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偉 趙 靖
咸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淺析“零距離”親子美術訓練*
徐 偉**趙 靖**
咸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美術培訓機構的培訓對象逐漸向著低齡化發展。近年來,幼兒美術教育不斷發展,但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多數教育機構的方式依然是師生式的教育方式,很少有親子式的美術教育。本文以幼兒美術教育為背景,淺析親子的幼兒美術教育模式。
美術培訓;幼兒;親子
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美術教育越來越被社會和家長重視。隨著家長們對于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視而促進各地美術培訓機構遍地開花。在目前,美術培訓機構的開辦,也在各處形成競爭,在追求好的口碑的同時忽略了部分人的身心培養,僅僅只是抓住專業知識,忽視了個人喜好以及對畫畫意義的真正理解。
每到周末,各地的少兒美術培訓班就熱鬧起來了。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北京就有上千所針對少兒開設的課外美術班,包攬了從幼兒園到中學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開設科目更是豐富,讓人眼花繚亂;與此同時,少兒的基礎知識雖相對提高,但仍然缺乏素質教育,培訓機構未能很好的灌輸少兒交際的能力。
從國外來看,德國、日本的美術教育更加注重素質的培養,重視人的創造能力與評價能力,強調個性形成,以及注重于其他學科的相互聯系,把美術教育作為全面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教育的獲得全面協調的人,將生活樂趣和藝術實踐以及社會服務統一。
孩子的教育是成長的重要環節,親子之間的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設親子美術教育在孩子的發展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重大的地位。
親子美術是以“親子活動”為主旨,寓教于樂,寓知識于美術之中。既有助于孩子個性的完善和發展,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又有利于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與此同時,構建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交往平臺,即聯結和增加了親子之間的感情聯系,有助于社會性關系的發展,有利于激發家長的積極合作態度,促進了親子關系的健康發展。
幼兒的注意力往往會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美術的色彩、圖案本身就對小孩子很有吸引力。在美術教育中以美術的本身來吸引和刺激幼兒,引導小孩子的興趣發展,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這樣的方式可以是家長參與的:“動能演講”,“涂鴉創想”,“手動DIY”等。
動能演講:如果孩子不愛講話,不活潑,或者不會表達,可以體現我們的動能演講班,讓孩子與家長一起上課,但會在不同的教室上課,最后會讓孩子和家長在大教室集合,每個人都要說話,說什么都可以只要是自己想說的。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會說話、怎么說話、怎么有禮貌的說話、怎么與人正確的溝通、以及要學會表達對父母的愛”,學會感恩,以及訓練孩子的膽量。讓家長學會“與孩子講話、怎樣講話、什么時候用什么樣的語氣講話,以及怎么夸怎么懲,怎么表達愛”,讓孩子和家長在此次親子活動中能夠成為彼此的好朋友,讓孩子學會感恩,讓家長學會愛。
手動DIY:想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或想與孩子一起齊心協力做事情增進交流與感情,可以體驗我們的手工課。老師會開設不同的手工課內容,家長陪孩子一起做。比如風箏節到了,會安排親子之間做風箏,畫風箏,并且讓孩子與家長之間一起放風箏,這種歡樂是不可比擬的,并評出各種獎項,激發孩子自信心,或者中秋節到了,老師會教親子之間做手工月餅,并且做得好的會有真正的月餅可以領回家,又或者端午節可以做粽子等等,讓親子之間可以齊心協力做一件事,家長也會從中慢慢懂得怎么與孩子更好的相處。
涂鴉創想:如果孩子好動可以體驗,孩子過于沉靜也可以體驗,因為我們這門課程是跟畫畫沾邊的,孩子好動可以培養耐心,孩子過于沉靜不愿與父母溝通,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畫面試圖去和孩子交流,此次親子活動課是在老師上完課孩子畫完之后進行的,這跟老師有很大關聯,老師上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單純的照貓畫虎,而是講完基礎的點線面,通過變形變出不一樣的東西,會根據不同的年齡段轉換難易,最后讓孩子根據老師在上課中講的故事引導孩子他們心中自己畫面的故事,因材施教,每節課每個人都要完成一張完整的有故事的畫,并且要有講評環節,每個孩子要上臺講自己畫面內容,畫了什么,主人公是誰等,最后家長進入教室,讓孩子再上臺把自己的畫講一遍給家長們,讓家長看到孩子不一樣的一面,并且通過故事了解了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有更多的話題,并且可以加入一些與孩子一起畫畫的課程,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畫一張畫的不易。
美術教育活動有了家長的參與,從而提高了幼兒美術教育中的自信心和動手能力,也增進了親情。但在實際操作中依然應當注意對于小孩子作品的正確評價和引導。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會以成人的眼光來評價幼兒的作品,經常以“畫得好不好、像不像”來評價作品,我們的孩子們習慣了這樣的方式,也就只會麻木的用這樣貧乏的詞匯來分享自己的體驗,機械化的評價作品。
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出現,建議在展示交流環節,可以讓幼兒自己來為大家講解自己的作品,和家長一起分享作品完成過程中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樣的聆聽不僅尊重了小孩子的作品和想法,更能深入的了解孩子的心靈世界,從而以孩子的視角和思維模式來認知作品,從而再去評價作品。
美術活動對寶寶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正確的參與和引導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美術教育也必定能培養孩子學會生活,認識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1]劉淑新.幼兒體驗式美術教育的研究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李季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簡析[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林琳.運用藝術家的眼光看世界[J].學前教育研究,2004.1.
*2016年陜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零距離”親子實戰研究(項目編號:2479);咸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060)。
G
A
1006-0049-(2017)05-0049-01
**作者簡介:徐偉(1982-),男,漢族,陜西咸陽人,咸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史與民間美術;趙靖(1996-),女,漢族,山西運城人,咸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研究方向:繪畫與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