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瑩
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天津 302300
淺談如何在我校體育課上融入素質拓展活動
杜 瑩*
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天津 302300
通過實驗對比法、專家訪談法及文獻資料法,對初中階段學生在體育課上的素質拓展活動進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發現:素質拓展活動是傳統體育課程向敞開式學習轉變的學習過程,教師從主動教授教學內容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轉變,使學生體會到體育的快樂,通過活動的形式發現學生自身的潛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和團隊與集體意識,促進和發展學生自信、友善、團結等優良品格,滲透德育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本文旨在通過素質拓展活動對初中階段學生提高體能、塑造性格、增進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進行初探和摸索,為從事基層體育教學工作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素質拓展活動;中學生;團結協作;心理素質
素質拓展活動,簡稱體驗式訓練,英文為outward bound。從二戰時期的英國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素質拓展訓練在全球的教育領域已經發展和影響了半個多世紀,也受到很多教學學家和心理學家的重視和追捧。大量的研究成果和事實證明,素質拓展活動對兒童、青少年乃至大部分成年人都有一定的影響和啟迪作用。所以,學校教育離不開素質拓展活動,眾所周知,素質拓展活動不僅能夠運動到心理訓練,同時對青少年基本身體素質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其中包括,靈敏、反映、協調等。
現今,素質拓展活動主要以大型的集體游戲活動的形式為主,它主要是指在開闊、安全的室外場地進行,通過探險、模擬情景等活動形式進行心理影響和體育鍛煉,其主要目標不僅僅是培養團隊的集體榮譽感,還能夠對每個參與者施加一定的心理影響,培養和完善參與者的思想品格和意識形態。
(一)研究對象
中新天津生態城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一班全體同學,簡稱實驗班,同年級二班的全體學生為普通班,簡稱對照班。每班各40人。
(二)研究方法
1.實驗對比法
采用實驗對比法,對中新天津生態城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一班全體同學和同級二班的全體學生進行實驗對比法。
2.專家訪談法
對有素質拓展活動方面的專家進行座談和采訪。
3.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國內外有關素質拓展活動方面的論文、報道及相關的材料。
(一)素質拓展活動項目教學分析
在中新天津生態城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任選兩班,八年級一班和同年級的二班,一班為實驗班,二班為普通班,二班經行正常的體育課教學。由于我校的教學安排,我校八年級學生每周有兩節體育課,我為實驗班的學生安排了二個素質拓展的游戲,分四次課完成,為期兩周的時間。
1.無敵風火輪
“無敵風火輪”游戲。要求需要一塊平整的長場地和一個班級全班人,時間為25分鐘,一班進行“無敵風火輪”游戲。把實驗班的同學分成兩個組,每組分配一名組長,由組長統一指揮、組織組內任務,每組同學所需的道具為:報紙50張、剪刀1把、寬膠帶一個;在規定時間內,每組同學對報紙進行粘貼,并完成一個能夠容納全部組員的圓形,后所有組員站在由報紙組成圓圈內向前行進,行近距離為50米;先完成的隊伍獲勝。這個游戲能夠讓學生們明顯的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學生們通過游戲能夠做到不放棄、不抱怨、不懶惰的思想,相互督促、鼓勵。通過這個練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2.集體長繩
將實驗班分兩組進行,每組分配一名組長,由組長統一指揮、組織組內任務;兩名同學搖繩,其余18名同學為跳繩同學,全部同學連續跳過20次為成功,限時30分鐘。通過這個游戲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在剛開始練習之處,有同學相互指責,各自為營,不能夠完全的團結到一起,游戲就不能成功,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和組長的組織與協調,同學們主動調節游戲節奏和頻率,通過集體喊口令、前后搭肩、左右拉手的方式逐步改善游戲中出現的問題,最后成功的完成了游戲。成功后,學生們表現出了高漲的熱情和積極的情緒。學生通過集體長繩的練習能夠體會到成功與失敗,以制定的目標為重點,大家齊心協力彼此鼓勵并收獲成功的快樂。
(二)在我校常規體育教學活動中開展素質拓展活動的理論依據
素質拓展活動,以其獨有的運動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拋棄了被動的、乏味的填鴨式學習方式漸漸的向自主的、主動的探知性學習方式轉變。素質拓展活動,不僅僅要求同學們勇敢、機智、頑強,同時更需要參與者有極強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通過素質拓展活動,同學們可以分析彼此的感受和經驗,并得出反思,將反思后的經驗總結運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去,不僅僅是體育課的學習,更多的是一種意志品質的升華與提高。
1.素質拓展活動課程符合現代教學發展觀
素質拓展活動,不僅僅能夠使學生從體育運動中獲取基本的生存知識和體育技能,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充滿正能量的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還能夠增進和加強學生之間團結協作、勇于挑戰的意識,形成拼搏進取、不輕言放棄的優良品格和勇于創新的開創性精神,也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現在,以學生為根本,實現個性化和人性化的同步發展,就不能只局限于常規的體育教學內容,更大的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使學生愛上體育、習慣體育,從而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增強全民體質從學生抓起。
2.素質拓展活動和體育教育目的一致性
素質拓展活動的目的和體育教育的目的是一脈相承的,素質拓展活動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塑造和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間的信任感和團隊合作意識。體育教學的目的是,鍛煉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同時,掌握基本的生存本能。因此,素質拓展活動在體育課上的運用是有一定借鑒意義的,不僅能夠完成常規體育課上所需要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還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較好的完成在三圍一體的教學目標
3.素質拓展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終身體育,是人們在自己的一生中所受的體育教育與培養的總和,是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助進行的,并能夠貫穿自己一生的參與體育學習與鍛煉的過程。眾所周知,學校體育為終身體育貫徹和實施奠定了重要的準繩和基礎,沒有學校體育的根基,終身體育無法充分開展,學校體育對學生的塑造不僅僅是基本的體育技能,更多的是一種德育的滲透教育,培養學生對事情持之以恒的堅持性,培養學生對自己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對自我的自制力;完善學生的優良的品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學校體育對學生正確的影響和教育。素質拓展活動正好能夠較好的滿足學校體育的要求,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出適合全球化發展的高質量、高品質優秀人才。
(三)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開展素質拓展活動所存在的問題
素質拓展活動,在我校常規體育教學課程中的實施和開展,存在著一定的不適應性。主要突出問題表現為,應試教育帶來的必然趨勢;在初中體育階段,九年級下半學期會對學生進行國家統一規定的中考體育測試,根據各地區不同要求,分值也不盡相同,該成績也會納入學生中考總分。在這樣的壓力下,體育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長期系統的體育鍛煉,制定合理完善的訓練計劃并有效的實施,這樣的話對于開展素質拓展活動存在一定的阻礙和影響。
(一)結論
1.我校有足夠的場地和設施開展素質拓展活動,教師以3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為主,從軟件和硬件都有實力在常規體育和社團活動課開展素質拓展活動,但我校體育教師以常規體育課程為主,體育社團也以常規體育項目為主,缺少一定的創新和挑戰。
2.我校體育教師定期組織集體教研活動,同學部、同年級、同學段以及跨學部、跨年級的備課多以常規體育課程的內容為主,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存在一定的制約和束縛。
3.我校體育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僅僅考慮到了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欠缺對學生心理成長的發展,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調動課堂氣氛和學生的興趣,造成課堂過于死板。
(二)建議
1.就場地而言,我校有條件開設素質拓展活動,開設素質拓展相關的相關社團課程。
2.組織教師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在常規的體育課中加入素質拓展活動,把素質拓展滲透入每一節課,從而提高體育課的生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將素質拓展活動滲透入常規體育課,對我校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和運動能力都是新的挑戰,開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過程,因地制宜的設置適合我校學生的素質拓展活動,從根本上貫徹我校的德育教育。
[1]于振峰.關于將素質拓展活動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報,2005,16:15-17.
[2]張亞琪.關于將素質拓展活動引入大學體育課的思考[J].遼寧體育科技,2005,67(8).
[3]劉勰,聶環玲.對高校開設體育素質拓展活動課的構想[J].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8(3).
[4]劉均演,涂敏霞.青少年素質素質拓展活動與青年發展[J].青年探索,2005(6).
[5]張凡濤,宋金美,丁緯,趙琴英.將素質拓展活動引入中學生“晨光”體育夏(冬)令營的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05,24(2).
杜瑩(1987-),女,中共黨員,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中學二級職稱。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