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彤
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淺析古詩文課后練習的使用策略
趙悅彤*
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古詩文課后練習是語文教科書作業(yè)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的功能是輔助閱讀,因此課后練習的編寫要貼近課文,以促進學習者對課文的把握。本文對人教版語文教科書(必修)古詩文的課后習題進行分類分析,探討其更行之有效的使用策略。
古詩文;課后練習;使用策略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科書一共五冊,共有古詩文單元8個,涉及29個篇目,共101道課后習題。這101道課后練習可以分為四個題型。
(一)把握課文內容類習題
這類課后的練習難度較小,數(shù)量較多,題號靠前,一般為第一題,類型也比較多樣。例如,《燭之武退秦師》的第一題,是四道關于課文內容的小問題,這四個問題合起來就是整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既使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有了把握,也使學生對語文的局部有了認知。
此類課后練習是課后練習的基礎類型,它的助讀功能是淺顯的,就是讓學生理清文章大意,只有清楚文章大意,才有可能進一步對課文的中心思想、感情基調、創(chuàng)作風格等方面進行研究。
(二)文言知識類習題
這類習題是文言文課后練習的的主體部分,題量較大,且舉例豐富。例如,《蘇武傳》課后練習第二題:許多詞語在古漢語中的某些義項和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義往往不一樣,請仿照示例,從文中找出古今異義的詞,填寫下表。這道練習題考察的是古今異義,在題目中介紹古今異義,在示例中給出例子,然后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古今異義現(xiàn)象。
這一類型的習題非常全面,將各種文言知識分散在不同當中,五冊必修教科書的文言文課后練習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的文言知識。
(三)寫作方法技巧類習題
此類課后練習題也不占少數(shù),古代漢語雖然與現(xiàn)代漢語有一定出入,但在寫作技巧上仍有很多借鑒之處,因此,在文言文的課后習題中,設計了許多相關題目,既能讓學生領略古代漢語寫作的風采,又能讓學生借鑒古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技巧。
例如《琵琶行》課后練習的第二題:本詩的音樂描寫非常出色,白居易曾說:“樂者本余生,聲者發(fā)于情。”試就第二段中有關琵琶女調弦時的動作神情和音樂效果的描寫,說說詩人是如何表現(xiàn)琵琶女彈奏時的“聲”和“情”的?
(四)拓展類習題
這類習題形式多樣,總的特點是與課文相關,但關系不大,實踐性稍強,拓展面非常廣。
例如,《歸去來兮辭》課后練習第四道:結合已學過的《歸園田居》和《五柳先生傳》等,說說你心目中的陶淵明是怎樣的一個人,并談談你對古代歸隱現(xiàn)象的看法。這道練習題就非常開放,來源于課文,又有所延伸,沒有固定答案,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卻又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可以挖掘出學生的內心觀點,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
綜上,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科書課后101道練習題,共分為四個題型,分別為把握課文內容類型、文言知識類型、寫作方法技巧類型、拓展類型。
(一)語文教師需要鉆研教材,樹立正確教材觀
很多語文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古詩文的課后練習題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弄清楚古詩文課后練習題的重點是什么,編者的意圖是什么,每道題設計的理念是什么。尤其古詩文的很多課文都比較生澀難懂,很多教師講完課文如釋重負,至于練習題只能扔一邊兒了,這是對教科書研究不透徹造成的,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對教科書沒有樹立正確觀念。因此,在古詩文教學中,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應做到正確對待教科書,努力鉆研教科書,明確每一道練習題的考察點和編者意圖,恰當處理好古詩文的每一道練習題。
(二)語文教師應目光長遠,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語文教科書古詩文的課后練習題的設置雖有部分題是高考時不會考到的,但卻是可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要想讓學生活的全面發(fā)展,合理利用教科書中的練習題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拓展類練習題的利用,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寡人之于國也》課后練習題的第三道:孟子在論述“王道之始”時說“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生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試站在現(xiàn)代社會立場,對孟子的論述加以評析。這道練習題必然是在高考時不會考的題目,也是在課堂上操作起來稍微費時間的題目,但這道題卻能考查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本領,如被忽略,是學生的一大損失,如被利用,則是一次提升語文能力的極好機會。因此,語文教師在處理古詩文課后練習題時,一定要注意眼光長遠,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積極利用教科書中每一道練習題。
(三)語文教師需要轉變角色,提升知識素養(yǎng)
古詩文雖然是一成不變的,但我們的教育觀念卻在不斷創(chuàng)新,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由教學的主導者轉變?yōu)橐粋€學習者,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與時俱進。同理,對于古詩文課后練習題的處理,一名知識素養(yǎng)較高、不斷突破自我的老師一定是以一個學習者的姿態(tài)和他的學生們一起學習,一起研究,充分把握,有效利用,哪怕是一篇講過無數(shù)遍的古詩文,也應該以一個初講者的姿態(tài),重新挖掘,重新學習,這樣才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四)語文教師可以適當改編或補充古詩文課后習題
教材的編者畢竟對一線教學工作的了解比不過一線高中語文教師,和編者相比,語文教師要了解每篇古詩文的重點、難點分別是什么,也更了解學生哪里掌握得好,哪里需要強化。另外,一線語文教師見到的教輔材料也非常廣泛,對古詩文課后練習題“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有一定的發(fā)言權。正是因為這樣,一線語文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對古詩文的課后練習進行一定的改編或補充,使之更適合高中生的學習,既提高課堂效率,又能給古詩文課后練習的編者一定的反饋與參考。
[1]倪文錦主編.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苗苗.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研討與練習”部分分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3]張敬.粵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課后練習系統(tǒ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4]葛敏蕓.加強課后練習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江蘇教育研究,2008(14).
趙悅彤(1991-),女,遼寧鐵嶺人,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2014級課程與教學論(語文)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語文教學研究。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