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君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加強大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途徑
許秀君*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國家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勢在必行。而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提高大學生的素養,而且有利于開發智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那么,加強大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的途徑有哪些呢?
大學的選修課,大部分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或者是為學生奠定專業基礎的課程,普遍針對性比較強,涉及范圍比較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但是由于高校對音樂教育的忽視,大部分院校中并沒有開設音樂類的選修課程,或者只有藝術類學生會選擇音樂類選修課程,而其他專業,特別是理工類專業,更重視學生專業技術的提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這是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結構造成的。學生在初中階段或者高中階段普遍接受的是應試教育,強調“分數第一”,重點學習初中、高中考試科目,而將音體美視為“小三門”,忽略學生興趣愛好的發展,以及藝術潛力的挖掘。高考中更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學不死,就往死里學”,“高考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等口號,更加體現出家長和教師迫切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心理,這是中國傳統教育理念和教育體制共同作用的結果。學生受家長和教師教育觀念的影響,不可避免的會忽視自身音樂素質的提高,選擇對自己就業或者是人生更有利的課程去學習。而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祖國的棟梁,不僅應該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更應該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教師應該改進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大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穿插音樂課程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現代音樂,師生共同學習樂理知識,共同研究,一起進步。
例如:由于現在年輕一輩歌手的成名,甚至小鮮肉風潮的興起,重金屬音樂,饒舌,嘻哈,甚至朋克等音樂風格受到粉絲群體甚至社會大眾的喜愛。人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享受音樂帶來的刺激感,甚至毫無原則的支持自家愛豆,造成現在社會大眾音樂素質參差不齊,大學生只會聽音樂,而不懂得欣賞音樂,更不用談了解基礎的樂理知識。大學教師應該針對這一現象做出課堂教學的相應改進,在課堂教學中播放音樂短視頻,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講解基礎的樂理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音樂審美。教室應該呼吁學生抵制低俗音樂,不僅要欣賞歌曲的曲調,更要了解歌曲的作曲,編詞,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了解歌曲,了解音樂,完善自己的音樂審美。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流行歌曲,引出師生之間的共同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現在很流行的《成都》,這是一首典型的民謠歌曲,歌手趙雷通過樸實無華的歌曲語言,直白的坦露自己的心聲,表達對成都這個城市的懷念和眷戀,更能在不經意中獲得聽眾好感,同時也獲得了第六屆阿比鹿音樂獎中最受歡迎民謠單曲獎,可以說是眾望所歸。教師對現代歌曲的講解,不僅符合現代大學生追求時代潮流的心理,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點講解,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導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音樂審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音樂歌曲是表達作者心情或者感受的一個媒介,是比較直白的一種方式。現在的很多大學生只是聽歌曲,欣賞歌曲,不會主動傳唱歌曲,這其實是不符合音樂價值觀的一種表現。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類課程,不僅僅包含豐富的樂理知識,同時還需要學生進行勇敢的、不斷的實踐,有一種或者是多種自己欣賞的音樂曲風,有自己一定的音樂風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區分現代音樂的優劣,而不是簡單的用耳朵去聽歌,音樂欣賞的過程應該是一個理性加感性的過程,理性的進行編詞、作曲等樂理知識的分析,感性的用心去領悟,體會作者通過音樂歌曲想讓表達的情感。學生只有真正的做到這兩點的有機結合,才算是真正的欣賞音樂。同時,高等院校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加音樂歌唱比賽的方式,鼓勵學生勇敢的表現自我,努力的提高自身歌唱水平,享受自己參與的過程,而不只是為了最后的比賽名次。藝術并不是只有少數人可以欣賞,它是屬于社會大眾的娛樂,只有欣賞水平的高低,沒有等級的高低。學校組織開展英語歌唱比賽,并不只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同時也是為了宣揚比賽精神,鼓勵學生積極的學習音樂知識,加強學生的音樂歌唱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
例如:學校在組織音樂歌唱比賽的時候應該有自己的宣傳理念。“音樂不僅有曲調,更有靈魂。如果你想唱,敢唱,就積極地加入我們吧!”類似的宣傳理念,可以鼓勵歌唱水平不高的同學能夠積極參與歌唱比賽,唱出真我,享受與愛好音樂的同學共同探討、一起進步的過程,為自己的愛好、為自己的目標而拼搏。歌唱比賽應該考驗參賽者的綜合素質,比賽可以分為樂理知識筆試,歌唱初賽,復賽和決賽,邀請本學院或者其他學院同學共同觀看,組織學生會或者大學生活動中心的工作人員一起進行場地的布置和活動的安排。同時,主辦方還可以邀請專業的音樂老師和本學院的教師職工和學生一起為參賽者打分,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為學院甚至學校帶來一場音樂盛事,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通過參賽歌曲的合理選擇,引導學生正確的欣賞音樂。
高等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對于社會發展、文化傳播和全面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高校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對人才教育的重要性,通過課堂教學中音樂教育的穿插教學,組織學生參加大學生音樂歌唱比賽,引導學生將音樂學習中的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奠定學生的樂理基礎,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為國家培養新時代的全面發展人才。
[1]張文馨.對加強普通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思考[J].音樂時空,2015(20).
[2]甄曉明.大學生音樂素質教育淺析[J].時代教育,2015(04).
[3]劉德崇.探究高校音樂素質教育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J].藝術科技,2015(02).
許秀君(1968-),女,漢族,河北井陘人,本科,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J
A
1006-0049-(2017)19-0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