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金鳳
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2
共享單車的行政法規制探析
毛金鳳
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2
近些年來,“互聯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人們的衣、食、住、行無不深受其影響。共享單車作為“互聯網+”模式下的產物,其產生和發展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特征。對于共享單車的性質,我們不能僅從其字面概念斷定其為共享經濟的產物,還要看到其租賃的特征。對于共享單車的行政規制,我們不僅要研究規制的合法性,同時也要注重行政規制的合理性。
共享單車;分享經濟;行政規制
(一)共享單車的界定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對于其概念尚沒有比較明確的界定。在交通部關于共享單車的一項“征求意見稿”中稱“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是移動互聯網和租賃自行車融合發展的新型服務模式”①,其將共享單車界定為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突出“線上”和“租賃”兩個特點。結合目前社會中已有的概念,在本文看來,‘共享單車’指的是一種通過線上應用軟件連接自行車和人,通過線下提供自行車服務,基于“分享經濟”理論而運營的一種商業模式”。②
(二)共享單車是分享經濟,還是租賃?
分享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指的是將社會中零散的東西集中使用,其精神是使用而不占有,不使用就等于浪費,那么共享單車是否也是分享經濟的產物呢?
從國家機關的觀點來看,交通部公布的關于共享單車的“征求意見稿”中稱共享單車為“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租賃”體現了交通部對于共享單車租賃交易的觀點。另外,從共享單車與網約車的對比來看,網約車企業對車輛沒有所有權,盡管旗下有著百萬輛車在全國各地運作;共享單車運營商對單車卻擁有所有權,共享單車基本都由本公司制造,用戶通過繳納一定費用獲得單車一定時間段的使用權。這又從實踐中體現了共享單車不同于網約車的租賃的特點。
我們對于共享單車性質的討論,并不是否定共享單車基于分享經濟而產生的性質,共享單車中也有部分是私人所有,也體現了分享經濟的特征。不過,我們要看到共享單車其不同于網約車的“租賃”的特征,認清共享單車的性質是探討是否規制、如何規制的前提。
網約車發展可謂一路坎坷,經歷了從非法到合法化的過程。那么作為與網約車類似的共享單車,是否需要行政規制?目前學界的觀點各異,有人認為政府不應干涉市場的發展,讓其自主發展,通過行業組織等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規制,也有人認為應當規制。本文采用“規制說”,即認為共享單車仍然需要行政規制。
一方面,共享單車是市場發展的結果,但是市場經濟有著自身的局限,市場的長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合理規范和引導。另一方面,對共享單車的規制是政府履行職能的體現。黨的十五大上確立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四項基本職能。不過,經濟調節不能過度,要符合經濟發展的本身規律。調控過度不僅達不到當初設想的目的,甚至會阻礙共享單車這一新興事物的發展。總的來說,政府既要尊重經濟發展的規律,不能過度操控,也不能放任不管經濟發展。因此,我們認為共享單車仍然需要行政規制,但是規制要合理、適當。
“在公共治理領域,政策實施的最佳效果是‘帕累托最優’,即政策雙方沒有利益損失,只有利益增加”,“實踐中,利益雙方對政策都不滿意的情況最為常見,我把利益雙方都成了輸家的政策實施的困難境地,稱為‘城管式困境’”,俞可平教授在回答《同舟共進》記者時曾談到。③選“城管式”是因為城管現象是最具代表性,執法者與相對人都不滿意。相對人抱怨城管,但同樣,執法者也是滿腹冤屈。對于共享單車的行政規制,在借鑒對網約車的規制的經驗的同時,一定要避免“城管式困境”,向著“帕累托最優”的方向發展。
(一)注重政府與企業的合作
“合工理論”在上世紀曾一度受到追捧,但分工不可能無窮盡的精細,而合工更注重心理的感受,受到當今時代的歡迎。在共享單車的規制上,要注重合工的運用,即不能僅僅從政府這一公權力的執行機構的角度去規制,進行強制性的約束,更要注重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其實,實踐之中,已經有了類似的做法。例如,昆明市在日前的報道中提到,“摩拜、OFO已經與市交通運輸局、城管等部門進行了積極的溝通,共同討論、研究關于共享單車的管理辦法”。④在對共享單車的規制過程中,政府要開門立馬,多注重聽取企業意見,企業與政府的合作是行政規制的首要基本點。
(二)弱化行政手段的強制干預
第一,干預范圍的縮小。我國目前在經濟領域,總的特點是政府管得太嚴,這樣反而不利于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于共享單車來講,其價格目前是通過市場的供求關系、服務水平等因素綜合決定的。因此,在價格以及以有市場因素決定的方面,應該弱化行政手段對其強制干預,發揮市場調節機制的作用,讓單車運營企業自主發展。第二,干預手段的弱化。依法行政、法治政府都要求行政機關在行政過程中要合理行政,合理行政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符合比例原則。在對單車運營規制中,行政機關要遵循適當性原則、必要性原則,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侵害。以行政處罰為例,如果警告符合合法行政要求,同時也能達到執法目的,那么行政機關宜選擇警告而不是同樣合法的對行政相對人傷害更大的吊銷營業執照。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其發展之初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如若這個新事物符合規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我們應該用包容的態度去接納它,溫和的呵護,以促進其茁壯成長,發揮其對社會的良好的作用力。
[ 注 釋 ]
①交通部《交通運輸部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②余國磊.淺析“共享單車”運營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知識經濟,2017(5):87.
③俞可平.論國家治理現代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3:164.
④李雙雙.共享單車行為規范要來了.昆明日報,2017-2-14.
[1]俞可平.論國家治理現代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2]邱淳鏘.共享單車真的是共享經濟嗎?[J].現代商業,2016(12).
[3]王雪玉.共享單車管理成2017地方兩會熱議話題[J].金融科技時代,2017(2).
[4]孫森森.“專車”運營的行政法規制路徑[J].法治社會,2015(5).
[5]李雙雙.共享單車行為規范要來了[N].昆明日報,2017(2).
[6]薛強.共享單車使用情況調查[J].金融博覽(財富),2017(6).
[7]余國磊.淺析“共享單車”運營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知識經濟,2017(5).
D
A
1006-0049-(2017)18-02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