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彤
(上海市羅星中學,上海 201599)
我國初中的音樂課堂教學通常是對音樂作品里面蘊含的內容展開深入的研究、賞析。初中音樂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美的鑒賞能力,還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擴寬學生的視野。如今我國總體實力正在迅速地向前邁進,教育體制也在進行巨大的變革,以往的音樂教學模式難以達到素質教育的標準,也無法真正地讓學生從音樂教育中受益,所以,對于以往的音樂教學教學模式以及理念展開變革,確定教學方向,應用更能滿足時代要求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從音樂教學中受益,加強學生對于藝術和美的賞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效地促進我國在教育制度方面的革新。
由于陳舊的教學思想根深蒂固,相當多的教師認為音樂學科沒什么用處,沒有了解到音樂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會有多大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更新自身的思想,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嶄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要靈活,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教師需要起到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的作用,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需要組建一個業務能力強的團隊,教師的課堂質量以及業務能力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能否有效地掌握各類知識,教師屬于教育制度的支柱,對于學生而言極為關鍵。所以,教師要提高課堂質量,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轉換陳舊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課堂上的內容,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受傳統教學因素的影響,音樂教學在初中的教學中本就不受重視,課堂教學也像是其他科目一樣缺乏了趣味性。音樂本身是有著特別活力的教學科目,由于一些教師的教學手段陳舊而對學生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創新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來說非常重要。一定要加強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教師應該是理論結合實際,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制定適合學生的音樂教學新模式。比如教授《紅旗飄飄》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播放歌曲的MV,或者附上一些以《紅旗飄飄》作為BGM來介紹中國大好河山和發展變化的音樂素材,將學生的愛國情感激發出來;在教授大合唱《保衛黃河》的時候,可以先放上關于黃河的影像資料,或者當年抗日的有關影視資料,組織學生大合唱的時候,讓學生感受生長在和平富裕的國家是多么的幸運,是無數先烈用生命作為代價才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強。利用多媒體的新的教學模式,將愛國主義無縫貫穿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想要為學生打造愉快的學習環境,就應該讓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運用新型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和學生進行平等地溝通,不要擺教師的架子,將學生當做平等的朋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愉悅的學習氛圍。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情況,可以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引導,例如說在課堂上,教師能夠挑選一部分學生喜歡的、流行的音樂,一點一點地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音樂了解音樂。在愉悅的環境里學習,能夠讓學生對音樂有更全面的了解,從音樂當中收獲幸福與快樂。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所傳達的內容,提高學生對于美的表達和鑒賞能力,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內容,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
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將音樂方面的內容貫徹到底,提高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
第一,如果要完善教學方式建議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著手,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接觸,減少學生對于音樂的陌生感,讓學生對于學習音樂具有熱情。例如說教師能夠鼓勵學生在說話的時候使用不同的節奏或者語調,將學習與玩耍融合在一起。在學習三連音的時候,老師能夠通過“三人行”等詞語對學生進行指引。
第二,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著手還需要將學生內在的潛能挖掘出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擴寬學生的視野。通過音樂來舒緩學生的身心,提高學生對于美的感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有著極大的幫助,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創造。
第三,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能夠按照教學的實際情況展開延伸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美妙。
總的來說,對學生進行音樂方面的教育能夠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可以通過音樂來感受藝術的美感,教師需要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氣氛里學習。教師應該轉變自身陳舊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讓學生學習音樂并不是一定要將學生訓練為歌手或是音樂家,而是為了擴寬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生的眼界。初中音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于藝術的鑒賞能力,音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展開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全面發展。這樣學生才能夠從初中音樂教學當中獲取真正的收益。學習音樂并不是耽誤功夫的雜事,恰恰相反,音樂能夠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1]孫瑞清.淺談開放式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教學周刊,2016,29(29):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