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楠
貴州民族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
《世界青年說》口語傳播中話輪轉換淺析
何英楠*
貴州民族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口語傳播與會話密不可分,話輪作為會話的基本單位,其轉換的功能、原則、技巧以及所要遵循的原則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世界青年說》這樣一檔有著口語傳播性質的談話類電視節目來說,話輪的轉換問題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直接影響著該節目的傳播效果。
口語傳播;話輪;話輪轉換
口語傳播,是人與人之間通過口腔發聲,并運用特定詞語、語法結構及各種非語言符號構成的輔助手段所進行的信息交流。在信息交流過程中會話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其基本單位是話輪,話輪轉換是會話分析的核心內容。故從話輪轉換的角度對口語傳播進行分析很有必要。掌握話輪轉換的技巧、原則及要遵循的原則有利于更好的實現口語傳播。
《世界青年說》為一場大型談話類電視節目,有三個主持、十一國代表和一位嘉賓出席,討論當下中國年輕人關心的議題,在這樣一個15人小團體傳播中,為了更好的交流,話輪轉換則顯得尤為重要。
(一)話輪定義
話輪最早由Gail Jefferson等提出,認為“會話參與者在會話過程中所得到的一次說話權,及從得到說話權開始到放棄這個說話權為止所說的話稱之為一個話輪”。后被廣泛使用的是李悅娥等的定義:“話輪是指在會話過程中,說話者在任意時間內連續的話,結尾以聽說者的角色互換或各方的沉默放棄話輪信號為標志。”①劉虹進一步闡明觀點:“一說話者的話是否連續,即在一個語法語義完成序列的末尾有無沉默。如有沉默,那說話者的話就不止一個話輪。二是否發生了說話者和聽話者的角色互換,如發生,標志著一個話輪的結束和下一個話輪的開始”。②
(二)話輪的作用
話輪作為進行有效會話的重要技巧,是會話者之間言語的反饋形式,具有劃分話語、連貫語篇和調節交際的功能。具體來說話輪具有三個作用,即:表明與前一話輪的關系;實現當前話輪的任務;引起下一話輪。會話過程中同時具備上述三種作用的話輪數量相對較少,多數只具備其中一項或兩項。如《世界青年說》中:
A.沈:接下來呢,我們要揭露一個真相。
B.彭:真的要這樣啊。
C.沈:真的,一定。
該組會話中,句A同時具備上述三種作用,而句B和句C則不同時具備這三種作用。B句有表達本話輪的意思以及引起下一話輪作用,句C則具有回答上一話輪并表達本話輪意思的作用。
(三)話輪轉換的規則
一個話輪的結束,下一個話輪的開始就是話輪轉換的過程。如:
羅:“你們說不網購等于過時,那我問你們,你們網購等于時髦嗎?”
柳:“不等于啊。”
該組會話過程中羅作為說話者以提問形式結束話輪,作為聽者柳很快做出回答,這是新的話輪,這個交替過程就是話輪轉換。
話輪轉換要求參與者輪流說話,不能同時發話。故話輪轉換要遵循一定規則。在《世界青年說》15個人的口語傳播中,有序的話輪轉換顯得尤為重要。其規則主要為:
1.說話者指定下一話輪說話者,被指定人有權開始新話輪。
2.說話者未指定下一話輪說話者,聽話者可自選,第一個自選的將開始新的話輪。
3.說話者未指定下一話輪說話者,且聽話者均未自選情況下,說話者可繼續,到有人自選止。
在該節目中,前兩種情況最多,如:
沈:“……我們先來問一下……決定贊成的韓東秀。”
韓:“方言這個東西……”
該組會話中主持人沈作為當前說話者指定韓為下一話輪說話者,并以此結束當前話輪,韓作為被指定者同樣遵守了規則開啟新的話輪。
又如:
沈:“TK11會有……嗎”
吳:“我有……”
在此對話中沈作為主持人向TK11提問,結束話輪,但并未指定下一話輪說話者,吳在沈結束時緊接著回答,自選成為新話輪的開啟者。
該節目中每期均有15位會話參與者,每個人都要有一定數量的發言,這并不是提前規定好的,屬于臨場發揮。不能只有幾個人發言而其他人沒有機會,也不能因爭奪發言而造成混亂,這影響著節目的質量與效果。故掌握話輪轉換技巧很有必要。
(一)準確判斷轉換關聯位置
話輪轉換要經歷爭奪話輪、保持話輪和放棄話輪。談爭奪話輪之前還要涉及一個概念:“轉換關聯位置”。Harvery Sacks認為話輪轉換一般發生在轉換關聯位置,即話輪可識別的終止位置。正確識別話輪轉換關聯位置能有效避免尷尬,使會話有序進行。
話輪轉換關聯位置主要通過說話人終止話輪信號判斷:言語方面、非言語方面。言語方面信號主要涉及到:
1.語音
我們能通過音調判斷句子結束與否。陳述句結尾聲調略低,疑問句上升,減慢語速、拖音。如:
普:“……好像不是真話。”
姜:“你看……”
普說到句尾“真話”時明顯語調降低,且“話”出現拖音,表話輪結束,對方敏銳接收到信號,開啟下一話輪,并未造成沉默尷尬。
2.詞匯
“呢、吧、嗎、嘛、啊、呀”這些經常出現在句尾的詞也可為判斷的信號,如:
沈:“那你……唄。”
普:“不是不是……。”
3.語法
一些語法上的信號能幫助判斷關聯位置。如“一方面……另一方面……”、“首先……其次……”等語法序列,“下面我們有請……來……”等句子,都可表明話輪的結束。
此以還能由語義判斷,一句話表達完整意思,意思表達出來說話人就將有可能結束話輪,就需要聽話者留心注意。
非言語方面信號主要有眼神、手勢等。說話人將結束話輪時可能會把目光投向他希望的下一說話者,或是一個手勢指向聽話人,如:
羅:“……解不開你就要……”
沈:“天哪,這屬于……”
說話者羅在話語將要結束時將目光投向沈凌,因此沈就成為下一話輪的開啟者。
(二)巧妙爭奪話輪
說話人未指定下一話輪說話者時,聽話人要自選成為下一話輪說話者。在眾多聽話人中如何自選就要掌握一定技巧。可發出索取話輪的信號,以獲得話輪。信號可以是非言語式的如舉手示意,也可是言語方面的,如:
羅:“我覺得,我來總結一下吧……”
穆:“來吧,……”
羅:“我是……”
在激烈討論中羅發出索取話輪信號“我來總結一下”,并得到其他人允許獲得話輪。據分析,在多人爭奪話輪時,聲音較大的蓋過其他人的將更有可能獲得新話輪。如羅聲音小則不會被注意也就不會獲得新話輪。
此外重復上一話輪說話人的話語也可獲得話輪。如:
柳:“我是網購達人。”
彭:“網購達人。”
一般情況下出于禮貌上一話輪沒有結束時不能開啟新話輪。該節目作為深受青年喜歡的電視節目有時會在說話人還未結束話輪的情況下用幽默方式解讀說話人的話語,這樣就打斷了說話人,但添加了笑料,調節了氛圍,如:
韓:“如果你想象不出來什么是不合適,看我的發型。”
柳:“是網購的?”
……
韓:“然后……”
韓在談論不支持網購時柳對其話語幽默解讀打斷其話語,引眾人大笑,后韓才繼續之前的話。這種插入不僅獲得了話輪,且能夠產生幽默。
此外,《世界青年說》是一個電視節目,觀眾不僅能聽到對話,還能看到動作表情。有時會出現說話人和屏幕上所出現的不一致的情況,屏幕上會出現一些人搞笑的動作、表情等,后鏡頭才又切換成說話者。這也是一種爭奪話輪的方法,只是其話輪是非言語性質的。
(三)妥善保持話輪
保持話輪指當前說話人繼續說話,防止聽話人開啟新話輪。這也需要一定技巧。從非言語方面來講,說話人可借助一定手勢。如在《世界青年說》當中,詹姆斯經常說話的時候抬手呈下壓式,表示他的話還未說完,沒有結束話輪的意思。
言語方面可以借助連接詞等標記語表示還有話未說完:然而、而且、但是、還有、倘若等。如:
普:“…我打車……趕不上這期節目。再比如一個……”
在普的這段話語中用“再比如一個”很好的連接話語,使話輪得以保持。
(四)合理放棄話輪
放棄話輪,指說話人表達完意思后終止話輪以給聽話人開啟新話輪的機會。放棄話輪同樣涉及到“話輪轉換關聯位置”,說話人決定放棄話輪就要通過上述所提到的轉換關聯位置來給聽話人信號,來表明放棄話輪,在此不再贅述。
口語傳播中我們要遵循格萊斯所提出的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包括四個次準則:質的準則、量的準則、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即不說自知虛假的話,不說缺乏證據的話;應滿足且不超出交際所需信息量;要有關聯;避免晦澀歧義。
《世界青年說》中對于問題的討論觀眾想要看到的是各國真實的文化及思想,因此遵循質的原則就很有必要;該節目一期約50分鐘,這就要求錄制人員特別注意量的準則,滿足觀眾又要控制好時間;電視節目在熒屏上呈獻給觀眾,觀眾知識水平等會存在一定差異,這就需要主持人、各國代表以及嘉賓的話語要清楚、明了,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故在掌握話輪轉換技巧的同時也要遵循合作原則。
《世界青年說》是談話類節目,有口語傳播的性質。多人參與話輪轉換則尤為重要。需要會話參與者在遵循話輪轉換規則同時掌握話輪轉換技巧,如準確識別轉換關聯位置、巧妙爭奪話輪、妥善保持話輪及合理放棄話輪,這樣會話才更加緊湊而有序。此外,還要遵循合作原則,以成為一檔有質有料的優秀電視節目。
[ 注 釋 ]
①李悅娥,范宏雅.話語分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22).
②劉虹.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46).
[1]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張國廷.話輪及話輪轉換的的交際技巧[J].外語教學,2003(4).
何英楠(1992-),女,漢族,河北保定人,貴州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傳播語言學。
H
A
1006-0049-(2017)07-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