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家前
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貴州 甕安 550402
淺議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
錢家前
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貴州 甕安 550402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教師非常關注的問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有直接影響。對于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來說,由于長時間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學模式還未擺脫傳統形式的桎梏,教師必須以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為目標,探索能夠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新型教學方法。本文將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展開探討。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改革
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決定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與新課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相符,影響了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應該認識到教與學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好引導工作而不是主導教學,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一)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學生興趣降低
長期以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仍然是滿堂灌、填鴨式的低效率教學,學生雖然能夠接受知識、學習技能,但是并未真正參與到教學中,教師教課難,學生學習也難,一堂課下來,學生和教師都是身心俱疲,但是卻事倍功半,教學沒有取得良好的成效,長此以往,學生無法從語文學習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對語文教學逐漸失去興趣,一些學生甚至在語文課上寫其他科目的作業、看小說等。
(二)教學資源不夠豐富
部分學校不知道教學資源的重要性,不知道為學生購置課外閱讀的書籍,也沒有語文教學所需的設施和教具等,一些學校有圖書室,但是大部分圖書都是別的單位捐贈的,很多都不適合初中生閱讀,學校統一為學生購置參考書,學生一般都只有一本課本作為學習的主要資源,這樣會導致閱讀材料缺乏,學生的閱讀面非常狹窄,無法深入理解和記憶語文知識,班上的很多學生都沒有閱讀過課外數據,教學資源不豐富導致教學內容的單一化,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強調教學的人文性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其主要特點,新課標重視讓學生理解教學的內涵,而不僅僅是機械的接受知識灌輸和技能教學,并且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學科魅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突出語文的人文性,還要重視其工具性,鼓勵學生運用學到的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也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的基礎培養,讓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
(二)重視學習的自主性
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傳統教學中教師決定了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學生沒有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思考、自主學習,一些教師能夠接受新課改和新的教學觀念,并積極在教學活動中實踐,但是由于認識不足,造成課堂管理放松,雖然教師為學生留出了自由討論的時間,表面上學生也能夠積極討論,但是由于缺乏限制,一些學生海闊天空的胡言亂語也被教師認為是富有創造性的表現,實際上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基本沒有幫助。因此,要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將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有機的結合起來。
(三)倡導探究式學習
探究式學習是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師是實施探究式學習的主要陣地,但是語文探究式學習需要重視科學和規律,而不是無度開放。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中應該重視優化和整合。
(一)創建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建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提出問題并大膽回答教師的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該進行恰當的引導,經過不斷的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有很大提高。在教學中,師生之間應該有良好的溝通交流,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教師提出問題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生不能夠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還能夠學習其他學生的學習經驗,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能有所提高。分組討論后教師要選出若干名同學,讓他們表述小組討論的結果,然后教師點評,對結論中的錯誤進行指正,鼓勵學生努力做到最好。
(二)處理好自主性、探究性和人文性的尺度
探究性學習雖然讓學生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但并不是完全的開放,探究應該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這樣才能在探究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合理的、科學的探究活動,才能讓學生對語文進行深入思考和理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自主性并不是放任自流,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應該進行引導,而不是完全的放松管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強化語文課堂教學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心理學知識強化課堂教學,學生感受到了進步、取得了成績,才能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故鄉》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生提問:老師,這篇文章屬于什么題材呢?教師回答學生的問題并鼓勵其他學生,讓他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學生的參與度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有效的提高了。
(四)教師要訓練學生的思維
教師對學生要進行及時全面的指導,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獲得新的語文知識,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相對于傳統的以記憶為主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發散思維,教師要恰當的運用探究式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綜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應該以學生為本,以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為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1]張東杰.初中語文教學的時間和反思[J].北京示范大學學報,2015(04):62.
[2]梁麗萍.開放式教學培養創新能力—談小學語文教學改革[J].廣西教育,2014(06):93.
[3]王立良.小議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有效化[J].時代教育,2008(11):33.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