂愛好者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弦樂四重奏的創作研究,注重提高實際演奏水平,掌握弦樂四重奏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將弦樂四重奏的魅力進行淋漓盡致地展現。
[1]張建輝.淺談弦樂四重奏發展與演奏技巧[J].神州民俗,2016 (11):182-183.
[2]梁冬梅.論大提琴在弦樂四重奏中的藝術認知與演奏規格[J].音樂生活,2015(0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