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紅霞
石家莊市藁城區文化館,河北 石家莊 052160
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創新
樊紅霞
石家莊市藁城區文化館,河北 石家莊 052160
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和精神生活為目的和文化充分相關的活動,在人們業余時間開展的一種創造藝術和文化的社會歷史現象,群眾文化活動具有文化傳遞、宣傳教育等多種多樣的功能,可以啟迪人民群眾,增強人的審美能力。本文筆者將對群眾文化的時代價值和創新進行一定的分析。
群眾文化;活動;時代;創新
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和表現的形式,其中文化可以大致分成兩個部分,即民間文化和大眾文化,民間文化就是通過歷史流傳下來的,而大眾文化就是現代才開始出現的。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群眾文化活動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之一,其參與者眾多,普及的范圍也比較廣。所以重視對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引導和創新改革,已經成為了現當代文化建設的一個任務。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社會生產力也在逐漸提高,城市和農村也在快速發展,城市的流動性逐漸變高,人和人之間的熟悉感降低,加大了社會文化交流的難度和社會的管理。在閑暇時間,人們自發地組織人們交流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為人們感情上的互動創造了氛圍,提供了精神文化交流的平臺。同時,群眾文化建設還是一種很重要的指標,其充分反應了一個地方的經濟繁榮程度和文化發展地步,從群眾文化建設中,可以了解到當地居民的幸福度高低。群眾文化活動還可以促進當地文化程度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還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利用群眾文化活動還可以不斷地提高人民的文化鑒賞能力和文化消費程度。所以積極發展群眾文化活動,激發居民參與到社會管理的創新中去,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娛樂大眾和傳承中華文明,其含有大眾化和基層性等特點,群眾文化活動一般可以很明顯地反應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精神風貌,一個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特色的一個地區必然會產生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因為群眾文化活動的特色是經過當地的生產和生活熏陶長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時代性,人們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充分參與,讓自己輕松愉悅,還在參與過程中受到文化的感染,激發人們的參與熱情,還有利于文化的傳承。
如今,經濟的快速發展,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產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陶冶情操、豐富自己、豐富業余生活的途徑就漸漸變成了群眾的文化活動,人和人之間因為大多處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其工作和生活習慣方面都有著比較大的差異,各自對文化的需要也不相同,所以,為了增加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度,需要讓群眾文化的形式多種多樣,政府部門和有關的居委會可以在弘揚社會進步的主旋律的基礎上,對群眾文化的形式進行創新,對新奇、富有創造力的活動進行推廣,從而有效地擴展活動的群體,提高人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群眾活動能夠順利的推進和擴展是需要正確的思想進行引導的,因為群眾文化活動參與的人數眾多,涉及的范圍廣,所以保持活動的先進性尤為重要,這就需要管理人員根據人民群眾的特點,遵守科學發展的準則,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對群眾文化的內容進行及時的改進和調整、創新,加強群眾文化的科學性和文化性、民族性。活動的內容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充分順應現代的潮流,同時,在關注群眾文化發展時,還要注意其進步的特點,讓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持續不斷地保持創新的步伐、內容保持活力,以滿足人們發展的需要,充分使活動能夠啟迪人民群眾的心智,陶冶人民群眾的情操,振奮人民群眾的精神。
為了讓群眾文化活動的體制更加完善,就要充分推進與時俱進的精神,結合科學的群眾文化活動的理論,在實際操作中加以運用。同時,在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管理者要不斷創新自身的管理觀念,充分完善文化活動的管理體制,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總結歸納以往的活動結果,取長補短,根據當地人們的生活特點和生產特點,積極引進其他地區先進的管理機制和方法,和當地原有的管理機制進行有機的結合,多多吸取以往的經驗,進行思想的創新,充分提高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水平,同時完善群眾文化活動的理論。
群眾文化活動大致在我國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有形活動和無形活動。有形活動就是指有具體的活動形式,需要有一定的設備和人力支持的活動。而無形活動就是指在思想方面進行的活動。要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創新,也不能忽略對活動設備的更新和維護。所以,政府要對自身的這方面的職能進行增強,在城市和鄉村的建設中,充分結合文化事業的投入,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積極地推進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充分重視群眾事業的發展。
總的來說,在群眾的文化體系中,處于核心的群眾文化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如何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引導和管理已經成為了一個需要人們探討的課題,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創新,為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助力,這正是群眾文化活動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對于群眾文化的創新和管理,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1]李錦坤,楊立新.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J].湖北社會科學,2014(9):66-68.
G
A
1006-0049-(2017)05-02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