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晨
山東協和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3
試論微商的發展前景及大學生微商創業
陳 晨*
山東協和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3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特別是購買和售賣的方式發生了顛覆。以往,市民都是到實地進行購買,而智能手機和微信的普及讓商店進入了網絡當中,微商的形式也就出現了。而大學生作為新新人類,他們對于新的形式是比較喜歡的,所以進行微商創業成為了大學生的選擇之一。
微商;大學生;微商創業
微商是在微信中通過網絡平臺開設店鋪來做生意的一類人,也是科學技術發展的一項重要產物,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微商的形式已經被大學生利用起來,成為了創業的良好平臺,當然,由于網絡的發達和技術的支持,微商的形式將作為一種新型的貿易形式長久的存在下去,具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
微商是近年來產生的一個新概念,簡而言之,是在微信中做生意的一類人,而廣義的微商則是利用網絡平臺,將實體的商店變成虛擬商店,進行物品的售賣和交易。目前,微商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當中的一種重要的購物形式。微商的種類大致上分為了三種,一種是020模式,這種是線上交易,線下體驗的形式,主要存在于餐飲業、服務業當中。第二種是C2C模式,這種模式比較靈活,適合于個人,可以在朋友圈開微店,也可以建立公眾號來推銷自己的商品。第三種是B2C模式,這種模式的應用者一般是大型企業,通過在微信當中展示自己的貨品,然后通過線上交易的形式來售賣。總的來說,這三種微商的形式都比較靈活多變,適合于不同的商家,當然,對于市民的便捷度也是非常高的。微信的興起基本是從2010年開始,時至今日,7年的時間,微信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當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所以,利用微信的平臺進行貿易就顯得十分有效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微商的形式已經非常流行并廣泛,并且具有非常廣泛的發展前景,對人們的生活將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隨著微商形式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投入了微商的大潮當中,而大學生作為我國思潮最新的一類人,當然就對微商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目前,我國的就業壓力是非常大的,國家也愿意鼓勵一些有志的大學生去創業,除了實際的企業創業之外,很多有想法的大學生在網絡上開起了微店,售賣一些有創意的物品,既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問題,也為國家的就業減輕了很大的壓力。每年,我國的高校大學生數量都是非常多的,近年來,更是有接近并超過千萬的趨勢,這么多的大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沒有崗位可供選擇的,所以說,微商的形式對于他們非常有吸引力。大學生進行微商形式的創業有非常多的優勢。第一,是思想優勢。年輕人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是非常高的,同時,大學生有知識、素質高,是非常適合通過這種虛擬的形式來進行貿易的。而一些年齡相對較大的人,他們的思想開放程度不夠,對于微商這種形式很難接受,所以說,微商是為大學生量身定做的一種創業形式。第二,是技術優勢,大學生對于網絡技術的掌握程度是比較高的,他們能夠玩轉微店這種形式。第三,大學生剛剛畢業,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自己的創業,微商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店鋪是虛擬的,店員也只有自己,所以說,非常適合大學生。此外,大學生在大學的四年生活當中,積累了很多的人脈,能夠為微商創業助力,同時,大學生的工作熱情是非常高的,這對于微商來說尤為重要。所以說,對于大學生而言,選擇微商創業的形式是非常好的。同時,大學生在進行微商創業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這是微商發展過程當中所必然會產生的。第一,就是誠信的問題,由于微商的形式是在網絡上進行交易,大多數情況顧客只能看到虛擬的物品,而等到實物到手之后會與虛擬的圖片進行比較,如果物品不一致,對于微商的誠信是一個很大的損害,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第二,是售后服務的體系不夠完善。微商與傳統的物品貿易是不同的,很多商家的售后服務體系非常不完善,這將極大程度的影響顧客的購物體驗,這也是大學生進行微商創業需要考慮的一點。第三,是監督機制不夠完善,目前,在微信平臺上,微商非常多,騙子也很多,大學生從事微商創業,在這個復雜的環境當中是非常容易受到影響的,所以說,大學生要格外的注意。
隨著互聯網+的提出,同時隨著越來越多關于規范微商的政策出臺,以及騰訊公司和政府對微商發展的支持,今后的微商一定會越來越正規化、團隊化、系統化,未來的微商群體將會發展的更加壯大。同時,大學生的微商創業是非常好的一種就業形式,但是,國家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弊端,進行引導和解決。
[1]王淑娉.論大學生微商創業的特點和趨勢[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7,16(06):33-35.
[2]甘燕,儲亞珍,王雨桐.大學生微商創業的調查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04):18-20.
[3]朱雯.大學生微商創業問題淺析[J].全國商情,2016(23):14-15.
[4]郭輝,王麗麗.大學生微商創業風險及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6(05):12.
陳晨(1990-),女,漢族,山東濟南人,2013年本科畢業于韓國中央大學,2015年研究生就讀于山東大學,任職于山東協和學院。
G647.38;F
A
1006-0049-(2017)24-02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