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園
(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是促進音樂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徑。它主要是促進學生將其進行不斷積累和學習的過程。民族音樂教學,要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將相應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文化認識。這就需要教師將民族音樂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進行研究探討,從而將民族音樂文化進行發揚,加強學生的愛國精神。
音樂教育是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音樂文化來說,它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對音樂教育的形態發展具有指導作用,會對其實施推進產生重要影響。從一定角度來看,音樂文化和音樂教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音樂文化的發展背景下,音樂教育是音樂發展推進的基礎,不僅涉及相應的理論,而且與文化精神息息相關。在高校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這樣的制度性被現實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就表現出二者之間的聯系。但是,不同的音樂教學習形式存在不同的表現特征,這使音樂文化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發展特征,能夠進行相互滲透,具有一定的立體性。在這種多元文化式的發展背景下,音樂教育的高效推進對音樂文化的傳承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推動民族文化發展的進一步加強。
在音樂文化進行宣傳的過程中,它主要是將人們的思想以某種音樂形式進行傳播,它的形成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所謂民族音樂,則是在這些音樂文化形式的基礎上,將民族特色和文化融入其中,將民族文化進行突出的音樂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音樂文化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因此,在對音樂文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將不同時期人們的價值觀念、傳統特點和興趣特征等內容進行整體把握,促進綜合分析的形成,這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音樂文化[1]。也就是說,民族文化不僅僅是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促進國家精神文明建設得以進一步發展提高的重要保證。
民族音樂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是將民族歷史、民族習性、民族觀念和精神文化等與音樂文化進行融合的產物,它主要是通過音樂文化傳統體現的[3]。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其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內容是相對較多的,需要教師不僅在教學方面下功夫,而且要結合相應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手段等,促進創新工作的推進。
在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音樂文化教育的開展是為了促進學生加深對音樂文化的認識,能夠對一個音樂作品進行批判式的思考,促進其音樂創作能力的提高。在音樂文化發展中,其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下促進民族音樂文化,不僅是將本民主的音樂進行傳授,還包括對音樂背景的深入探究。因此,在開展民族音樂文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點進行入手,讓學生對音樂民族文化的內涵進行深入的掌握,針對不同的音樂文化掌握不同的音樂風格和音樂特點,并能夠將其進行有效的區別。其實施的主要意義,是將學生的民族認識進行提高,能夠形成平等心理特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多元文化不斷發展的社會背景下,音樂教學作為音樂文化進行傳播的主要方式,其所表現出來的形式也逐漸增多,其所對應的教育觀念也逐漸強化,變得日益復雜。因此,就需要將學生的民族觀念進行加強,促進其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樹立正確的音樂文化認識,增強民族責任感[4]。
就音樂文化來說,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是時代的更新、積累、傳遞和創造而形成的產物。也就是說,音樂文化在發展中具有一定的變化性。而傳播是其進行發展的主要載體。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音樂文化可以利用多種傳播途徑,將音樂文化的優勢進行宣傳和傳承,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音樂文化的發展。而這一過程的發展,主要是憑借著國外的音樂文化,將其中的文化精神和內在進行了吸取,并根據我國音樂文化的發展情況,將其與我國的文化相融合,促進其更新和改革發展的形成,形成了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6]。
音樂文化教育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但是受到其前期較為封閉狀態的發展影響,音樂文化教育中忽視了民族音樂文化的推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音樂文化的發展推進。因此,要想促進音樂文化的發展,還需要將民族音樂融入其中,在音樂教育中進行宣傳,促進其創新發展。例如劉天華的《光明行》,是較為出色的音樂作品,它是將西方曲式與我國傳統音樂二胡相結合而形成的,這樣的作品,具有自己獨特的韻味,是文化融合的精神所在,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家音樂文化的發展推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隨著社會發展的逐漸推進,人們對音樂文化的認識被逐漸加強,使其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音樂文化的發展。在其逐漸向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將多種音樂文化進行了宣傳,越來越多的音樂行為以娛樂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一定的音樂教育行為。很多少數民族都創作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各種音樂形式的融合,促進了音樂多元化發展的推進,使民族音樂更具有民族風格。在進行民族音樂文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具有特色的民族音樂進行有效的宣傳,從而促進其發展的進一步加強。例如,針對湖南地區進行教育實施,可以從相關發展經驗、音樂內容等方面進行入手,將學生對不同的音樂進行鑒賞和鑒別,實現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其多元文化發展的主要途徑就是音樂教育,因為教育制度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將相應的文化內容進行整體分析和總結,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系統性,能夠促進學生對各種音樂文化進行更好的掌握和吸收,促進音樂文化的傳承[5]。
音樂文化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在不同時期和發展背景下,音樂會展現出不同的文化特征。這需要在開展音樂文化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促進發展與時代經濟等進行相互的協調,使其能夠形成一個整體,促進社會的共同進步。也就是說,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其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并將民族內涵進行深入的滲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提高。在開展音樂教育的情況下,人們要將音樂的文化價值進行體驗,促進其音樂價值觀的形成,從而在心靈和靈魂上和音樂作者形成一定的共鳴,促進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例如,朝鮮歌曲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的音樂文化中都形成了一定的風格,而這一問題的發現,是源于朝鮮人民將自身音樂進行分享的成果,讓世界人民能夠對其音樂文化進行了解和鑒賞,進而推動認同感的產生。但是在將這樣的朝鮮特色融于其他文化過程中,在將其使用的其他音樂手法進行表現的過程中,能夠為朝鮮音樂文化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促進其得以進一步的加強[7]。因此,在發展音樂文化的過程中,將民族音樂文化有效的融入其中,促進其傳承過程的有效發揮,有利于將音樂文化的凝聚力進行加強,這對于推動音樂文化發展,促進文化創新,形成新的音樂形式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也就是說,在多元文化發展的背景下, 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進一步加強,促進其傳承作用的提高,能夠有效促進音樂文化的發展,對整個文化的有效推進,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在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將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進行滲透,對音樂教學具有較大的積極作用,不僅能夠推動民族文化發展,是民族音樂文化發展傳承的關鍵,而且它的實施能夠增強音樂文化凝聚力,對音樂文化的建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陳雅先.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4):163-167.
[2]張敏.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5(02):92,91.
[3]吳琛.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5(24):152.
[4]魏韶亮.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研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12):265-266.
[5]張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分析——以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為例[J].凱里學院學報,2016,34(04):178-182.
[6]趙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教師,2017(06):70-71.
[7]柘曉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7(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