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發森
【摘要】小學生習作教學往往是難以做到快樂的,很多學生感覺無素材可寫,體驗不足,特別是農村小學生,雖然對周圍可感知的事物比較豐富,但是如何從中挖掘習作方向,如何讓小學生感受到快樂,唯有從興趣入手,促進農村小學生形成習作動機,讓學生愛寫、樂寫。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習作教學;興趣導向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課標的重要內容,農村小學生在習作教學中“談文色變”問題突出,對寫作興趣索然,更別提快樂習作。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也談道:“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造力的源泉。”針對農村小學生習作教學中的突出問題,從興趣入手來增強學生的習作自信,特別是在“要我寫”向“我要寫”轉換的過程中,要善于從興趣導向來激發寫作動機,來培養寫作能力。
一、農村小學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農村因受到經濟條件的局限,在小學生習作教學上面臨諸多難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應付作文現象突出,由于農村小學生習作教學工作被動,學生寫作習慣不良,加之教師認知度不夠,導致習作訓練和教學難以有序展開;二是習作教學缺乏真情實感,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心智不成熟,缺乏對自我真實情感的表達,陷入隨意性尷尬;三是語文教師多側重于技能訓練,忽視農村小學生對身邊故事、素材的挖掘,特別是一些習作訓練以農村小學生不熟悉的事物來入手,更易挫傷寫作積極性;四是農村小學生知識面相對狹窄,對寫作對象、寫作手法,以及如何去感知事物缺乏理解,僅限于書本,難以拓寬習作知識面。
二、興趣導向下快樂習作對策的梳理
(一)營造樂說、樂寫的氛圍
寫作教學需要良好的氛圍,而積極的寫作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習作動機,還能促進小學生自由聯想、增進語言思維的形成。對習作環境的搭建,教師可以在教室后墻壁設置“小荷尖尖”習作專欄,張貼學生佳作,開展小學生習作鑒賞,開辟名言警句專欄,融入閱讀與寫作比賽等,讓學生體味到習作教學的魅力。在營造樂說環境時,將口頭作文引入其中,特別是讓農村學生先學會語言組織和表達,要從普通話入手,教師給予監督和鼓勵,增強農村小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有計劃地實現口頭作文與“寫作”的融合,讓學生能夠從口頭表達上梳理重點,明確語言敘述的特點。在營造樂寫環境時,可以將日記、周記導入其中,幫助農村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記日記習慣,同時教師平時也要給予考評,既要讓學生樂于寫作,又不能增大習作難度。比如針對農村低年級學生,讓他們寫一段話訓練,可以是幾句話,也可以是多句話,慢慢積累習作素材。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要從日記寫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要對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進行記錄,教師要給予指導和鼓勵,增強寫作興趣。
(二)強調多樣的習作組織教學形式
農村小學生習作教學在組織形式上要注重多樣性,考慮到小學生愛玩愛動的特點,可以滲透多種喜聞樂見的傾吐內心所思所想的教法。
一是利用電教設施,借助于多媒體系統,讓農村小學生從音響、視頻、實物展示中挖掘聽覺、嗅覺、視覺、觸覺等能力。二是可以設置故事導入教學法,教師可以利用某個故事明確習作主題及方向,讓學生跟著復述,再分組進行競賽,小學生都喜歡聽講故事,且具有較高的表現欲,在不知不覺中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趣味。三是引入習作性游戲,增進玩寫結合。做游戲是小學生的快樂之源,將習作教學與游戲設置進行關聯,來觸動小學生的快樂心靈,有目的地帶動小學生在游戲體驗中鍛煉習作能力。四是融入情境寫作教學,單純的習作教學顯得枯燥,也不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熱情,而將一些趣味性活動引入其中,讓小學生從聽、說、看、編、議、寫中來陶冶習作情感。比如利用觀賞動畫片,組織情境角色扮演話劇,讓小學生從人物的音容笑貌、動作言談中來體會人物的情感特點,感受人和事。
(三)拓寬習作素材積累渠道
習作教學離不開廣泛豐富的寫作素材,而素材的積累往往是農村小學生的弱點。如何幫助小學生積累素材,需要從多個方面來實現。
要注重對生活的觀察。葉圣陶提出“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所以,讓小學生走進生活,融入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素材。比如鼓勵農村小學生走進田野,發現家鄉的美,觀察春天里的百花,觀察夏天里的潺潺溪流,觀察稻田、果園等,并將這些觀察記錄到日記中。注重閱讀中的積累,教師要善于組織閱讀活動,設置“讀讀背背”,讓學生平時多讀書,特別是閱讀優秀的文章;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背誦比賽,把精彩的片段、優美的句子記錄到“妙語佳句”小本上,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
(四)構建賞識評價機制
習作教學同樣需要引入賞評機制,通過肯定、贊賞來激勵學生學習。農村小學生閱讀量少,對文化的理解存在諸多不足,害怕寫作、不喜歡寫作問題突出。教師要積極拓寬寫作訓練渠道,引入分層評價,挖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樂趣。對于小學生的進步要給予表揚,特別是用詞造句上的閃光點,要給予激勵。另外,營造相互學習、分享習作的環境,讓小學生從交流中體驗寫作的樂趣,從創作中收獲成功。
三、結語
依托興趣來增進農村小學生的習作積極性,依托興趣來推動農村小學生的習作熱情,依托興趣來拓寬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教學渠道,要善于“就地取材”,幫助農村小學生快樂作文、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徐美忠.關于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6(40).
[2]張麗紅.對激發農村小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