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爽彤
西安翻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經貿管理系,陜西 西安 710105
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與區域發展不平衡關系探討
郝爽彤*
西安翻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經貿管理系,陜西 西安 710105
1978年,我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策略,沿海地區成為重點發展對象,各種發展與開放政策都明顯傾斜于沿海地區,促進了沿海地區的快速發展,但同時也使得內地與沿海之間的經濟差距逐漸拉大,出現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如今宏觀經濟政策背景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越來越嚴重,需要引起重視并加以解決。
宏觀經濟政策;區域發展;不平衡;關系
在改革開放進程的推動下,作為重點發展對象,我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逐漸拉大了與內地之間的經濟差距,因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益顯露出來。近年來,我國開始實施宏觀經濟政策,該政策指的是國家或政府通過有目的、有意識的運用政策工具來對宏觀經濟進行調節與控制,以便達到某種政策目標。在這種宏觀經濟政策背景下,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不利于維護全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因此,應當站在宏觀經濟的視角來對影響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因素進行分析,以找出有效對策來改善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一)宏觀市場因素的影響
雖然市場屬于空間區域,但在其發揮作用時并不會受到空間的限制。宏觀經濟調控下的市場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但由于區域經濟本身所需的發展條件是不一樣的,其供給與需求的功能也存在很大區別,這必然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出現不平衡的現象。通過分析市場結構可以發現,市場結構本身比較多樣化,可以根據具體的交易對象來將其分為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以及技術市場,根據具體的區域可以將其分為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等。受宏觀經濟政策下市場多元化結構作用所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與此同時,各地區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密切,這也會加大區域之間的差異,使得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加嚴重。另外,市場的節奏不斷加快,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市場競爭越發激烈,這些也會加劇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二)宏觀勞動力因素的影響
人不僅可以創造財富,還可以消費財富,這種生產與消費的行為共同構成了需求市場。站在生產立場上來看,要保證地區的勞動力需求得到滿足,就需要具備一定數量、質量的人口,且人口數量還應不斷增加。當人口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且人口總量處于可控范圍時,勞動力數量與勞動力供給之間應為正相關關系。勞動力質量主要是由群體質量所決定的,而勞動力的素質則決定了勞動生產水平,從而會對區域發展產生影響。
(一)促進區域公共資源的統一與協調
國家應對發展較快地區的各項公共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包括土地資源、旅游資源、水資源以及沿海資源等,通過統一的開發與管理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以充分發揮出資源的最大價值。另外,還應根據該地區公共基礎相關設施的實際規模面積來對工業地區發展規模進行有效的調整,并對開發建設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確定,合理優化發展結構與布局,為各地區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制度以及環境保護與協調的制度。
(二)加快區域市場一體化進程
國家應減少自身的行政干預,充分利用市場來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市場應占據主導地位,它可以通過建立帶有區域性特征的商品、元素以及產權交易的市場體系來保護區域的切身利益,并建立科學的監督機構來對貿易進行監督,保障各市場要素可以自由流動,加快區域——市場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另外,還應努力實現各行業、各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以便共同承擔區域發展的風險,達到共贏。
(三)高度重視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意義
首先,應轉變傳統觀念,對發展老工業基地提高重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推動老工業基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其次,應對老工業基地的經濟結構如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等進行合理調整,并在此基礎上來進一步發展老工業基地。再次,應對企業的技術進行改進和創新,充分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來提高改造老工業基地的效率與質量。最后,應積極引進現代化的高質量人才。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人才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改善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核心因素。因此在發展老工業基地過程中,應提出優越的條件來增強自身的吸引力,以招收到更多優秀人才,另外還應加大高等教育發展力度,注重人才培養,以及邀請外國專家來對人才進行培訓,加強各國人才之間的文化交流,充分發揮出人才的作用。
(四)轉變政府職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利用市場可以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在市場上,所有的企業都需要遵循適者生存的法則,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市場保持正常運行是其健康生產與發展的重要前提,加大市場競爭壓力則能夠進一步推動企業發展。一般而言,老工業基地的所在地經濟發展已處于比較穩定的階段。地區政府應將重點放在建設市場方面,轉變自身的職能,將為人民服務作為工作宗旨,并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充分遵循市場的經濟發展規律,確保市場可以正常運轉。政府可以通過制定一些激勵政策來激發市場的創造能力,并在市場失去作用時及時進行干預,為市場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五)提高老工業基地的競爭能力
政府應對老工業地區內現代化企業進行重組,通過股票、并購以及租賃的形式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老工業基地可以將一些附屬企業轉移給學校、公安或其他的社會機構,以延長附屬企業的生命力。地區政府應為老工業基地提供資金支持,并對國有企業的各種遺留問題進行妥善處理。另外,應加強技術改造,充分挖掘出各企業的潛力。
總而言之,實現社會經濟均衡發展,維護全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最終目標。因此,國家和政府應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各區域的潛在能力,從而有效改善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提高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推動社會全面和諧發展。
[1]李恒,陳志輝.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與宏觀經濟關系實證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27).
[2]范恒山.區域政策與區域經濟發展[J].全球化,2013(02).
郝爽彤(1995-),女,陜西榆林人,西安翻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經貿管理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F127;F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