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喻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遼寧旅游產品開發現狀及對策研究
李政喻*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旅游產品是旅游要素中的關鍵部分,同時也是旅游吸引力產生的必要因素。所以說旅游產品的開發程度,已經決定了區域旅游發展的高度。但是目前我國各地的旅游發展普遍沒有重視這個問題,這在遼寧地區特別顯著。本文也以遼寧省旅游產品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了目前其旅游產品的開發現狀,并從多個方面闡述了旅游產品開發的有效策略。
遼寧省;旅游產品;多元化;民俗文化
(一)背景與研究
近幾年來,遼寧省的旅游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東北振興”等戰略目標的制定,使得東北三省內的旅游環境都得到了較多的優化,游客群體的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在旅游環境不斷趨好的同時,遼寧省旅游產品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整個遼寧省的旅游產品還停留在一個較低的層次,產品類型太過單一,對比與我國其他地區的旅游行業根本沒有太強的競爭性。這也是目前遼寧省的游客群體大多是東北三省游客,并且本地游客也在不斷流失的主要原因。
(二)研究的方法
論文的寫作主要利用了文獻借鑒法和調查分析法。利用文獻借鑒法搜集了旅游產品開發方面的國內外文獻,這些文獻基本上都是旅游產品開發的文獻,僅有一篇是在描述沈陽市旅游產品開發現狀的,其余的文獻跟遼寧省的旅游產品開發都不太相關。這也說明了論文寫作需要的資料要依賴于調查分析或者網絡查閱相關數據獲得,文獻中借鑒的主要是對于旅游產品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調查分析法主要是針對遼寧省旅游產品開發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其包括了產品開發現狀和游客對于遼寧省旅游產品的體驗感受,通過雙方面的分析,綜合探究遼寧省在旅游產品開發方面的不足,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三)相關概念
旅游產品是各項旅游活動開展的核心,但我國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旅游產品的標準概念。從旅游者的角度來看,旅游產品是為了滿足游客需求,并且能夠給游客帶來愉悅體驗的區域物象與服務的綜合。從旅游經營者的角度來看,旅游產品是旅游開發者為了滿足游客需求,并且為了獲得一定經濟收益的盈利產品,其覆蓋面比較廣泛,綜合了交通、住宿、餐飲、觀光、娛樂、購物等多個方面。從旅游目的地的角度來看,旅游產品主要是以旅游目的地為核心,依賴于區域文化和景觀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吸引游客前來并且給游客提供各類旅游服務的產品。這之中,旅游產品就比較側重于旅游服務,同時也是對游客產生吸引力的關鍵所在。
(一)遼寧省旅游產品開發的現狀
遼寧省是東北三省之一,全省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不僅有許多陸地旅游資源,同時還有以沿海城市為核心的海上旅游資源。雖然遼寧省的旅游資源比較豐富,但是事實上旅游產品開發還十分有限,大部分旅游產品基本上還停留在初級層面。最顯著的就是遼寧省旅游產品基本上都是模仿其他地區的產品,沒有充分突出地域性特征,從而使得旅游產品無法跟其他省份進行競爭。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旅游產品還停留在農家樂上,嚴重拖后了遼寧省旅游行業的發展進程。因此,總的來說,遼寧省的旅游產品開發還不容樂觀,不能給旅游行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必須要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明確其缺陷所在。
(二)遼寧省旅游產品開發的分析
旅游產品是連接游客與旅游地之間的橋梁,同時旅游產品的開發現狀跟游客感知環境也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這里也從旅游供給和游客需求兩個方面來綜合分析遼寧省的旅游產品。從旅游供給的角度來看,遼寧省旅游產品主要分為四個方面,即自然景觀旅游、人文景觀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美食購物旅游。自然景觀方面,遼寧省具有陸地和海濱兩大類旅游資源,并且其種類都比較豐富,還有一些其他地區所沒有的罕見奇觀,比如沈陽響石山等。人文景觀方面,遼寧省作為滿清王朝的興起地以及近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具有非常多的歷史故地。但目前這種旅游產品的類型比較單一,很難對游客產生吸引力。民俗文化方面,遼寧省有很多少數民族。但在近幾年的城鎮化過程中民俗文化正在不斷的減少,能夠產生較強體驗性的民俗旅游產品也越來越少,旅游產品缺乏必要的交互性和體驗性。美食購物方面,遼寧省雖然具有非常多的民俗美食資源,但目前還沒有進行深層次的開發。各個民俗美食店并沒有真正依照現代化企業去運營,并且缺乏必要的監管,衛生情況和產品質量都令人堪憂。總體來看,遼寧省旅游產品資源比較豐富,但是在開發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有效的利用這些資源,各類旅游產品的供給情況還不理想。
本文在寫作之前還針對游客群體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問卷,問卷一共投放了11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從問卷中,本文獲得了游客對于遼寧省旅游產品的印象及評價,下面分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首先,有78名游客認為目前遼寧旅游產品跟其他省份的差異性不
大。這些游客指出自己在遼寧旅游見到的各類項目,在其他省份也存在,并且來到遼寧旅游基本上都是在看風景,并沒有特別的旅游項目。這說明了目前遼寧省旅游產品的開發層次不高,跟其他地區旅游產品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
其次,有82名游客認為目前遼寧省的旅游活動沒有跟少數民族文化結合在一起,還有44名游客表示自己為了體驗少數民族文化,專門去那些鄉村地區進行了自助旅游體驗。當問及實際旅游體驗效果如何的時候,這些游客都表示很有收獲。這說明了目前遼寧省在旅游與區域文化結合方面做得并不好,旅游活動還是一些常規通俗的項目,并沒有附加過多的旅游內涵,同時也忽視了游客對于文化旅游的需求。
最后,在問卷調查中發現100名游客中有76人都是東北三省的游客,有38人是遼寧省的游客。這說明了目前遼寧省的旅游宣傳機制存在較大的問題,其他省份對于遼寧的旅游產品和品牌并不了解,也沒有強烈的旅游欲望。特別是對于桂林、云南等旅游名地來說,遼寧省旅游知名度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此外,在問卷的末尾還對東北三省人員對遼寧省城市發展和旅游開發的問題進行了探究。在76名東北三省人員中,有58人都表示當前遼寧省的環境已經大不如前,有36名游客認為旅游活動開發已經破壞了區域生態環境,有很多河流等生態資源都受到了污染,并且城市發展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一)旅游產品開發層次較低
前文已經提及,遼寧省擁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不僅擁有較多的內陸旅游資源,還有大量的海濱旅游資源。但是就旅游產品開發現狀來看,遼寧省的旅游產品還處于一種非常低的層次。比如在自然風光方面,遼寧省大部分自然景點的旅游產品都是一個觀光型的項目。即便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人文景點,比如旅順戰爭遺址等,其依然沒有脫離觀光旅游,游客體驗性嚴重不足。在海濱旅游方面,大連市作為海上旅游的核心城市,其旅游產品基本上以海水浴、海鮮食品等初級產品為主,旅游產品的附加內涵過少。這種旅游開發現狀也使得很多前來旅游的游客沒有二次旅游的興致,同時也很難吸引其他省份的游客群體。
(二)區域文化融入程度不夠
旅游行業發展到了現在,已經不僅僅是自然風光為核心的活動,而轉向了文化內涵。文化的融入是旅游行業轉變為經濟產業的必要路徑,同時也是區域旅游產業凸顯特色性和個性化的主要方式。但目前遼寧省旅游行業在這個方面還有較大的欠缺,很多區域性旅游產品還沒有真正融入區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這方面最為突出的就是鄉村旅游和少數民族旅游。本來這些類型的旅游產品最容易結合民俗文化和歷史底蘊。但就目前的產品開發現狀來看,旅游產品中的人文氣息還遠遠不夠,不能突出遼寧省的地域特色。區域文化融入的不足也使得遼寧省的旅游產品無法對東北三省以外的游客產生吸引力,這也是遼寧省游客群體中外地游客較少的主要原因。
(三)旅游宣傳機制缺失
目前,遼寧省的旅游群體基本上還以東北三省為主,其他地域的游客比例不高。這種現象也說明了目前遼寧省的大部分旅游產品都只在東北三省比較出名,并沒有真正的走出去。一方面是因為遼寧省旅游產品本身品質層次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目前遼寧省針對旅游產品的宣傳機制有較大缺失。總體來看,遼寧省旅游產品的宣傳與推廣并沒有形成體系化,僅僅是依靠著各個景點或旅游區域的推廣。這種單獨推廣的力度十分有限,無法真正向其他地區的游客展示遼寧省旅游產品的特色。因此在下一步的發展中,遼寧省應該積極拓展旅游產品推廣與宣傳的路徑,增強遼寧旅游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中的品牌效應。
(四)旅游環境與城市發展有沖突
在遼寧省開發旅游產品的過程中,其對城市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遼寧省旅游產品開發中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盲目開發、監管不嚴等各類問題,導致了區域生態環境的破壞;另一方面遼寧省近幾年來一直在進行城鎮化發展,以解決其廣泛存在的“三農問題”。但是城鎮化使得旅游產品開發賴以生存的旅游資源受到了影響,不利于旅游產品的開發。綜合來講,遼寧省旅游產品的開發已經與城市發展發生了較為顯著的沖突。因此在下一步的旅游開發中應該正視這種沖突,從而給旅游產品開發營造良好環境。
(一)發展高層次旅游產品
首先,高層次的旅游發展需要貫徹實施目前比較受關注的“旅游+”相關理論。旅游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帶動性比較強的行業,能夠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但目前遼寧省的旅游發展層次過低,僅僅是對旅游資源的簡單直接應用,根本無法推動其他行業的發展。因此,在下一步的發展中,旅游行業應該跟其他行業相結合發展。比如結合遼寧省的老工業基地開展“旅游+工業”的旅游形式,充分發揮工業旅游資源,同時也提高旅游發展層次。除此之外,旅游行業還可以與農業等行業結合,豐富旅游發展模式。其次,遼寧省還應該積極發展精品旅游項目。精品旅游項目才是區域旅游品牌建設的重心,其能夠在國內旅游市場中營造區域旅游的外部形象,從而促進地方旅游的發展。目前遼寧省的精品旅游項目數量還太少,在下一步應該結合當地的特色項目來引申發展,比如建設冰雪精品旅游項目城等。
(二)豐富旅游產品的文化融合
首先,對于外界游客來說,遼寧省最重要的民俗文化就是滿清文化。在產品開發方面,遼寧省應該以沈陽的“一宮兩陵”為核心,加強對滿清遺址的深度開發。在這之中,對于滿清文化的開發和應用一定要全面反映清朝時期的優秀文化,將文化內涵融入到旅游休閑項目中去,積極開展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娛樂活動,比如滿族冰上經濟、朝鮮族的跳板、蒙古族的賽馬等。這樣以后遼寧省旅游產品就能夠充分反映區域文化特色,給游客提供一種新型的旅游體驗。其次,遼寧省各個鄉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的民俗文化,可以從食品、服飾等民俗元素濃重的產品入手,一步步的增強地域民俗文化與旅游產品的融合程度。最后,遼寧省還應該加強對佛教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對于佛教文化旅游產品,遼寧省應該向著精品項目的定位出發,整合遼陽、鞍山的三大世界巨佛為產品品牌,提高周邊配套服務層次,提升佛教旅游產品的整體層次,從而進一步增強產品在國內外旅游市場中的認可程度。
(三)加大旅游產品的宣傳
首先,遼寧省應該真正重視自身旅游產業的發展,并結合區域旅游發展來整合旅游資源,形成推廣和宣傳的合力。當前的時代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因此旅游產品的推廣與宣傳也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在實際運作中,遼寧省首先應該促進內部各個城市旅游轉向區域旅游聯盟。一方面能夠進一步的規范遼寧省旅游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增加遼寧省旅游產業的實力,從而給后續的旅游產品宣傳提供基礎力量。其次,遼寧省應該利用各大旅游網站,跟網站展開密切的合作,在網站上進行旅游產品推廣。特別是近幾年來,旅游群體已經偏向年輕化。這些群體對于互聯網的依賴比較明顯,因此在互聯網上對旅游產品進行推廣比較符合旅游群體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互聯網平臺推廣相較于傳統方式來說更加節省成本,從而將更多的旅游資源應用到旅游產品開發中。最后,遼寧省也不應該放棄傳統方式的宣傳,利用趙本山、潘長江等名人進行宣傳推廣,拓展傳統旅游產品宣傳途徑,凸顯旅游產品的地方特色,從而提升遼寧旅游產品的知名度。
(四)優化旅游環境
首先,遼寧省旅游開發應該解決其與城市發展之間的沖突。第一,遼寧省應該重視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平衡,加強對于旅游產品開發的監管,避免區域環境受到破壞。這方面,遼寧省各個地級市可以成立專門的監管小組,實現旅游環境的動態監測,從而避免旅游發展與區域環境產生沖突。另一方面,遼寧省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環境保護,特別是要盡可能的保障城鎮化的推進不對旅游資源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其次,遼寧省旅游產品開發還應該重視旅游城市環境建設。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將一部分發展資源集中到旅游配套設施中,特別是要引導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給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比如餐飲行業、酒店行業等。旅游產業本身就不是一個單獨發展的產業,而應該跟其他產業相結合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一直處于熱度的“旅游+”相關理念,更是鼓勵旅游產業跟農業、工業等產業聯合發展,一方面能夠突出旅游產業的帶動作用,促進趨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夠利用多產業共同發展的態勢,提高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層次,從而優化城市旅游產業環境。
總的來說,遼寧省的旅游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旅游產品的發展潛力也非常大。但就實際現狀來看,旅游產品的層次還不高,無法在國內外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因此在下一步的發展中,遼寧省應該重視旅游產品,并積極促進旅游產品的多元化,將區域文化融入到產品開發中,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產品推廣,同時不斷的優化旅游環境,從而提高遼寧旅游產品的質量,提高其在國內外旅游市場中的競爭力。
[1]趙玲.遼寧濱海旅游資源開發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北方經貿,2014(11):183-184.
[2]于荀,張曉桐,屈永超.沈陽市旅游產品開發現狀及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15(1):78-80.
[3]馬丹.遼寧省溫泉旅游發展現狀及產品開發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3(4):130.
李政喻(1993-),男,遼寧凌源人,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本科,旅游管理專業。
F
A
1006-0049-(2017)05-00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