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超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35
?
論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韓志超*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35
目前,為保證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培育先進的鋼琴演奏藝術家,本文從實際教學角度出發,著眼于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改革,探究改革實踐的科學之路,以此來保證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開展科學化,真正培養出“技藝雙修”的鋼琴演奏藝術家。
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探索分析
高職高專鋼琴課的課程教學應注重“技藝雙修”這一目標的貫徹,即保證理論知識的有效深化的同時,技巧演繹需傳神而精準,從而達到技藝雙絕的培養目的。然而,從現階段高職高專鋼琴教學開展來看,“重技輕藝”的現象十分普遍,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在實踐教學中的關注不足,造成鋼琴教學培育出眾多理論技巧卓越,情感融入不足的鋼琴演奏者,無法真正培養出具有精神震撼效果的鋼琴藝術家。對此,為扭轉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面臨的“重技輕藝”問題,本文從實際教學角度出發,探究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之路,擬定科學的改革方案,具體如下:
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以“技藝雙修”為重點,因此,即使教學改革也應注重“技”的有效培養。對此針對現階段“重技輕藝”的根本情況,扭轉教學思維,提升“藝”的培養力度同時,“技”的培養仍然不容忽視。對此,構建科學的基于“藝”的技術培養,應注重一下內容的科學貫徹:
其一,彈奏訓練的強化與靈活化。在“技藝雙修”目標基礎上培養鋼琴演奏者的“技”,應注重鋼琴演奏者的技法教學科學優化。即改變鋼琴受教者原本的演奏問題,確保鋼琴教學的科學開展。目前,針對高職高專鋼琴受教者的演奏情況來看,手指與手臂的力道與穩定性還需要進一步訓練,不僅是要讓其彈奏出精準的音符,同時要保證其彈奏的音符具備力量、爆發力,從而彰顯樂章的情愫。因此,在彈奏訓練之時要注重上臂的有效利用,科學鍛煉上臂力量,并訓練演奏者的力道收放,以便培養其在不同的樂曲情感下演奏技巧的變化,力道掌控的科學化。
其二,肌肉細胞的控制性與運用性。正如彈奏訓練中所說的,在進行技巧培訓時,上臂的力量訓練不容或缺,力道的收放自如,力量的完美掌控是上臂訓練的關鍵所在。而上臂若想得到科學的培訓,應注重加強基本觸鍵法的培訓,不僅是指力觸鍵、手力觸鍵,還包括臂力觸鍵、全臂力觸鍵,要讓演奏者的每一個細胞都學會掌控與運用力道,進而達到生理上的收放自如,才能確保音樂演繹時的靈活性與自由性。
其三,演奏中歌唱性的培養訓練。在進行基礎訓練的過程中,鋼琴演奏的歌唱性培育至關重要,保證鋼琴曲目演繹的歌唱性,才能真正的保證“技”的扎實,并反映樂曲的真實情感。因此,在基礎培訓過程中,需注重感知音樂能力的培育,要引導演奏者率先領悟樂曲中的內涵,再根據內涵來構造科學的藝術想象,并將其作為自身的“技”的一環,融匯入技巧能力之中。
鋼琴演奏基礎訓練貫徹的基礎上,在“藝”的培訓中要注重知識與能力的有機配合。再豐富的理論知識,再嫻熟的技巧能力,若不能上升到“藝”的領域,終究是鋼琴課程教學的失敗。因此,科學應用即興性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理論與技術的實訓場,促發演奏者的演奏靈感,巧妙利用技術來引導理論應用,并最終融匯思想情感,打造技術的藝術升華至關重要。對此,構建科學即興性能力培養的方法,應注重以下內容的貫徹:
其一,音樂欣賞的常態化。在即興性能力培養之前,豐富受教者的音樂思維至關重要,不僅要注重課堂上的音樂知識滲透,音樂技巧教學,還要注重音樂欣賞的日常化、隨時化。鼓勵學生無論在課余活動、食堂吃飯、寢室休息,都聆聽古典音樂、鋼琴音樂,培養其對音樂藝術的觸感與思想,以此來營造認知音樂,領悟音樂的氛圍,增強其音樂觸感,提升其音樂領悟。
其二,音樂演奏的隨時化。高職高專鋼琴演奏教學中,注重琴房的充足性,便于具備靈感的學生可隨時練習,捕捉每一個靈感迸發的瞬間至關重要。要注重對學生自發性的引導,培養學生抓住靈感,引導靈感并展現靈感的能力,以便其在音樂靈感到來之時能運用靈感,升華技術,實現藝術性的突破。可以說,利用隨時性化的演奏空間,促進演奏者捕捉靈感,將逐步鍛煉靈感與演奏技巧的契合度,最終實現靈感的運用自如,能于演奏中迸發出藝術性的變革。
無論是注重理論與技巧知識培養的“技”,亦或是注重理論知識與技巧融合的“藝”,二者的能力培養均應借助多元教學方法的運用,將多元教學方法融合入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改革之中,將保證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發展的科學化,具體來說,多元教學方法的運用包括以下內容:
其一,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在鋼琴教學中,不僅注重鋼琴教學知識的滲透,還要豐富其他音樂知識,結合學生的心理訴求,將其他樂器、其他音樂形式融入到鋼琴教學中,能提升鋼琴教學的趣味性,令受教者接觸不同的音樂形式,并從其中探尋適合于自身“技藝”優化的方法與手段。
其二,教學方法的豐富化。教學方法的豐富化應滲透入“技”與“藝”兩方面,選取人本化的教育技巧,保證學生能力培養的科學化。例如,在鍛煉上臂能力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參加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活動,多多鍛煉上臂力量與上臂力量的控制力,以便在鋼琴觸鍵時能科學掌握力道,演奏出美妙的音樂;相對的,在“藝”的培育中,選取對比教學來增強學生對情感演繹差異的敏銳洞察,進而提升音樂的表現能力,增強音樂的演繹技巧。
綜上所述,在高職高專教學中,“技藝雙修”已經是鋼琴教學開展的根本目標,注重對教學環境的科學構建,教學內容的有效選擇,從“技”與“藝”兩方面著手,培養鋼琴受教者的“技藝”能力,是高職高專鋼琴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亦是藝術大師科學培養的重要手段。
[1]楊冬菊.拓展與融合,繼承與創新——高師鋼琴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音樂天地,2016,08:116-117.
[2]陳曉音,趙江虹.藝術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高職音樂專業鋼琴基礎教學的現狀及改革思路[J].美與時代(下),2015,06:263-264.
[3]馬雁.高師鋼琴課教學改革的構想——基于即興伴奏能力培養的鋼琴課教學[J].大舞臺,2016,02:215-216.
韓志超(1965-),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本科,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專業:音樂教育,主修鋼琴。
J
A
1006-0049-(2017)07-02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