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蕾
(長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創造力是所有藝術類學科進行學習的一塊敲門磚,同時也是舞蹈藝術取得炫彩光輝的光源所在。創造力促使藝術作品從自身所具有的特點而發展為能夠獨占藝術領域的一方陣地。因此,我國各大高校的藝術專業務必要對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予以足夠的重視,尤其是舞蹈編導教學方面。可是就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舞蹈編導教學情況來看,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還要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積極發掘問題并對其進行及時的解決和完善,以保證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以期創造出經典的舞蹈藝術佳作。
舞蹈藝術是美學意義的精神向往,我國當代高校的舞蹈教學普遍存在科學引導方面的缺失,閉門造車,針對如今一些俗套的價值觀予以回避甚至避讓的態度,缺少科學的指引、認知和判斷, 久而久之就一會對學生舞蹈藝術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限制,甚至會造成學生精神與意志的消弭,無法從真正意義上體會到舞蹈藝術的真諦[1]。
目前我國存在一部分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過分主張強制性學習而忽視學生的主觀意識的作用,總是硬性地向學生灌輸舞蹈知識與技能,學生的創造力沒有形成和發揮的空間。
學生進行舞蹈編導課程的學習需要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例如對舞蹈歷史和舞蹈文化的了解和獨特的體會,這有這樣才能為創作提供靈感來源,從而進一步發展自身針對舞蹈表演藝術的獨到見解。然而目前很多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從而造成學生基礎認知的不足,綜合素質基礎匱乏,限制了創造力的發展。
我國大部分高校的舞蹈專業基本都分為公共課與專業課,專業課主要講解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舞蹈知識和技能,例如舞蹈美學知識、舞蹈編導技法以及理論等。公共課則講解一些基礎專業的知識,例如體育和英語等內容。可是實際上這種課程安排方式將所有教學實踐都束縛在了課堂中,很難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而舞蹈專業用人市場則更注重人才的綜合能力,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偏離了市場方向。
教師首先應轉變自身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習自主性。對此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進行素材積累、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來激發其主觀能動性。高校教師應充分注意學生感知能力的培養以及舞蹈素材的積累,用以為舞蹈藝術的創作提供靈感來源。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舞蹈編導從業人員務必要養成善于觀察日常生活細節的習慣,熱愛生活并不斷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全面而深入地感悟生活素材當中所蘊含的意義,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保證足夠的靈感,所創造出來的舞蹈作品才能夠深入人心。
我國高校舞蹈編導專業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的實踐機會不足,無法使學生通過實踐來發展創造力。實踐是舞蹈知識從學習相應用轉變的過程,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記憶并掌握相關技能的發揮技巧。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即興表演,以這種方式促進學生全面把握不同音樂的風格以及情感基調等特點,并以此為基礎將自身腦海中的動作以舞蹈的形式進行即興表演,這樣不但是一種實踐,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發展[2]。此外,還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舞蹈比賽和晚會,以此來引導學生積極發揮自身的創造力進行舞蹈的編排,并將作品展示給大家,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與表演技巧。
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自主學習和研究,利用課余時間查閱相關材料,激發自身的創造靈感。例如各類舞蹈演出的視頻及其他影音材料等,更多地學習和掌握舞蹈編導知識與技能,并從中獲取靈感。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入大自然去感受那份自然的氣息,從緊張而喧囂的城市節奏中釋放自己,通過與自然的零距離接觸來感受不同形態下的世界。只有真真切切地親身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才能受到心靈的蕩滌而產生創作靈感。此外,還可以通過對音樂的感悟來激發舞蹈創作的靈感,引導學生認真體會音樂特點,包括音樂的基調、旋律以及風格等等,并將對其感知通過舞蹈予以表達。通過上述方法都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舞蹈編導的創造力。
[1]尹珂.試論高校舞蹈編導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4.
[2]黃蕾.淺談舞蹈編導專業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