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彥達
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387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電子政務建設芻議
崔彥達
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387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在電子政務領域,大數據的應用能有力地克服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的一些關鍵難點,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的預警能力、應急策略和決策水平。推動建設智慧政府、高效政府、責任政府,順應大數據時代背景,構建“大政務”。
大數據;電子政務;“大政務”
首次提出“大數據”一詞,是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在2011年發布的研究報告——《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新領域》之中,麥肯錫將大數據定義為: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維基百科定義為: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大數據時代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對數據的挖掘和應用成為核心,將從多方面創造價值。大數據的重心也從存儲和傳輸過渡到數據的挖掘和應用,這將深刻影響政府、企業的運作模式。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IT技術逐漸成熟,大數據使得數據價值極大提高,無處不在的數據,對政府、企業和個人的信息安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數據時代來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大數據時代也存在眾多挑戰,大數據時代需要創新型技術和管理人才。新的理念和思維需要創新性的技術作為支撐,大數據的設計和實施,需要能夠分析復雜數據集的工具和技術。可以說大數據技術是信息技術有一次革命,我們將迎來一個大數據時代。
我國電子政務的歷史發展,總的來說,經歷了三個階段。起步階段,20世紀末葉,總的來說,大體上包括建立專門機構、專項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啟動政務專網建設和初步制定標準等內容。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黨政機關開始步入信息化建設。在國務院辦公廳統一指導下,經過各地區、各部門近十年的積極努力,全國政府系統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推進階段,“辦公自動化”的發展,為我國政府信息化走向網絡化應用階段打下了必要的基礎。1993年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擬定了《國家信息化“九五”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1993年底,中國正式啟動了國民經濟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橋工程、金關工程和金卡工程。高速發展階段,1999年1月,40多個國家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門共同倡議發起“政府上網工程”,通過啟動“政府上網工程”及其它的一系列工程,促使我國邁入“網絡社會”,國家對政府信息化的重視,進一步開拓電子政務在我國的發展空問,為政府和企業搭起了共同發展的舞臺。進入21世紀,我國政府更加注重對電子政務的建設與發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檢驗相結合,進一步發揮電子政務的作用。在肯定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需要理性地發現和揭示它存在的問題與矛盾,以準確把握現階段的工作重點,明確未來的努力方向,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電子政務將會受到何種影響,發展方向在哪里,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出現和發展對電子政務的影響是直接的、深刻的,主要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速電子政務向云模式轉化。隨著大數據容量的不斷擴張,其對計算和存儲的性能、靈活性和經濟性要求將會越來越高。二是促進政務信息系統的共享和融合。傳統的電子政務系統大多數是面對部門特定需求的、專用的、封閉的信息系統,大數據技術以數據資源為中心對現有的電子政務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要著力構建適配政府職能的政務體系。三是給政務信息資源的處理帶來深刻變化。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政務信息資源采集的范圍更廣、處理更具有深度、涉及的技術和方法復雜度更高。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政府必須加強電子政務的建設。借力大數據構建“大政務”,更好的履行自身職能,實現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應有之義。著力構建“大政務”應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一、更加有序的資源共享。信息公開也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利用大數據推進政府信息資源進一步開放。大數據的包容性能夠打破政府各部門間、上下級之間,以及政府與公民間的邊界,使數據共享成為可能,政府機構協同辦公效率和為民辦事效率提高,同時大數據也可以更好地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
二、更加有度的部門協調。大數據可以使政府變得更加智慧,通過大數據真正跨越政府內部協同的鴻溝,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政府內部協同技術上存在一定障礙,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跨越系統、跨越平臺、跨越數據結構的政府將在技術上使政府內部縱向、橫向部門得以更好的合作。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數據獲取、處理及分析響應時間大幅減少,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政府開支。
三、更加有力的監督機制。大數據能促進政府和公眾互動,讓政務更透明,幫助政府進行社會管理和解決社會難題。在政府進行決策、執行、評估和反饋等各個階段都能促進公民對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大政務是整合開放的平臺,它建立了公眾與政府間的溝通渠道,讓公眾參與到政策制定與執行、效果評估和監督之中,使民眾參政議政更加便捷。
四、更加有效的決策。通過電子政務的數據分析進行科學決策,利用大數據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提高政府預測預警能力以及應急響應能力,是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有效決策的路徑之一。大數據的技術、工具、方法還將不斷發展,電子政務也會隨之不斷演進。
在這場剛剛開始的大數據信息革命中,政府部門應該積極應對,盡早布局,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擁抱大數據時代。在轉型期的電子政務新階段,要充分認識大數據的作用,深入研究大數據的應用工具,為政府在自身職能的各個領域提供更加有序、更加有度、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支持。
[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2]涂子沛.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4.
[3]大數據熱高端人才缺[N].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2013-2-5.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