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天 黃 瀛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淺析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選題現狀
——以瓊州學院三亞校區人文社科學院為例
王子天*黃 瀛*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社會實踐一般都會選擇在暑期進行。實踐報告是暑期實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檢驗大學生實踐能力、服務社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的見證。文中通過對近些年大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情況的調查、分析、歸納和總結,發現這一類活動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以促進我校乃至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質量和成果的明顯提升。
大學生;暑期實踐;選題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指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接觸社會,應用專業理論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形成觀點、闡述其研究成果。為社會做出貢獻、創造價值的同時,又能提升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是大學課堂的延伸和升華,為此就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選題現狀進行分析。
通過對瓊州學院三亞校區人文社科學院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社會工作、新聞學、歷史學、秘書學六個專業以往部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調查,分析、歸納、總結,提出以下問題:1.暑期社會實踐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有怎樣的積極意義?2.在每年的暑期社會實踐中,大學生的選題種類有哪些?3.大學生更傾向于哪種形式的社會實踐調查?4.存在那些不足?5.有何建議。
本次調查對象是瓊州學院三亞校區人文社科學院所有全日制本科生近兩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及其報告及其目錄。根據本人在瓊州學院原人文社科學院團委的工作經歷,通過走訪瓊州學院人文院團委科技實踐部和對原人文社科學院部分大學生的調查,對其論文選題資料及論文原文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分類,了解2014年人文社科學院各專業、各年級的學生的社會實踐論文選題方向情況。
(一)暑期兼職類。通過自己暑期校外兼職的經歷分析部分社會問題,大三、大四的同學占12.9%,大二的同學占16.7%。
(二)志愿服務類。參與志愿者活動了解社會需求展開實踐,大三、大四的同學占4%,大二的同學占7.5%。
(三)鄉村發展調研類。通過下鄉考察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大三、大四的同學占11.7%,大二的同學占12.2%。
(四)民俗文化傳承類。在地方調研傳統文化特色,大三、大四的同學占7%,大二的同學占4.4%。
(五)本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類。通過本專業知識及與相關選題相結合進行專業實踐學習,大三、大四的同學占9.8%,大二的同學占15%。
(六)團隊實踐類。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調研團隊,通常分為多種類別,大三、大四的同學占2.7%,大二的同學占4.3%。
(七)市場形式分析類。結合暑期在家鄉地方的實際情況做相應的市場調查,大三、大四的同學占18%,大二的同學占17%。
(八)大學生活類。通過在校的大學生活為實踐基礎,分析影響大學生活的實際問題,大三、大四的同學占9.8%,大二的同學占17%。
(九)行業就業現狀調查類。通過周圍人的所見所聞,了解大的社會背景的就業新形勢,大三、大四的同學占17.3%,大二的同學占10.1%。
(十)其他類。大三、大四的同學占5.9%,大二的同學占8.3%。
(一)參與團隊調研實踐的比例偏少
從調查結果分析,大學生參與團隊實踐的比例較少,分別是2.7%和4.3%,從數據來看,團隊實踐的比例不高。
(二)未來就業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選題方向
我們所統計的數據表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結合本專業漢語研究的實踐論文較少(大三、大四占2.1%以下,大二占1.1%以下),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卻選擇結合本專業漢語研究展開實踐居多(大三、大四占10.4%以下,大二占2.1%以上)。
(三)應用類實踐調研比例普遍高于研究類實踐調研
通過我們劃分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研選題類型,可以大致分為,應用類實踐調研和研究類實踐調研兩類,根據統計數據可以發現選擇應用類實踐比例的學生明顯高于研究類實踐。
大二的本科生由于第一次接觸暑期社會實踐,相對于高年級缺乏足夠的經驗和相關問題的了解。
(一)大部分大二學生對于社會實踐調研處于茫然狀態
據調查,很大一部分同學,只知道暑期社會實踐論文可以換取學分,而不懂其意義。對未來發展有什么幫助?對社會發展有什么積極作用?少有問津。而在我們所劃分的多種類型中,暑期兼職類、大學生活類和行業就業現狀調查類的選題方向相對于其他,不需要有較強的專業性,更接近于大學生的實際生活。
(二)大二學生論文格式錯誤偏多
由于大二學生第一次接觸社會實踐,對于暑期社會實踐論文的相關格式還不是很了解,所以論文格式錯誤也是層出不窮,同時,班級團支部組織不到位,不重視的情況,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一)通過以上對2014年瓊州學院三亞校區人文社科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及其論文題目的調查、分析,以及出現的問題,本人對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幾點愚見:
1.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既要保持自主創新,又要多吸取老師的專業指導。
2.社會實踐應該是大學學習的必修課,大學課堂的延伸和升華,加強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及經驗分享,開發學生創新靈感極其重要。
3.建立完整的審核制度,在對格式嚴格要求的同時,也要對內容進行抽樣檢查,確保論文質量。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義
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對社會有實際幫助的成果是其基本意義。完成優秀的社會實踐,首先要有良好的態度。在下達實踐任務的同時,也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端正良好的實踐態度;并且要深入大學生的實際生活,鼓勵引導自主創新,增強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王子天(1993-),男,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大四學生;通訊作者:黃瀛(1896-),男,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研究方向:政治思想教育。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