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莉莉
(遼寧省光明學校,遼寧 沈陽 130024)
音樂教育對孤兒心理的影響及幫助研究
卞莉莉
(遼寧省光明學校,遼寧 沈陽 130024)
孤兒是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會因此受到影響,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本文主要從孤兒的心理入手,簡要分析他們的心理問題,從而闡述音樂對于他們心理的幫助。
音樂教育;孤兒;心理;影響及幫助
孤兒有由于身體殘疾或疾病被父母遺棄的,有因為父母雙亡被兒童福利機構收養的,在這之中有因為地震等災害失去父母的,有因疾病成為孤兒的。不論是哪種原因,這些孩子過早的失去父母,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有很大影響。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或機構開始關注孤兒的成長,來研究孤兒的心理發展。以下是針對孤兒進行的簡單研究。
孤兒由于受到家庭的影響,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他們有被親戚收養的,有被送到兒童福利院的。他們在寄養家庭中有的得到了很好的對待,有的卻沒有,這也是造成他們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由于心理問題會表現出一些怪異的行為,如果教師對此缺乏關注,沒有給予他們適當的心理疏導,就會造成心理問題更加嚴重。心理問題一般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自卑心理
孤兒由于失去父母,很容易產生心理陰影,他們在與別人的相處過程中會不自覺的產生自卑心理,覺得低人一等,總是擔心會被人看不起。同時,他們還嚴重缺乏安全感,對生活充滿失望與無助,沒有勇氣面對以后的生活。
(二)孤獨心理
孤兒會時常感覺自己的內心情感無處訴說,長此以往形成了孤獨心理。孤獨心理的表現經常為性格孤僻﹑不善于與他人交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為他人考慮。他們在與人交往時,最多只與和他們有類似經歷的孩子相處,因此表現出同病相憐的傾向。
(三)報復心理
孤兒在經歷家庭變故以后,內心十分痛苦,當看到其他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開心成長時,內心會產生一定的扭曲,失落與怨恨交織在一起,就會產生報復心理,以此來求得心理平衡或者發泄自己的感情。
(四)逆反心理
孤兒由于對社會有一定的怨恨,因而平時對于老師或者他人的教導會產生逆反心理,當你要他怎樣的時候,他就會產生“我偏要那樣”的想法,來違反別人對他的教導。
(五)消極心理
有些孤兒在失去父母以后會寄養在親戚家,而有些親戚對這些孤兒并不關心,只是對自己的孩子好,因此造成這些孤兒產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緒。他們會時常感到心情壓抑,心里的委屈無處訴說,因此感到郁悶煩躁。在學習上,有時候因為學習基礎不好也缺乏關心,遇到問題沒有人幫助,從而產生了厭學心理。這種消極心理會影響到生活,對待生活就是得過且過的態度,不求上進。
(六)痛苦沮喪
有些孤兒因為失去父母而沮喪,一直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走出來,面對以后的生活也沒有任何信心,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戰。
音樂教育作為現代社會一門發展越來越好的學科,正在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對人的影響也有很多方面。他既可以給人以振奮的精神,又可以舒緩人的精神壓力,除此之外,對人格的塑造,靈魂的升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對孤兒的心理教育有很大的作用。
(一)發泄內心情感
首先,音樂教育可以使孤兒尋求到一種發泄情緒的方法。前面說到,孤兒由于長期不被人關心,無法宣泄自己內心的情感,容易產生報復等一些不良的情緒。因此,加強對孤兒的音樂教育,可以讓他們尋求到一種心理發泄的手段,進而對他們的心理疏導有一定積極作用。
(二)重新樹立自信
孤兒由于失去家庭親人的愛護,極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們不愿與外面的世界打交道,不愿與人交流。因此,可以通過音樂教育讓他們重新樹立自信。在音樂中他們可以不去顧及別人對他們的看法,會讓他們產生一種人人平等的感覺,慢慢地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
(三)走出陰影,面對生活
父母的離開讓他們痛苦不已,以至于他們無法走出悲痛,面對生活。而且他們都是年幼的孩子,對于心靈創傷的愈合能力并沒有那么強。通過音樂教育,他們可以忘記傷痛,將自己的精力用在音樂上,逐漸走出陰影,去重新擁抱新生活。
(四)學會與人溝通
失去親人或者因為身體的缺陷讓他們自閉起來,久而久之失去了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在音樂中,他們可以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打開心扉,去與人進行溝通,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五)陶冶情操,促進身心發展
從古至今,音樂對人的身心發展都有重要作用,他不僅可以舒緩聽者的心情,緩解人生活中的各種壓力,還可以豐富人的情感,促進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在對孤兒的教育中融入音樂教育,既可以促進他們的協調性和智力的發育,還可以減少他們厭學的煩躁的情緒,促進他們的身心全面發展。
(一)針對孤兒的人際關系,在對他們進行教育時要注意多給予他們一些關心
在生活中,要多留意他們,給予他們生活上的幫助,但同時又不能太明顯,否則會收到相反的效果,讓他們覺得自己與其它孩子不一樣,加深他們的不良情緒。
(二)要注意因材施教
老師在對每個孤兒進行深入了解后,針對他們的不同感情,不同性格以及不同愛好等,選擇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例如,在考察了他們的不同特點以后,為他們選擇適合他們的樂器進行指導學習,讓他們在音樂中忘掉過去,重新開始。
(三)要加大對孤兒教育的投入力度,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給予他們的溫暖
可以加大對福利院的投入力度,增加養育人員的數量和專業的早教老師。專業的老師可以增加與孤兒們的心理交流,使其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加強對他們的設施配備,滿足他們的生活學習需要等。
孤兒因為一些原因,承受了他們那個年紀不該承受的痛苦,所以社會要對他們給予充足的關心,讓他們能生活得像正常孩子一樣無憂無慮。音樂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促進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社會在不斷努力,同時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我們更多人投入到對他們的關心中,讓他們回到父母健全時的狀態。
[1]關瑞,蘭志強.兒童福利機構中孤兒的心理健康狀況[J].中醫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5(03).
[2]趙柯.孤兒心理狀況調查與分析[J].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1(20).
C913
A
卞莉莉(1977—), 女,遼寧沈陽人,遼寧省光明學校高級講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孤兒音樂教育研究。
遼寧省教育學會2017年度教育規劃課題“集中供養模式下孤兒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項目編號:XH20171514)成果。