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小燕
江蘇省儀征市交通運輸局,江蘇 儀征 211400
淺議當前基層工會干部應增強五個方面能力素質
厲小燕
江蘇省儀征市交通運輸局,江蘇 儀征 211400
基層工會干部;能力素質
當前,我們江蘇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要求,全省上下聚力創新、聚焦富民,確保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聚一高”)。新的形勢對工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為基層工會干部,無疑要加快提升自身能力素質,才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不辱使命,作出令會員滿意的工作業績。具體說來,筆者認為,當前我們基層工會干部應著重增強五個方面的能力素質: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時期(包括工會自身也在積極推進去除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的改革),經濟在轉型,社會也在轉型,快速發展中,人們價值觀更趨于多元化,各種矛盾交結突出,同時,職工群眾期盼充分分享發展成果的愿望和維權的自覺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這些都對基層工會工作構成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一些非公企業中,工會工作還常常舉步維艱。因此,基層工會干部不能把工會工作僅僅當作一份職業去做,而要作為自己人生的一項事業去奮斗,一項神圣的使命去擔當,才能在工作實踐中不滿足于得過且過,而是勇于克難奮進,實干創新,把自己真正鍛煉成為組織動員職工的能手、協調勞動關系的行家、關心服務職工的熱心人。
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職工群眾組織,始終堅持黨對工會的領導是第一位的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和含糊。因為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且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開展“兩學一做”以來,黨中央對“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層工會干部大多是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指引我們奮力前進的燈塔,我們必須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時刻堅定政治立場,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紀國法是護佑我們健康前行的有力保障,我們必須嚴守黨的政治、組織、廉潔、群眾、工作、生活等各項紀律和規矩,絕不越“雷池”半步。由此,才能做到政治上不迷航,法紀上不出軌。
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是工會工作的根本宗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基層工會直接在第一線與職工群眾相聯系,更應該把“職工至上”作為自己的根本價值取向,努力打造“服務型工會”,全面深入地為職工做好各項服務工作,這也是贏得對職工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的根本途徑。否則,基層工會很容易成為“黨政陪襯”、“花瓶擺設”。值得強調的是,打造“服務型工會”,要求工會干部內心要充滿關愛職工的熱忱和情懷。現代科學證明,一項事業的成功,參與者的情商與智商同樣重要。作為情商,熱忱的情懷是一種高尚的感情,是一種感性的軟實力,它與理性相對,又與理性相輔相成,兩者缺一不可。關愛職工的情懷能夠激發、強化全心全意服務職工的理念。對于基層工會來說,其會員絕大多數都是企事業單位的普通職工,是相對弱勢的社會群體,其中更包含有一部分處于各種困境的困難職工,只有對他們充滿同情、關愛之心,才能始終情緒飽滿地做好服務職工工作,工會才能成為始終保持春天般溫暖的“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才能成為職工群眾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娘家人”、“老娘舅”。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第一任務和主業,也是當前基層工會的最大政治任務。時至今日,職工維權工作已從過去主要為“討薪”,發展到全面維權:不僅包括職工的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勞動安全衛生等勞動經濟權益,還有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民主管理權利,以及學習受訓、困難受助、文體活動等福利權益,面廣量大任務重。因此,不斷增強基層工會干部全面維權的本領,已是迫在眉睫的現實需要,當前,要從三個方面來下功夫:一是認真學習并熟悉與職工維權相關的法律規章,做到依法維權、知法維權,而不是“盲人瞎馬”,亂打亂撞,甚至不知道某種行為是對職工權益的侵害,麻木不仁。二是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職工群眾,關心職工疾苦,反映職工呼聲,當好職工合法權益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扶人和第一監督人,真心誠意為職工辦好每件維權實事。三是積極參與各項維權行動,在實踐中積累維權經驗,增長維權才干。只有精準、有效、全方位地為職工提供多方面、多層次的維權服務,保障職工切實享有了應享權益,才算實現了維權工作的根本目標——讓全體職工都能“體面勞動、尊嚴生活”。
像其他事業一樣,改革創新也是推進工會工作和工運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根本出路。江蘇省總工會現已推出全省工會工作和工運事業改革實施方案,亟待各級工會組織認真落實。基層工會干部雖然身處基層,但絕不能做“井底之蛙”,滿足現狀,因循守舊,而要視野寬廣、目光敏銳,充分認識改革創新在推動歷史進步中的革命性作用,不計個人得失,不為阻力所困,緊抓工會改革機遇,緊跟工會改革步伐,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主基調,積極推進工作理念創新,大力整合工會內外資源,不斷創新工作形式,不斷豐富工作載體,努力建立工會組織新體系、維權新格局和幫困扶貧新機制,把每個基層工會真正建設成為“黨組織靠得住、行政離不開、職工信得過”的名副其實的“職工之家”。
D
A
1006-0049-(2017)18-01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