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人
(湖南省吉首大學師范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幼兒階段的音樂節奏教學是指通過聆聽和欣賞音樂曲段,訓練幼兒對于音樂節奏的感知并由此培養音樂欣賞的高雅情趣。在幼兒階段,對孩子進行音樂節奏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培養幼兒對音樂之美和高雅情趣的認知和理解,也有利于幼兒初步建立對于韻律的認知觀念,更對幼兒身體協調能力、欣賞能力、創造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良好有效的音樂節奏教學方法必將對教學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本文將簡要闡釋奧爾夫教學法在幼兒音樂節奏培養中的研究。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由德國音樂家卡爾·奧爾夫創建,是一個獨特性強、作用明顯的音樂教育模式。其通過賦予音樂教育反傳統的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達到教授學生樂理、培養學生音樂敏感性和培養學生音樂情感的教學目的。
奧爾夫教學法不同于傳統刻板單純的幼兒音樂節奏訓練,其通過律動訓練、語言訓練等內容提升音樂節奏培養方式的多樣性,有利于幫助幼兒對于音樂感知力的建立與完善。
奧爾夫教學法在幼兒音樂節奏培養中的突出特點是提升幼兒在音樂節奏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對于年紀尚輕的幼兒而言,吸引其對教學內容注意力的方式之一就是提升幼兒在教學中的表現機會,這一方面能提升其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將提高其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奧爾夫教學法中肢體律動在音樂節奏培養中的應用,不僅能幫助教學內容的推進與發展,更能從情感態度上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與欣賞,這是對傳統幼兒音樂節奏培養模式的創新與發展。此外,也有利于激發幼兒自身對于音樂節奏學習的興趣與創造性,在不同音樂的環境下,為他們更好地表現自己提供機會,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創造力。
語言是人與外界溝通的載體與媒介,因此,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同樣是幼兒音樂節奏培養中的重要環節。在幼兒階段,在家庭教育的幫助下,幼兒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和溝通能力,但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具體而有效地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從而有利于幼兒未來綜合素質的建立健全,對幼兒未來的更好發展作用巨大。具體而言,可以通過讓孩子聆聽帶有語言和文字內容的音樂,提升幼兒對于語言和文字感知的敏感度,進而為孩子的表達與溝通等語言基礎能力的構建提供素材積累,也能幫助幼兒逐步建立起對于音樂節奏的良性情感態度[1]。
律動訓練是指通過音樂節奏下的肢體律動幫助幼兒對于音樂節奏感知力更快建立,這也是奧爾夫教學法在幼兒音樂節奏教學中的特色嘗試和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大膽創新。跟隨音樂的肢體律動,幫助幼兒建立起對于抽象音樂節奏的具體肌肉記憶,不僅能讓他們在聆聽和欣賞音樂的同時得到肢體的鍛煉與活動,也能幫助他們更好感知音樂的多功能性與多形式性,這也有利于幼兒對于音樂節奏學習的積極情感態度的建立,并由此激發他們對于音樂節奏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律動訓練的具體實施可以在播放不同風格音樂的環境下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隨意舞動,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指導幼兒做出符合音樂情緒和特定環境的舞蹈動作,這不僅能鍛煉他們的肢體協調能力,也能激發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與對不同音樂情緒理解的情感能力[2]。
器樂訓練是傳統幼兒音樂節奏培養過程中也存在的環節之一,但在奧爾夫教學法中,通過聆聽感知和實際操作的過程,幼兒在此環節的參與度有所提高,也有利于幼兒器樂訓練更好效果的達成。通過讓幼兒親自參與器樂的吹奏,一方面能幫助幼兒建立對于某種樂器的初步認知;另一方面,也能讓幼兒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不同樂器的音色與音樂節奏差異,幫助他們構建不同樂器、音色、音樂節奏的區分觀念,這是奧爾夫教學法在傳統幼兒音樂節奏培養過程中的創新與進步。此外,奧爾夫教學法中的器樂訓練環節也要求幼兒音樂教師、幼兒家長和孩子自身的合作與協調,這離不開幼兒音樂教師的共同努力和幼兒家長對教學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因此,也有利于提升教育參與各方的團結性與配合度[3]。
綜上所述,對幼兒進行音樂節奏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培養幼兒對美和高雅情趣的認知和理解,更有利于對孩子建立美的認知觀念,同時,還有利于幼兒未來綜合素質的建立健全。此外,教育工作者也應不斷地進行行業探索,積極學習,讓幼兒音樂節奏培養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推動中國音樂教育行業的更好發展。
[1]李志凌,張浩會.淺談幼兒階段的音樂課堂節奏教學的研究方法[J].濟南:山東教育學院出版社,2016(35).
[2]張愿媛.淺論奧爾夫教學法培養幼兒音樂節奏的研究.[J].河南:河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44).
[3]李健定.音樂節奏教育對幼兒素質培養的研究與應用_讓音樂近距離[J].杭州.浙江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