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霞
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級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1
?
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的構建機制
陳靜霞*
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級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1
由于英語文學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而教育界也越來越重視學生英語文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在高中思維型課堂教學進行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構建完善的課堂教學體系,還有助于高中學生形成英語文學文本解讀新認知結構,使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所以,思維型課堂教學機制的構建,不但可以突出學生對英語文學文本意義的分層次特征,還能通過多層次的思維操作活動,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得到增強。
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
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是我國目前修訂的高中英語課程中拓展型課程,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另外,思維培養作為高中教育中一項具體的教學內容,不僅和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有直接聯系,還關系到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因此,在高中思維型課堂教學中,進行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教學,構建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體系,通過闡述思維過程,來詮釋高中英語文學閱讀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過程,分析學生在高中英語文學閱讀和學習過程中,認知結構的形成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任何學科都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想要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全面發展,還要將思維教學融入到每一門學科教學中,在不同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中,融入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素材,使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便于開展思維能力訓練活動。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文學閱讀不但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尤其是英語文學閱讀理解部分,讀者可以通過作者及其創作環境和語言修辭特征,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評價和判斷。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品,來掌握英語的語言技能,對英語文化進行深入了解,進而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英語教師也可以通過倡導文學教學形成語言學習共同體,來促進跨文化交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
英語文學閱讀教學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借助思維型課堂教學來實現,思維作為發展智力和能力的關鍵因素和青少年思維能力培養及基礎教育的重要目標。在基礎教育階段,還要將高中英語文學閱讀引入到思維型課堂教學中,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過程是個體內在的思維活動,雖然無法從外在上顯示個體的思維活動,但可以通過觀察和分析個體的外在行為來推斷其大腦內部的思維活動。在思維型課堂教學中,思維的過程主要包括發現疑難點;從疑難點中提出問題;提出解決問的假設;推斷可以解決問題的假設;經過檢驗來修正假設,獲得結論。
在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教學情境中,課堂教學就以上述的思維過程為核心,開展思想型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對以上思維過程中師生之間課堂教學的外在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可以推斷出師生之間內在的思維活動,從而對以思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落實過程做出評價。
首先,從英語文學閱讀教學的文學文本情境中發現疑難點,就是思維過程的起始點,在這個階段,學生在閱讀英語文學作品,進行思維的過程中,和自身原有的知識經驗產生沖突,從而出現疑問或懷疑。然后學生開始在文本閱讀中尋找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做出一些解釋。隨著閱讀的深入,學生可以通過搜集相關的資料,對英語文本閱讀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假設,并假設進行推斷,再用各種方式來驗證自己的推斷,形成結論。這個過程就是學生在進行英語文學閱讀學習時形成的思維過程。
從疑難點中提出問題是由思維型課堂教學思維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沖突所引發,而認知沖突就是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和新的學習內容之間產生的沖突,是新舊知識之間存在的差距,導致的心理失衡。學生在思維型課堂教學中產生認知沖突后,還要及時調整自身的認知結構,以便在新的學習情境中,實現新的平衡。新的平衡產生的過程就是學生心理不斷適應變化和建構認知結構的過程。
在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教學情境中,為了實現文本解讀認知結構的平衡,學生在進行英語文學閱讀時,還要對文學閱讀輸入的信息進行選擇、調整和構建。如果文學文本輸入信息和學生原有的知識一致,學生在運用思維操作的過程中,通過選擇性比較和綜合,形成認知結構上的同化。如果英語文學文本獲取的信息和學生已有的知識不一致,就出現了認知沖突,學生可以調動思維操作成分,通過推理、分析和聯系等創造性思維,實現認知結構上的順應,形成新的認知結構,解決認知沖突的問題。因此,學生在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自身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構建新的認知結構,然后根據自己的認知結構來組織和參加課堂思維型學習實踐活動,并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根據實踐經驗來調整和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解決認知沖突,實現認知平衡。
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落實思維目標導向和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英語文學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了解更多文學知識和文本信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也可以通過設計一些思維活動來激發學生將所知的知識,與自身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匹配,從而實現認知結構的同化,對于存在認知沖突的問題,可以采用順應的方式來實現認知結構上的平衡。因此,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1]張立明.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究[J].英語教師,2016,07:69-71.
[2]蘭春壽.基于思維過程的高中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課堂教學架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5,12:82-89.
[3]郝曉倩.思維訓練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以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課文為例[J].英語教師,2016,06:83-84+112.
陳靜霞(1968-),女,漢族,江蘇宿遷人,本科,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英語詞匯和閱讀教學。
G
A
1006-0049-(2017)07-01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