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琴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山西 太原 030062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三大構成的應用與創新
張 琴*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山西 太原 030062
三大構成是藝術設計里面關鍵的元素內容,很多藝術設計作品里面對于三大構成的把握,也會成為作品優秀與否的重要評價,因此在藝術設計的教學里面,三大構成的設計應用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與價值,而且良好的掌握三大構成的內容,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之后的設計課程內容。在藝術設計里面,三大構成其實就是平面、色彩以及立體三大方面,無論是任何一種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里面,三大構成都屬于必修的重要課程。19世紀70年代的德國,藝術創作者們開始了三大構成的基本理論研究,并且借助實踐對其進行完善;1919年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正式將三大構成納入到藝術設計的教學里面。上世紀八十年代這種藝術教學的構成原則,開始傳入我國,并且逐步的在我國各大藝術學院里面進行推廣應用。
要根據當前的時代發展,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里面的三大構成內容進行創新,首先就要保證其基礎知識的穩固,并且在當前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創新發展,其具體表現有這些內容:
(一)平面構成的穩定和創新
針對平面構成的各項知識內容,首先要保證其發展源頭、藝術表現以及創作力、審美基礎的穩定,并且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需求,對其審美等方面的內容進行豐富和創新;另外,對其自身的形態及各項基礎要素、組合表現、構成因素的內容,在大方面穩定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行業、領域以及需求的情況,進行不同內容的歸納與整理,并且形成全新的審美體系以及藝術構成系統。
(二)色彩構成的穩定與創新
作為基礎構成內容之一,色彩構成的內容主要包含了色彩的作用及影響,以及色彩在心理與生理方面的表現,色彩的基礎要素內容,以及色彩在視覺構成里面的重要作用與影響等方面,這些必須要依照不同的行業及領域進行綜合歸納,并且整理起來;同時,因為不同領域、民族、地區以及文化對色彩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必須要根據這些全新的市場需求,對色彩的構成內容進行總體的把握,從而更適合實際的生活與設計應用發展。
(三)立體構成的穩定與創新
與平面和色彩構成一樣,立體構成屬于藝術設計里面的獨立學科,特別是環境藝術設計里面,包含了室內設計、建筑設計以及各類的造型設計等,因此必須要保證這些內容的穩定;同時要及時關注當前的時代發展和消費需求,從實際方面入手,求同存異,將新的需求、新的審美、新的價值取向應用到實際的教學實踐以及審美系統建設里面,從而實現環境設計教學里面立體構成內容的實際應用價值提升。
(一)推進平面構成的內容創新
在環境藝術設計里面,平面構成的內容包含了點線面的構成發展,以及三個內容的形態組合及空間環境的具體應用,例如家居設計里面的墻面裝飾設計,以及家具組合設計的藝術表現,還有園林景觀里的植物形態設計與組合等內容,都是點線面的平面組合表現形式。因此,我們應該要對當前的環境設計教材等內容進行及時的創新,不能僅僅只是單純的點線面組合的審美形式,而是要從實際的應用角度入手,根據不同的需求與發展情況,讓學生一起參與到這些點線面平面組合構成的創新與完善中來,并且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全面的鋪展和應用。
(二)促進色彩構成的學科創新
在環境藝術設計里面,色彩的構成內容極為關鍵。而且從實際的教學角度來看,當前學院所開展的色彩構成教學方面,幾乎都是針對某個案例或者裝飾畫,進行色彩的色相、明暗、調性等的對比與觀察,雖然具備了一定基礎的美感表現,但很多學生僅僅只關注到作品本身的養眼美感以及整潔度上面,并沒有去深入的思考其中的聯系。因此,必須要對當前的學科教學方式與內容進行調整,強化學生自主的色彩構成訓練,而且讓學生能夠自行的去思考色彩構成與環境藝術設計里面其他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與影響,從而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色彩構成與環境藝術設計之間的聯系與作用。
(三)實現立體構成的教學創新
在進行立體構成的教學實踐里面,可以延續以往的立體構成教學原則,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立體構成與其他藝術設計內容之間的契合與聯系,幫助學生在動手的同時進行動腦的實踐,并深入理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對于空間環境的需求與表現,借助最為基礎的立體表現內容,進行教學實踐的創新,從而豐富學生對于環境藝術設計里面的立體構成思維。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藝術設計也根據時代的發展需求而不斷的進行調整和改變,特別是當前的環境藝術設計里面,各種設計風格應用以及人們對于居住環境、購買環境的需求表現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傳統的三大構成要素必須要以全新的方式或者組合表現,來滿足當前的時代發展需求。因此,在當前的發展背景之下,環境藝術教學的三大構成的教育發展,必須要與新的時代價值觀、審美觀以及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并且進行合理的創新與調整,從而在實踐層面上推進整體應用創新。
[1]王早,王穎.淺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教學模式創新構建[J].青年與社會,2014(1):113-114.
[2]魏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三大構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7(4).
[3]蘇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平面與色彩構成教學改革[J].現代裝飾:理論,2016(8):251-252.
[4]陳蘇麗.芻議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對當下設計教育的思考[J].現代裝飾:理論,2016(10):232.
[5]楊東.探析三大構成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3(7):65.
張琴(1987-),女,山西朔州人,本科,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
J
A
1006-0049-(2017)19-02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