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強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2
?
“互聯網+”視域下高職藝術類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馬小強*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2
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已經逐步深入到學校教學中,為學生創建了多元化的教育平臺,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對于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政教學是高職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現今“互聯網+”視域下,探討了高職藝術類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對解決措施進行了分析。
“互聯網+”;高職藝術類大學生;思政教育
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對人們的思維方式以及心理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以互聯網的視角出發對高職藝術類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是必要的,能夠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通過互聯網教育平臺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將藝術修養與思政教育有效的結合起來,在當前高職藝術類大學生思政教育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只有及時解決才能夠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藝術類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教學體系有待完善
在部分高職院校中缺乏完善的教學體系,受傳統教育的限制,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與學生之間沒有互動性,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這種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的教學模式不符合藝術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發展。因為藝術類學生在理論知識上有待提高,理論基礎較差,部分高職院校只注重對藝術學生的技術培養,沒有將理論知識與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而在開展理論知識的教學中又無法與學生的藝術專業達到有效的銜接;高職院校不重視對藝術類學生的思政教育,因為學生對于思政教育也完全沒有概念,老師及其學生對思政教育課都處在趨于應付的狀態,限制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1]。
(二)缺乏與時俱進的觀念
部分高職院校無法做到與時代接軌,缺乏互聯網的思維概念,無法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不能合理的運用互聯網媒體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思政教育課堂中,學生學習缺乏積極性與興趣,教師教學效率不高,整個課堂中的氣氛很壓抑,不能運用互聯網來提高學生課堂的積極性。無法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提供思政教育網絡平臺,學生之間與教師無法進行交流,加大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阻礙,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思政教育觀念較為弱化,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課堂中,沒有加入思政教育的理念,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修養的提高。
(三)缺乏高素質的思政教育人才隊伍
高職院校普遍缺乏高素質的思政教育教學人才,無法保證學歷性與專業性,缺乏思政教育理論知識與互聯網技能,對思政教育理念認識不到位,限制了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不了解互聯網知識以及傳播的特點,無法篩選互聯網中傳播的不健康信息,沒有更好的為學生創建健康良好的互聯網思政教育環境,也無法通過互聯網與同學展開互動交流,高職院校對人才的投入力度不夠,不能合理的利用人才資源,思政工作停滯不前[2]。
(一)完善教學體系
在高職院校中應認識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突破傳統教學體系的限制,使教學模式更加多元化,高職院校應明確學生的主體性,運用互聯網與學生建立互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個性發展;提高理論知識的教學,增強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在鞏固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技術培養,才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做到理論知識教學與學生專業知識達到有效的銜接;高職院校應重視對藝術類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為老師及其學生灌輸利用互聯網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優勢,將思政教育落實到教學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使思政教育在互聯網的配合下做到有序進行[3]。
(二)應具備互聯網的觀念
高職院校應與時俱進,通過微博、微信公眾平臺以及博客等互聯網媒體形式對學生開展思政教育,能夠使學生更快的融入到思政教育課堂中,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可以通過互聯網為學生創建思政教育網絡平臺,在平臺中學生之間或者與教師可以互動交流,交流學習中經驗與感受,也可以在平臺中反饋教學效果。應不斷的強化思政教育觀念,比如對于學習音樂的藝術類學生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播放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音樂題材,在無形中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
(三)培養高素質的思政教育教師人才
在高職院校中應不斷的加強對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培養,加大人才資源的投入力度,提高政治素養、增強能力素質,不僅培養教師的思政教育理論知識,而且還應培養教師的互聯網知識與操作技術,以便能夠更好的利用互聯網為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教師應全面的了解現今互聯網的特點,掌握互聯網本身帶來的優勢以及缺點,運用科學規范的方式對學生選擇性的開展思政教育,避免互聯網中不健康因素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互聯網環境,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高職院校應不斷的加強思政教育人才資源,為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做準備[4]。
在高職院校中應明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全面的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在發展過程中針對多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從互聯網的視角出發,完善教學體系,改進傳統教學模式,具備互聯網的觀念,了解互聯網的傳播特點,發揮互聯網媒體的功能,加強對思政教育人才的培養,加強思政教育的指導工作,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修養。
[1]李梁成.微信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實效性的研究現狀綜述與反思[J].科教導刊,2016(17):71-73.
[2]張文.藝術類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現狀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6(11):91-93.
[3]程爭艷.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3(6):139-139.
[4]姚國聯.基于高職院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發展談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創新[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27-28.
馬小強(1981-),男,湖南湘潭人,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教育教學。
G
A
1006-0049-(2017)07-0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