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是初中階段重要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我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初中語文教學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初中語文教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并積極應用于教學實踐,產生了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情感教育主要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陶冶學生的情操,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因此應將情感教育貫穿于新課程改革中的各門學科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語言表達及應用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情感教育的內涵
語文是一門涉及知識面較廣,并且人文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實現情感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追尋心理學及教育學理論,關注學生的情緒、觀念等等一些相應的情感感知,進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目標,運用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進而實現教學目標,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能夠應用相應的教學理論及正確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內容傳遞給學生,進而實現知識內容、教師以及學生之間的統一,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基于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開展策略
(一)營造和諧教學氛圍提升學生良好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是開展情感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及積極性,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朱自清的《背影》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想一想,自己的父親曾經做的感動過自己的事情,進而引導學生去感受父愛的深沉與偉大,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之后再為學生播放《父親》這首歌曲,讓學生在音樂聲中進行文章的品讀,從而激發學生更深刻的感悟,以及對父親的崇敬之情,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經歷,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引發學生的共鳴,來增強其情感體驗。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情境創設,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對文章內容更加深入的理解,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圖片、音頻、視頻的手段,對文章中的場景進行還原,給學生以形象的視覺沖擊,使其更好地實現對文章內涵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播放濟南的冬天的相關視頻及圖片,同時配合有感情地朗讀,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情境,使其仿佛置身于濟南冬天的美景之中,促使其產生強烈的審美體驗,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從而促進其對文章的學習。還可以進行故事情境的創設,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如在學習《斑羚飛渡》時,可以在導入部分采取這樣的情境導入,首先為學生講一則小故事:在一場森林大火中,螞蟻家族被迫搬遷,但是面對熊熊的大火小螞蟻幾乎是無處可逃,這時它們迅速地結成一個球體,為了那一絲生的希望,而滾入火海之中,伴隨著吱吱啦啦的響聲,最外層的螞蟻被大火吞噬,燒焦了。然而這并沒有阻止這一團體前進的腳步,它們仍向前滾動著,噼里啪啦的響聲不斷,螞蟻團越來越小,最后滾出火海的僅剩一小團螞 蟻……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在生與死的抉擇中誰都渴望生存,然而螞蟻卻生得艱難、死得悲壯。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同樣悲壯的斑羚羊的故事。這樣的小故事能夠將學生帶入良好的情感狀態中,激發出學生積極的情感,進而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文章的學習中。
(三)借助語言引發情感
語言是情感的外顯形式,而情感則是語言內在的驅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語調、語速,講究語言節奏的輕重緩急,語調的抑揚頓挫,語氣豐富變化,同時配合恰當的體態語言。教師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眼神都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情感理解,進而促使課堂語言具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及動人心魄的情感魅力,從而更好地將教師的情感傳染給學生,使學生感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生的共鳴。從而促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溝通,既有助于對文章的理解,同時更有助于學生情感發展,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我用殘損的手掌》這首詩,從感情色彩上來看,這首詩的前半部分情感是消極的,較為淡漠,而后半部分的情感是積極的,較為溫暖。詩的前后兩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作者想象著用手去觸碰地圖上的淪陷區,而碰觸到的地方只有“灰燼、泥和血”,此時呈現的是一片凄慘的景象。曾經風景如畫的家鄉被侵略者所侵占,作者在詩句中流露出憤慨之情。而后半部分詩人描述到解放區,情緒徒然轉變。因為那里“生機蓬勃、溫暖、明朗”。前后兩部分詩人的情感鮮明,表現出其對解放區的深情與神往,對祖國未來及美好明天的期盼之情。教師可以通過自己有感情的誦讀,來撥動學生的心弦與情感,從而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將學生的情感引入詩中,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其積極性也會被充分調動起來,這樣學生就能夠積極地用自身的情感去體會作品中飽含的深情,促進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
三、結語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激發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認知能力及情感價值觀念。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情感教育,激發學生情感體驗,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的健康成長,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慧穎.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
作者簡介:李志江,1974年生,回族,寧夏固原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小學教育及語文教學。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