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銳
安徽中醫藥高等??茖W校,安徽 蕪湖 241000
如何在英語通用語背景下重新認識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李 銳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安徽 蕪湖 241000
在英語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信息交流方式隨之發生改變,英語的普及范圍不斷加深,逐步成為不同母語之間的主要交際方式。文化的載體是語言,它分為語言文化和非語言文化兩種形式?;诖?,本文以在英語通用語背景下為基礎,就重新認識英語通用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展開研究,分析英語通用語背景下重新認識語言文化關系存在問題,并給出具體解決策略,以供參考。
英語通用語;背景;語言與文化;關系
據近些年針對英語通用語的研究表明,英語通用語的主要使用對象,來自于非英語國家,交際內容不包含目標語文化。同時,英語通用語不僅局限于學術交流的應用,還可應用于文化實踐與價值觀念不同的討論上,可幫助交流的雙方實現文化交流、增進交流的目的。由此可見,英語通用語不單單是本民族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其應用范圍正在逐步擴張。
(一)英語的強勢文化影響
就目前世界全球化的發展來看,由于英語的影響力強大,諸多國家政府過度擔心,在英語文化的洗禮中,本國的優良傳統文化難以得到繼承和發揚。進而在學校教育方面,要求教育機構要著重弘揚本國文化,以發揚和繼承傳統文化為己任。比如:印度尼西亞的教育中,學校要求教師將本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滲入到各項教學科目中,尤其針對英語教學。
(二)國家之間存在歷史文化差異
東西方國家之間存在很大的歷史差異與文化區別,很多西方國家缺少對其他國家的信任與理解,矛盾和分歧隨之產生?;诖?,這些想與西方國家建立交流和共通的國家,應著重考慮如何站在國際化視角,通過英語通用語的運用,明確本國的立場與觀點,增進兩國交流,促進文化發展,讓別國政府與群眾能夠更明了自己國家的文化內涵[1]。
(三)缺少靈活處理異國文化的能力
英語通用語在交流中,必定會帶有一定的“本土”特點。但若交流的雙方對他國的“本土”特點認識不清,或理解不當,缺少靈活處理異國文化的能力,必定會導致交流的成功率降低[2]。
(一)文化的新分類
有學者把文化細分為兩類,分別為:語言文化與非語言文化。第一個所指的類型多為政治,科技知識與傳統文化等,第二個所指的就不再需要用語言作為媒介,直接體現了語言文化。例如娛樂,建筑以及食物等。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語言文化的學習更為重要,就比如說有學者運用混合造詞法,將language里的一部分詞語與culture的一部分結合,是為了表明這是一個以語言為載體的運用。
(二)對語言與文化關系的新認識
在分析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時,應就結果和過程兩個角度進行闡述。在結果上看,能被描述或被書寫的文字,就是語言與文化為共生體,任何一種語言的存在都離不開其固有的文化內涵,同時文化也離不開語言形式。在表達過程上看,語言溝通者有權選擇符合自己交流要求的文化內涵。內容生成、語言編碼以及語言產生,是語言交流的幾大階段。在英語中的文化交流中,可根據語言文化的強弱以及顯性的高度來判定。
(一)比較分析教學
不同語言自身存在不同的語言文化,教師應做好語言文化之間的比對,然后將其明確地展現出來,并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使英語學習者能夠有效地進行英語學習,對不一樣的語言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了解自己的母語與所學語言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同時,也可以使學習者能夠根據自身的想法表達出相應英文所表達的含義。有學者提出,語言學習者的成功不可以用目標語的運用去進行判斷。英語通用語一般的交談對象并非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而是更廣泛的應用于世界各國。與此同時,每一個外語學者都會受到自身母語文化的影響,很難能夠通過完善改變對母語的記憶。尤其是在將英語更好的應用到現實的交流過程中,就一定要去考慮語言文化的標準與要求。語言自身所屬語言文化的標準,是我們學習的基礎和開端,也是進行深入學習的必要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如果以上等作為準則來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而以中等作為準則來效法,就只能得到下等效果。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要高標準嚴要求[3]。
(二)案例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情景與語篇全方位的語言文化的教學,教師需要設立一些實例去教學。更好的延展語言文化的深層含義,因為在語言的交流過程中,會存在不可判性與自我獨立思考性,可以根據真實案例讓學生對此開展延伸與擴展補充,在一些重要的場合進行交談時應變自如,事無巨細的完成任務。身為教師很難把握學生的交流對象的出處,基于此,運用實例教學會更加有效的去完成對于實際交談中出現的突發問題解決方法的學習,從而有效地去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
(三)英語多元化的學習
因為主題全方位語言文化的學習,教師應多多激勵英語通用語學習者文化多元化的學習,所以,目標語文化與本國自身文化和其他國家的文化也要得到充分了解。我國“一帶一路”中提到與更多大國的外交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支持學生在對外交流的時候對中國的思想和道路以及方案的提及,與此同時還要了解與其交流人員的思考想法與文化傳統。到目前為止已有學者提出,中國所學的英語為“啞巴英語”,這一缺點目前依舊沒有得到完善的解決方案。因此,在我們編纂教材時,應格外注意較差的“適用性”,嚴謹的編寫教材內容。有學者在《新一代大學英語》中有更新之前的教案,還需要再作進一步的提升與完善。
由于語言文化的全方位發展與學習,如果語言的分類性更強,語言文化課程也就越多元化,所學的內容就會更加的嚴謹,語言文化的分類性越低,所學內容也就越目標語化。由于語言學習者與自身母語者對于語言文化的學習存在差異,那么就要在學習英語通用語的語言文化時更加直白的進行教學,以此來更好地提升語言文化的學習?;诖?,學生也要對于英語語言文化更加多元化的學習,由此更好地提升自身語言文化水平。
[1]文秋芳.在英語通用語背景下重新認識語言與文化的關系[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6,02:1-7+13.
[2]何玲梅.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語專業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冉永平,楊青.英語國際通用語背景下的語用能力思想新探[J].外語界,2015,05:10-17.
H
A
1006-0049-(2017)18-0037-01
2016年度安徽省質量工程教學科研一般項目“社會文化理論視角下的高職高專醫護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編號:2016jyxm0610)和2017安徽中醫藥高等??茖W校校級人文社科一般項目“英語通用語對中醫藥文化對外傳播的價值研究”(編號:RWSK1705)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