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圓圓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重慶 400052
大學英語視聽教學中語篇分析理論的有效應用
郭圓圓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重慶 400052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時常困擾教師的問題就是學生視聽能力不協調。在聽力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只針對簡短句式的聽力較強,而針對較為復雜的語篇能力理解較差,但是回歸到實際閱讀教學中,學生在看到該閱讀句式時卻又能進行適當的理解。因此這就需要大學英語教師要結合整體語篇對視聽教學進行深入研究,為學生創造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大學英語;視聽教學;語篇分析
在日常英語課程的學習中,視聽結合是學生最應基本掌握的學習方式,在大英語學習中,為了可以快速提高學生自身視聽學習效率,需要在整體語篇內容下予以高效進行,促使學生敏銳的捕捉到聽力信息的同時,還能翻譯出語篇整體內容。
針對整篇文本中的長段文章進行理解時,教師不能依據以往的整體教學方式進行分析,應該以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為基礎,設計以及準備相應的文章理解訓練。教師若想快速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則應該學會利用語篇內容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自行進行聽力訓練,互幫互助,互相提高。針對語篇內容來為其講述文中具體的相關背景以及對所涉及到的地點和人物進行啟發性延伸,繼而來減少學生因不懂得地名及相應的文化而對實際聽力及閱讀造成障礙。為此,當教師在課堂中播放具體的聽力材料之前,應該做好課前引導,簡單的說便是提出幾個引導性問題,讓學生先進行思考,在播放聽力的時候,也就能夠讓學生更快地進入狀態,找到聽力重點。例如:在學習Globalization的時候,教師可以以“How do you think about globalization? 、What does globalization bring to us or challenges? 這兩個問題作為引導,可以促使學生展開深入的思考,并逐漸向聽力語篇中的實際內容上進行靠攏,借此提高學生的聽力學習熱情,進而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
在進行正式的聽力練習的時候,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就聽力語篇中所出現的具有關聯性的詞匯做好相應的標識,例如:轉折性詞匯、并列性詞匯等,這類詞的學習后能夠在實際的聽力練習中給學生以提示,幫助學生更快的了解聽力內容,對學生接下來的解題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環節中需要有意識的將類似性的關聯性詞匯介紹給學生,并讓學生記錄下來,同時要求學生在聽到該類詞語時要格外的仔細聆聽其后面所要表達的話。
在英語聽力教材、閱讀教材中,不論各類語篇內容怎樣進行靈活多變,但其組合結構一定是按照人們正常說話思維模式來予以構建的,因此英語語篇有其特有的模式特征。在英語大部分聽力材料中,其語篇結構主要分為幾大板塊,分別是陳述敘事、舉例、描繪、論證、推理與解說。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教學時,需圍繞著語篇特有的模式特征,站在更為宏觀的角度上來對語篇進行整體把握,從而可以促使學生在不斷的聽力訓練中,可以培養學生盡早的形成英語思維模式。在此我們以陳述敘事這一語篇特征為例子,對學生的視聽訓練提出建議:該短篇聽力材料中,先設計出一個問題,之后將設計的問題原因進行闡述,面對這樣的聽力材料,教師可以想讓學生大致聽一遍聽力材料,針對其具體語篇結構進行段落劃分,以對話者角度去看待問題的提出,在問題提出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關鍵詞標記下來,之后在其闡述原因時,再將重點詞匯記錄下來,并與之對應,再結合具體聽力問題進行關鍵詞套入,答案就會浮出水面。在聽力訓練后,教師要讓學生就聽力教材進行研讀,劃出整個語篇中的重點句式及段落,并進行深入探討。
大學期間在進行視聽訓練時,教師可以結合本班學生實際認知水平,不用完全沿襲初、高中時進行專門的聽力材料的訓練,這樣長期下去,學生一旦習慣英語聽力的學習模式后,便會與實際英語閱讀模式相偏離。很多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會習慣性地用耳朵來識別關鍵詞語,并與聽力問題相呼應,進行實際答題。但是在閱讀答題中,如果但憑借著關鍵詞匯來進行答題時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結合著上下段來進行串聯,借助關鍵詞語,找尋重要段落,這樣才能貫穿全文的對語篇內容進行全面把握,提高學生閱讀答題效率。
以《Coping with santa claus》為例進行講解,對于本文的閱讀背景而言,教師也可以通過設計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對于該文章的文化背景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如:Can you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Chinese festival in English? 隨后,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滾動播放出在外國人眼里較為出名的幾個代表性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同時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分別說出各個節日的英文說法,即春節——Spring Festival,端午節——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教師在之后的講解的過程中結合重點句式進行深入講解后,組織學生展開視聽練習,讓學生將聽到的英語句式書寫下來并注出釋義。并為學生說出簡短的句式進行英語聽力訓練,如The child is reluctant to leave his mother.等,并讓學生針對簡短句式進行翻譯,以此從音樂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視聽能力,促使學生可以站在閱讀語篇的基點上來更好的把握英語結構,達到視聽訓練的最佳效果。
總而言之,在大學英語課堂上進行英語視聽訓練,要為學生創造出濃厚的語篇語境,促使學生在這樣的語境背景下,可以就聽力閱讀材料中整個語篇結構進行系統掌握,在聽力訓練的同時又對材料進行閱讀式講解,促使學生可以就語段之間進行有效銜接,達到視聽訓練相結合的綜合能力練習。
[1]康燕茹.語篇分析理論在大學英語視聽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14):115-116.
[2]付春霞.基于語篇分析理論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實證研究[J].英語廣場,2016(3):105-106.
[3]于婕.語篇分析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7):164-165.
H
A
1006-0049-(2017)24-01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