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美 柳 雷
1.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北京 100037;2.平原縣第一中學,山東 平原 253100
不做冷漠的“殺手”
張華美1*柳 雷2
1.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北京 100037;2.平原縣第一中學,山東 平原 253100
雖然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但是觸碰不到教育肌理的改革只能是重復前面的路子,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就很面對社會上的問題存在的種種問題,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雖然擔負著培養健全人格學生的重任,但是不得不承認,歷史教育的功能依然只停留在表層,如果用流水線的形式來培養學生,那只能是“產品”,產品是沒有情感的,作為一線的老師,我們應該用自己的感情去喚醒學生的情感。
情感;歷史教育;學生
如果用“殺手”來形容老師,那看似好像有點無厘頭。老師明明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紅燭,這么偉大的職業才是教師職業寫照,怎么可能和“殺手”有半點聯系。朋友們,不要著急,這里的“殺手”當然不是說老師會威脅到學生的性命,但是他們如果把學生當做機器零件來制造,那他們的罪過可并不比一個殺手的罪過小。
要說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說一下“情感”,《心理學大詞典》里這樣解釋“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我們可以暫定這里的概念是準確的,那我們可以知道情感是“人”的體驗,歷史是由人編寫的,是由有主觀情感體驗的人編寫的,所以我可以冒險的認為,歷史是有情感的。既然如此,我們作為教授歷史學科的老師如果缺乏了這最基本的東西――情感,那兩者就不可能展開交流與對話,那熱愛歷史的溢滿之詞更是無稽之談。所以如果我們要破譯歷史情感的密碼首先我們自己應該有情感,這樣才會喚醒學生對歷史的感情,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應該只是教會學生如何辨別生活中的“丑像”讓他們時刻警惕,更要教會他們如何認識“美”,發展他們贊同美、欣賞美、體驗美的真實感受。2016年12月份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二小的校園欺凌事件持續發酵,引發大家的關注,據教育部統計,5到8月份,上報的校園欺凌事件共有68起,校園暴力事件更是越來越多的進入我們的視野,我們反問,現在的孩子怎么了?是什么讓一部分孩子對于這種現象無動于衷,甚至麻木不仁。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他們積極情感的缺失,如何把我們的學生從麻木不仁中拯救出來,情感是他們的強心劑,我們的教育應該把他們培養成有喜怒哀樂的正常人。這依賴于有情感的我們!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歷史教師的情懷與擔當,在一次國培的講座中,我聆聽了齊健老師的一席話,他強調說:“教育的根本價值在于引導人的生成,教育的全部內容就是生命教育的意義。”這是每一個作為教師的我們都應該有的價值定位,而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人文情懷與責任的擔當意識。教師不是技術工人,更不是教書的機器。我們的責任從小的方面說,要對一個學生負責,從大的方面講,要對整個社會負責,因為未來社會前進的主力軍的整體素質在我們這一代又一代的教師手中。朋友們,你們也許認為這是我在夸大自己作為一名歷史老師的作用,也許你會用一個個鮮活的實例來證明歷史老師在現實生活中是多么的不受重視,歷史教師的前途是多么的暗淡無光。但是我依然有這樣的熱情,你們也應該有這樣的熱情。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我們應該有自己追尋的東西,年輕的我們不應該過多的被世俗化的東西束縛著,如果真的是這樣,用魏勇老師的話說“我們還未生便已死,還未年輕便已年老,還不曾擁有便已永遠失去”。朋友們,我們應該有去“冒險”的勇氣,在教學的星空下尋找著屬于自己的光芒,并不斷改進自己,這應該成為你我堅定的教育信念。
說到信念,當然還需要信念變成現實的條件,這首先應該是我們的專業素養,我相信這一點會達成我們的共識。其次我認為與我們的專業素養處在同樣重要位置的應該是我們的教育環境的改善。我并無意指責當今的教育環境多么糟糕,但是在某些方面它確實是教師們踐行自己教育理念的一塊絆腳石。任何一株樹苗的茁壯成長都倚賴于良好的環境。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人文素養的挖掘離不開整體環境的優化,后者是服務于前者的。歷史教育的價值絕對不能僅僅用數字來衡量,如果用數字做單一的劃分,歷史教育是非常功利和廉價的,用趙亞夫老師的話說“歷史教育的前途是非常渺茫的”。人文性的培養是個長期的熏陶過程,如果這長期的培養最終以行動的方式表現出來,并且和生命融為一體時,它就是高貴、典雅的。多少老師都有這樣的教育理念卻苦于現實條件的束縛與限制,因此一粒粒有著旺盛生命力的“種子”慢慢的腐爛于“土壤”中,這對于每一個有理想的教師來說都是殘忍的,并且這對于國家來說是巨大的損失。
我們既然已經接觸到這樣的教育理念,并發自心底的認同;我們既然選擇了當一名教師,并決心有所改變;我們既然有了這樣那樣的想法,那我們就開始行動吧!不做一個抹殺孩子們天性的“殺手”,在你,在我!
[1]趙亞夫,主編.歷史教育價值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8.
[2]趙亞夫,主編.歷史教育價值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0.
張華美(1991-),女,漢族,山東德州人,首都師范大學,2016級教育碩士,研究方向:歷史教育;柳雷(1992-),男,漢族,山東泰安人,山東省平原第一中學,中學二級。
G
A
1006-0049-(2017)18-01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